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軍
【摘 要】 目的:統(tǒng)計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情況,并觀察使用抗生素對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回顧并分析86例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統(tǒng)計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情況。然后從這86例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以及未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中各隨機抽選20例分別納入使用組與未使用組,對比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結果:86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療,另29例患者未接受抗生素治療,抗生素使用率為66.28%;使用組不良妊娠率為25.0%,未使用組不良妊娠率為45.0%,使用組不良妊娠率低于未使用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目前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對抗生素的使用率還偏低,但是對于該疾病患者來說,積極、合理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率。因此,臨床工作者應指導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及時、合理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正常妊娠孕婦則應盡量避免使用抗生素。
【關鍵詞】 妊娠期;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抗生素;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240-02
當婦女在妊娠期間發(fā)生感染時,不僅會對自身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影響其腹中胎兒的健康。如當婦女在妊娠期間發(fā)生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時,就容易發(fā)生流產(chǎn)、早產(chǎn)和死產(chǎn)的情況[1]。一般來說,當發(fā)生感染時應及時采用抗菌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是由于妊娠期婦女處于特殊的生理時期,如果治療不當,會同時影響其自身以及其腹中的胎兒。故本文對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情況以及抗生素對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進行了研究,旨在促進臨床工作者更加合理地運用抗生素類藥物對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感染的產(chǎn)婦進行治療。
1 基線資料與研究方法
1.1 基線資料
回顧并分析86例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入我院就診時間均為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均為單胎活產(chǎn),且入院時患者均表現(xiàn)為頜面部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張口受限以及疼痛等臨床癥狀。患者年齡為18-35歲,年齡均值為(27.45±1.87)歲;初產(chǎn)婦49例,經(jīng)產(chǎn)婦37例;中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損傷性感染各為25例、34例、27例。從這86例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以及未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中各隨機抽選20例分別納入使用組與未使用組,兩組孕婦在年齡、產(chǎn)次、感染類型等基線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顧并分析86例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統(tǒng)計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情況。從這86例
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以及未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中各隨機抽選20例分別納入使用組與未使用組,對比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其中抗生素治療方法參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采用青霉素或頭孢類藥物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治療,每天2次,共治療7-14天。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情況,并對比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
1.4 數(shù)據(jù)處理
計量和計數(shù)數(shù)據(jù)分別用(x±s)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利用SPSS 18.0軟件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情況
經(jīng)統(tǒng)計得出,86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療,另49例患者未接受抗生素治療,抗生素使用率為66.28%。
2.2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
使用組不良妊娠率為25.0%,未使用組不良妊娠率為45.0%,使用組不良妊娠率低于未使用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妊娠期是婦女一生當中比較特殊也比較重要的一個時期。當婦女處于妊娠期時,無論是婦女自身還是其家庭成員,都比平時更加看中其身體健康狀況。然而由于此時婦女生理的特殊性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其體內(nèi)激素水平的變化以及飲食改變造成的口腔衛(wèi)生不良等因素反而增加了其妊娠期并發(fā)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的風險。而對于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的患者來說,到底要不要采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具體如何治療,還存在諸多爭議[3]。
本文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86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療,另29例患者未接受抗生素治療,抗生素使用率為66.28%;使用組不良妊娠率為25.0%,未使用組不良妊娠率為45.0%,使用組不良妊娠率低于未使用組。提示積極采用抗生素治療可以改善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的妊娠結局,考慮是因為抗生素可以有效抗菌,避免感染進一步擴散而導致孕婦出現(xiàn)全身性癥狀,從而改善孕婦的妊娠結局[4]。但是目前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卻并不高,考慮是因為目前大部分孕婦及其家屬對使用抗生素的治療存在誤區(qū),懼怕藥物對胎兒造成不良后果。而實際上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規(guī)范用藥,可將不良風險降至最低,避免感染給妊娠帶來的不良后果。因此,臨床相關工作者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意識到及時、合理應用抗生素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綜上所述,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規(guī)范應用抗生素,可以改善妊娠期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的妊娠結局,臨床工作者應對患者做好必要的用藥指導。
參考文獻
[1] 許梓楓,丁之德.妊娠期抗生素應用及對胚胎發(fā)育的影響[J].國際婦產(chǎn)科學雜志,2017,44(1):75-79,98.
[2]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印發(f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J].中國醫(yī)藥生物技術,2015,(5):477-477.
[3] 楊曉梅.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及抗生素的使用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探究[J].母嬰世界,2017,(17):45,47.
[4] 熊輝,楊靖,劉靜梅等.妊娠期感染性疾病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及妊娠結局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7,26(1):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