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偉紅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能力是學生的必備能力之一。而在實際教學中,閱讀教學存在較多的問題,閱讀教學效果不理想。對此,教師要運用“更新教學觀念,營造閱讀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定期開展閱讀活動,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確定相應的閱讀模式”“注重拓展性閱讀教學”等策略進行閱讀教學,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其后期的發(fā)展打下堅固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重在“讀”,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可以增長學生的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拓寬學生的視野,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靈感會異?;钴S,心靈的空間會更加開闊,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閱讀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所在,“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古語也充分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而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最好方式是:在語文教學的基礎上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并積極開展閱讀教學。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狀況為: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高。閱讀本身是一種枯燥無味的學習活動,如果在閱讀文章之前,缺乏一定的閱讀熱情和閱讀積極性,就會出現(xiàn)中途終止閱讀或閱讀效果不佳等問題。再加上很多小學生從一開始接觸學習就被灌輸了考試成績決定一切的思想,使得他們在學習知識時,只關注可以最直接、最快速、最簡單提高考試成績的學習方式。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機械地吸收知識,對學習過程缺乏興趣,更無法調(diào)動自身的自主學習的欲望。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進對策
(一)更新教學觀念,營造閱讀氛圍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要使學生發(fā)揮主體性,促進教與學的統(tǒng)一。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在閱讀講解的時候,可以采取比較靈活的教學方式,比如,采取對話式講解,采取小組討論式講解,為學生營造一個比較好的閱讀氛圍。學生處在一個自由的環(huán)境下,其思維才能活躍起來,才能夠充分地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的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首先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促進學生主動地進行閱讀。當然,在具體閱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亟淌谝恍╅喿x的方法,如大體瀏覽法、摘要法、跳讀法等等。另外,要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自己解決閱讀問題,這不但能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而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教師應該積極地做好引導,在閱讀過程中使學生學會思考問題、解答問題。
(三)定期開展閱讀活動,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校以及班級可以開展一些有關閱讀方面的競賽,這樣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比如,在班級中,語文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講故事活動,或者是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手抄報活動,這些活動能夠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枯燥的閱讀課變得趣味橫生,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
(四)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確定相應的閱讀模式
學生的知識水平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性,積極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模式。比如,低年級的學生應該接觸一些比較簡單的內(nèi)容,應該進行快樂閱讀,從閱讀過程中體會到一定的樂趣;高年級的學生則應該進行廣泛的閱讀,閱讀一些比較深刻的內(nèi)容,而且應該從閱讀中吸取一些知識,從而開闊自己的視野,不斷強化自己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進行閱讀講解的時候,不僅要特別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通過更加有趣的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在具體閱讀過程中,還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體會閱讀的魅力,結合生活實際處理閱讀信息,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五)注重拓展性閱讀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程資源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存在密切的關聯(lián)性,教師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與知識接觸的機會,在多樣化語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不斷總結學習規(guī)律、掌握多樣化的語文素材,從而達到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語感的教學目標。上述目標的實現(xiàn)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在解讀閱讀資源的基礎上、在語文教育理念的導向下對其施以拓展策略,從而達到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清澈的湖水》教學課堂上,筆者就應用了拓展教學策略,設置以“保護家園,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列舉身邊的小事,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樹立環(huán)保意識。在拓展性活動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有的學生說不使用一次性碗筷,有的學生說使用布袋購物,有的學生說用洗臉水拖地,等等。可見,教師對文本內(nèi)容施以拓展策略,在充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構建豐富多彩教學環(huán)境方面發(fā)揮的作用是極為顯著的,有助于小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如此一來,實現(xiàn)小學語文素質(zhì)教育目標也就指日可待了。
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延伸和拓展,它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同時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教師應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鼓勵學生把一些好詞、好句、好段摘抄下來,以便在日后寫作中運用。如,有的學校非常重視課外閱讀這一塊,從一年級起,就安排學生每天進行十五分鐘的課外閱讀,并且有課外閱讀記錄成長手冊,教師會定期安排學生上交閱讀記錄,并評選出“閱讀之星”,給予表現(xiàn)好的學生一定的獎勵(一個小貼畫、一個“贊”字、“你真棒”動畫印章、一支鉛筆或者一塊橡皮),從而調(diào)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定期開展閱讀活動,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確定相應的閱讀模式,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卓.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2]唐雪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設計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
[3]王雪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教師,2018(S2).
[4]王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微探[J].語文教學通訊,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