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臻斌
摘 要:閱讀對提升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從培養(yǎng)興趣、做好引導、創(chuàng)造氛圍、展示成果等方面讓學生愛上閱讀,為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習慣;養(yǎng)成;興趣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0-0090-01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語文教學強調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占據(jù)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需要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一、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性分析
(1)培養(yǎng)閱讀習慣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幫助學生以更加主動的態(tài)度學習知識,思考問題,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2)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書中蘊含著很多豐富的情感和作者的理性意識,因此容易引發(fā)讀者的共鳴,而且學生也能從讀書當中受到智慧的啟迪,學到書中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從而樹立更加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3)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詞匯,從而豐富語言知識,增強語感,提高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
1.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堅持做一件事情的主要動因,只有對閱讀感興趣,學生才能充分地體驗到閱讀的快樂,繼而更加主動地去閱讀和學習。首先,教師應向學生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很多內容向上且語言優(yōu)美的讀物如卡通讀物、童話和寓言等都是可讀性非常強的讀物,這些讀物都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地創(chuàng)設情境,可結合教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例如,教師在講解《翠鳥》時,應首先為學生展示一些有關翠鳥的圖片,然后問學生是否認識該鳥,看到這些圖片會想到什么。通過多角度的提問,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啟發(fā),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這時,教師可要求學生閱讀課文,然后找到答案,而好奇心會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課堂閱讀。再如,在講解《草船借箭》時,教師應結合學生喜歡的故事或向往的英雄事跡來設計教學內容,用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一直能夠置身于課堂情境中。這樣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相關內容的欲望,繼而激發(fā)出閱讀興趣,教師可以此為契機讓學生閱讀課文。
2.教師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
語文教學新課標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帶領學生復習舊知識,講授新知識,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強調平等、和諧、民主,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課堂活動的權利。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學生掌握閱讀的有效方法。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踐、思考、交流和反思等多種方式了解并掌握語文閱讀的技巧,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閱讀和探究式閱讀的思維和習慣。
3.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在教學中若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意識,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進而使學生能夠受到氛圍的熏陶,提升閱讀能力。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可在學校的廊柱上張貼與閱讀相關的名人名言,或以展窗的形式設置讀書交流園地,從而使學生走進校園就置身于濃厚的書香氛圍中,同時各班級的圖書角要多投放學生喜歡的圖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
4.積極展示摘抄成果
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希望能夠有所收獲,同時也希望能夠將其收獲展示出來,得到家長和同學以及老師的贊許、認可。鑒于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課外摘抄本的積累方法,引導學生記錄自己課外閱讀過程中的好素材。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檢查學生的課外閱讀成果,從中選出優(yōu)秀的成果向全班同學展示,通過該方法滿足學生展示自我的需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學生進一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5.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為了讓學生熱愛讀書,養(yǎng)成每天讀書的良好習慣,教師還可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在教學中結合課文,向學生推薦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課外讀物。
例如在講解《寓言二則》時,可向同學推薦《寓言故事》,也可向學生介紹一些古往今來熱愛讀書的名人事例,從而使學生從事例當中充分地感受讀書的價值。另外,在教學中還可開設賞析課程,介紹名家名作,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書籍的魅力和閱讀的意義。教師還可結合學生的愛好和特點,向其介紹不同的讀書方法。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將課上內容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組織讀書交流會或主題班會等,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路潔.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略議[J].青海教育,2018(07).
[2]陳琛.小學閱讀課教學創(chuàng)新[D].華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