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已經(jīng)有了熟練的掌握,此時正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語文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開展閱讀教學,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本文就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實踐進行思考,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希望能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年級? 閱讀教學? 實踐? 思考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也愈發(fā)的明顯。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及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教學理念守舊,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仍對學生采用枯燥、單一的灌輸教學,使學生被動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小學高年級語文老師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授教、落后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嚴重,在教學時仍占據(jù)著課堂的主體地位,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學生處于被動學習位置,無法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同時,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教師對學生沒有深入的了解,教學時無法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進而教學沒有針對性,嚴重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
2.過度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
隨著社會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效的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但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多媒體等技術的使用缺乏認知,不管適合不適合都要運用,從而導致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流于形式,不僅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盲目開展閱讀拓展
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拓展延伸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積累,開闊學生的視野,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但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盲目的對學生進行閱讀拓展,導致學生沒有正確的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只是利用閱讀來打發(fā)時間,導致閱讀拓展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1]。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實踐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營造良好氛圍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出相對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促使學生自主的進行閱讀,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2]。例如,學習《開國大典》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開國大典的視頻,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切身感受當時壯觀的場面,并且配上《義勇軍進行曲》的背景音樂,豪邁雄渾的旋律更能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渲染。這樣不僅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讓學生對開國盛況產(chǎn)生直觀的理解,增強愛國情感,進而推動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
2.重視課堂導入,集中學生注意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因此,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精心的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從而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自主的參與到閱讀教學中[3]。例如:在教學《窮人》一課時,教師可先利用談話來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同學們,在語文課本中,我們接觸過許多關于“窮人”的課文,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還記得都有那些故事嗎?讓學生積極的發(fā)言,從而得出《賣火柴的小女孩》等。這樣有效的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洶涌澎湃的海浪,呼嘯的海風等,為學生營造出閱讀的氛圍,進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
3.強化閱讀訓練,提升閱讀技巧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傳授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效果,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經(jīng)過實踐證明,一般將閱讀分為“通讀”、“熟讀”和“精讀”,能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4]。例如:在教學《秋天的懷念》時,教師先讓學生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對課文進行通讀,了解課文的大體內(nèi)容,在要求學生進行熟讀,探尋文中關鍵詞“好好活著”的意義并進行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最后讓學生進行精讀細讀,根據(jù)課文中的關鍵語句,體會母親是怎樣的人,從而感受母愛的偉大,使學生對母愛的認識進一步升華。
4.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發(fā)展學生思維
課外閱讀對閱讀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能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活躍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可結(jié)合學生當前的實際情況,按照學生當前的語文水平和對字詞的掌握程度,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滿足學生當前年齡段的需求。同時,發(fā)揮好引導者的作用,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使學生經(jīng)過自主思考或小組合作,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內(nèi)在含義,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要求學生將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起來,將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段落摘抄下來,并在閱讀文章后結(jié)合自己的想法進行讀后感的練習。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從而使學生由“要我讀”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x”,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鄔曼君.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實踐中的“分層”方法分析[J].知識文庫,2018(09):97.
[2]陳蘭.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J].情感讀本,2017(24):53.
[3]于慧敏.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4]簡翠瑜.淺談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