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三年級是小學時期承上啟下的關(guān)鍵年級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黃金時期。在三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度閱讀,找準課文切入點,幫助學生準確、快速把握文章主旨,拓展學生閱讀的深度;教師還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多元對話,把讀寫訓練結(jié)合起來,拓展學生閱讀的廣度。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深度閱讀;閱讀技巧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文詞匯量,積累了一些閱讀的技巧,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發(fā)現(xiàn)三年級的學生無論課堂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比較淺顯,很難從字里行間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含義。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深度閱讀、與文本深層對話的方法,那么如何在三年級中開展語文深度閱讀教學呢?首先,語文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深度閱讀的意識,再帶領(lǐng)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的訓練,在閱讀訓練中傳授深度閱讀的技巧;其次,通過及時幫助學生總結(jié)深度閱讀的技巧,師生共同努力加大深度閱讀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深度閱讀能力。
一、 文本解讀,提升閱讀高度
“學問”一詞就蘊含的語言教學的方法,語文閱讀教學必須要有“學”又有“問”,教師在開展深度閱讀教學時,必須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多向互動的閱讀教學,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深度,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和深度思考。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準確、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文本解讀,這樣才能有效開展深度閱讀教學,充分挖掘文本蘊含的思想感情。
(一) 整體閱讀,挖掘“高瞻遠矚”處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教師應該從全篇入手,讓學生對全文有了整體感知,再從整體中理解文章中的字詞句,理解文章中的部分。這樣的教學,使學生明白,文章是一個整體,文章中的字、詞、句都是為整體服務的,增強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的意識,養(yǎng)成對文本整體感知的習慣。在教學《大青樹下的小學》這篇課文時,教師就需要帶領(lǐng)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整體解讀,在學生腦海中刻畫出這所小學的整體形象,之后,再讓學生想象課文描寫的一幅幅畫面,邊讀邊交流描寫學校的特別之處的有新鮮感的詞句。這樣的教學,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有整體了解之后,在閱讀中就能深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二) 找準切入點,挖掘“畫龍點睛”處
要想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要幫助學生在閱讀時準確找到文本的“畫龍點睛”之處。找到文本的“情采合一”處,開展深度閱讀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既體會到文本的語言表達,又能準確領(lǐng)悟文本的思想感情。比如《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的“眼睛”就是“它們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文眼是“秋”;《金色的草地》的“畫龍點睛”之處在最后一段“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時就的準這些切入點,進而深入體會語言的妙處。
二、 多元對話,拓寬閱讀的廣度
閱讀對話是提升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增加師生之間的對話,增加生生之間的對話,增加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通過閱讀對話搭建起學生與閱讀之間的橋梁,加深學生的閱讀深度,提升閱讀能力。
《秋天的雨》用詩意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美。這篇課文可以挖掘的語言點有許多,比如總分結(jié)構(gòu),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增加閱讀對話,讓學生不僅明白課文寫什么,同時明白描寫手法,從而提升學生深度閱讀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與“五彩繽紛”對話,“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顏色多呢”從課內(nèi)引到課外,引導詞語積累;可以去掉“扇哪扇哪”“飄啊飄啊”比較句子異同中與文本對話,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敏銳性。
教師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有效增加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主題。
三、 讀寫結(jié)合,加深閱讀深度
讀寫結(jié)合可以提升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效果,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白x”與“寫”二者不可分離,在教學時應該把二者相互結(jié)合,提升閱讀深度。閱讀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課文的遣詞造句魅力,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進行寫作訓練,在寫作過程中加深閱讀的深度,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
例如《搭船的鳥》這篇課文中描寫翠鳥捕食的段落中,連用了動詞“沖、飛、銜、站、吞”,可以通過朗讀、想象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內(nèi)化,使學生感受到這幾個動詞連用的妙處。再讓學生模仿這一寫作方法,對生活中的某一場景細致觀察,進行描寫。讓學生把閱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在寫作中加深閱讀的深度。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深度閱讀,可以提升三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加深學生對課文主題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鄙頌槿昙壍恼Z文教師,應該結(jié)合新課改的要求,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理念,通過日積月累的教學,加深語文課堂的深度教學,培養(yǎng)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尤月蘭.對話式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J].新校園(閱讀),2018(8).
[2]馮琛琛.群體動力學視角下深度對話教學的實踐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阮麗驊,福建省寧德市,寧德市古田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