童姍姍
【摘 要】隨著我國要求加強素質教育的呼聲與日俱增,如何實現較高質量的民族聲樂教學逐漸成為了音樂教師們關注的重點。美聲唱法在我國民族聲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若是從美聲唱法的民族化探究高校民族聲樂的教學過程改革,那么會較大程度上推進民族聲樂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美聲唱法;民族化;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0-0177-01
美聲唱法是從意大利引入的歌唱方法,它在我國的民族聲樂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聲唱法被引入民族聲樂教學后,逐步發(fā)展并且具備了自己的特色?,F如今,美聲唱法已經成為了民族聲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美聲唱法的不斷發(fā)展,它的民族化特征也越來越強烈,這就使得教師可以利用美聲唱法更好地開展民族聲樂教學[1]。教師應當以美聲唱法的民族化作為出發(fā)點,積極推進民族聲樂教學的改革,從而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民族聲樂課堂。
一、美聲唱法概述
美聲唱法最早起源于意大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被引入到了我國。在美聲唱法于我國發(fā)展的漫長歷史中,它逐漸與我國傳統(tǒng)的聲樂藝術融合在了一起,并且具備了較為明顯的民族化特征。美聲唱法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為我國民族聲樂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使得教師可以更好地開展民族聲樂教學。我國擁有56個民族,美聲唱法在完成的過程中吸取了各個民族的唱法特點,并且根據各族人民的習慣以及愛好,逐步形成了以較清晰洪亮的嗓音為特點的唱法[2]。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美聲唱法,不僅能夠讓學生提高藝術素養(yǎng),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提升對于我國傳統(tǒng)聲樂藝術的認知。總的來說,教師充分利用美聲唱法的種種優(yōu)勢,能夠充分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3]。
二、以美聲唱法的民族化推進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強化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理論課堂。自我國高校引入美聲唱法,已經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然而當前我國的民族聲樂教學還未能獲得較為全面的發(fā)展,理論知識課堂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眾所周知,民族聲樂教學分為理論和實踐量大板塊,若是想要讓學生掌握美聲唱法,那就應當先為其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在實際工作中,許多高校還未建立較為系統(tǒng)化與標準化的民族聲樂教學模式,這就使得民族聲樂教學缺乏科學性,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4]。我國在漫長的發(fā)展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唱法,并且與美聲唱法具有許多相似之處。我國地大物博,各民族唱法有所差異,這些民族唱法是否全部都科學合理難以考證。在這種情況下,美聲唱法就顯得極為重要。美聲唱法是西方文化與我國文化的結合,雖然起源于意大利,但在引入我國后逐步被染上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色彩,這就使得美聲唱法越來越符合我國人民的需求。同時,教師還應當注重深入我國傳統(tǒng)唱法。部分教師認為傳統(tǒng)唱法的發(fā)生與近代唱法差異較大,所以就直接判定其為不合理的,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不符合藝術創(chuàng)作的原則。在這種情況下,堅持與肯定民族傳統(tǒng)唱法的科學性就成為了較為重要的內容,教師應當深入調查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并且對其可行性與不可行性展開深入研究,從而為學生提供較高質量的音樂課堂[5]。
當前,部分高校的民族聲樂教學仍舊是以民族聲樂作品作為基礎,這些民族聲樂作品大多是經過改編的,不具備民族傳統(tǒng)特色,這就使得學生難以獲得民族聲樂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內容上添設未經改編的傳統(tǒng)民族聲樂作品,從而讓學生能夠獲得傳統(tǒng)民族聲樂能力的加強。
(二)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精神享受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對聲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教師應當想方設法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并且努力實現對他們的素質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當前,部分高校還沒有建立對于民族聲樂藝術的正確認知,他們在招聘教師時較為隨意,不會去考察教師的教學經驗與學習能力,這就使得師資隊伍的專業(yè)能力與執(zhí)教能力普遍處于較低水平,他們無法將美聲唱法的相關內容很好地展現給學生,從而無法為學生提供較高質量的課堂。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當樹立對于民族聲樂藝術的正確認知,引入具有較豐富教學經驗的專業(yè)教師,只有這樣才能為師資隊伍的基礎建設提供保障。同時,高校還應當定期為教師展開培訓,培養(yǎng)他們的先進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較高水平的教學。此外,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也為聲樂教師們提供了便利,教師應當積極提升自己的計算機水平,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課堂中來,以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美聲唱法教學,從而讓學生獲得更高質量的教學課堂。
三、結語
美聲唱法的民族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改革,教師應當明確這一認知,并且加強對美聲唱法的民族化教育。
參考文獻:
[1]雷強力.基于西洋唱法的民族化視角探討高校民族聲樂的教學改革[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7,(8):234.
[2]劉愛珍.試論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民族化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4):283-284.
[3]李婷婷.美聲唱法民族化在聲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北方音樂,2015,35(11):124.
[4]字舟云.云南高師構建“民族聲樂”教學模塊的對策研究[J].民族音樂,2015,(1):92-94.
[5]樊宇紅.高校聲樂民族化教學研究[J].北方音樂,2017,37(1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