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非常重要,已成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新課標改革進程中,小學語文特別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作為一種有效的探究性學習方法,主題式閱讀利于明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閱讀更具有時效性?;诖耍疚闹饕撌隽诵W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研究與實踐相關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實踐
一、 引言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主題式閱讀教學能夠增強教學的目標與指向性,以此有效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因而,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備受老師關注。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只有合理設計整個閱讀內(nèi)容、形式與過程,才能充分發(fā)揮主題式閱讀教學的作用,創(chuàng)新低年級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為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保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 小學低年級主題式閱讀的作用
(一) 利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課文學習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目標。閱讀課教學前,有的老師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并布置相應的問題,學生閱讀課文尋找答案,這種引導使得學生形成統(tǒng)一答案,從而限制并固定了學生思維發(fā)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因此課堂創(chuàng)新顯得尤為重要,老師應將課內(nèi)外內(nèi)容結合起來,形成主題式新型教學模式。
(二) 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實際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體驗學習的快樂。將課文與主題文章結合起來,根據(jù)實際情況增加學生閱讀量,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或者老師講學生分為不同小組,各小組展開競賽式學習,進行辯論賽或游戲活動,學生自主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形成團結合作與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公平的鍛煉機會。
(三) 利于老師正確認識主題式閱讀
新課改中要求學生必須要多讀書,讀好書,讀完整的一本書。但實際教學中,有的老師對于這一理念理解不夠深入,依然采用傳統(tǒng)教學理念,結合自身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為學生組織教學活動,盲目地通過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領悟,取代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領悟。長此以往,在語文閱讀中學生過于依賴老師,而不主動進行思考。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其自身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與認識、修養(yǎng)與教學方式對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也會受到影響。主題式閱讀教學則能夠結合孩子語文素養(yǎng),以讀書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依托教材,有效整合課內(nèi)外閱讀內(nèi)容,在主題式閱讀中,學生獲得情感、思想與知識的體驗,潛移默化中接受主題式閱讀熏陶,掌握教材中收錄的寫作方法。
三、 小學低年級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實踐
(一) 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形象化主題式閱讀教學
小學低年級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開展教學活動,依靠音視頻學生完成閱讀學習任務,增強主題式閱讀教學的直觀與形象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根本上保障整個閱讀教學質(zhì)量。比如在《秋天》一課閱讀教學中,老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整合本課生字,利用視頻為學生展示秋天的圖畫,以此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從而積極參與參與課堂主題式閱讀教學活動。
(二) 以互動交流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
小學低年級語文主題式閱讀課堂教學中,老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與文章交流,以討論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能夠從不同角度對問題展開分析,同時通過交流提升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比如,在人教版識字單元教學中,老師可利用《動物兒歌》《古對今》《操場上》與《人之初》等文章整理起來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各小組展開閱讀討論,概況文章主要內(nèi)容,以此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低年級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質(zhì)量與效率的保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基于閱讀文本引導學生有效展開模仿寫作并評價
實際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練習緊密,因而老師在教學中,老師還應引導學生基于閱讀文本與感悟進行寫作模仿與評價,因此從語言修辭方法、音形義及表達方法等方面,便于學生深入了解文章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看圖寫話能力與語文綜合素養(yǎng)。比如在二年級上冊識字4單元主題式教學中,老師可要求學生仿寫其中一篇文章,以此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語文閱讀能力提高的基礎上,為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創(chuàng)造條件。
(四) 熟練掌握閱讀技巧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非常重要,低年級階段也不例外。閱讀教學旨在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形成發(fā)散性閱讀思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前,在主題式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自由思考與實踐等已成為教學重點,并非簡單的依賴老師講解與分析完成教學。實際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由閱讀空間,閱讀中以自己的閱讀思路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在自主實踐基礎上解決遇到的問題。同時,學生還要掌握閱讀順序,例如基于文章結果,深入理解文章段落。同時閱讀過程中,精度與泛讀方法結合起來,對于不明白的詞匯與句子,能夠主動查找解釋;標記好優(yōu)美的詞句,這種閱讀方法與技巧,一定程度上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題思想,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主題閱讀教學中,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抓住主題歸納方法,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歸納與舉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實際教學中,老師除了圍繞教科書內(nèi)容進行教學,還可挑選課外好文章為學生組織拓展閱讀訓練,以此為學生積累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推進,近年來,小學語文低年級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備受關注,實際教材中也得到了明顯的體現(xiàn)。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善于抓住這一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主題式閱讀教學作用,課前、課中與課后分別做好準備設計、引導分析與閱讀積累,在此基礎上為學生閱讀能力與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玲.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研究[J].學周刊,2018(35):123-124.
[2]李國榮.主題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8(25):131-132.
作者簡介:
顧榕,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