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信息化的時代,英語這門語言多被用作交流工具來學習,要想適應如今的社會發(fā)展形勢,學會英語是一個很關鍵的要素。然而英語的學習不光光只包括書面知識和卷面成績,更重要的是實際應用,要會用會交流才算真正地學到了英語。真正會用口語才能有利于孩子們未來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實踐;發(fā)展;適應
隨著中國國力的加強,我國在國際上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要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讓孩子們適應英語的語境和使用場景。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英語老師要鼓勵孩子多用英語交流,鍛煉孩子們的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實戰(zhàn)能力。好在他們今后的發(fā)展中幫助他們適應國際潮流,適應社會發(fā)展。
一、 積極創(chuàng)造英語的使用情景
在我們國家,中文是第一語言,是我們的母語,孩子們從小耳濡目染,并且在生活中每天都在用著,正可謂熟能生巧,聽說讀寫是難不倒初中的孩子了。而英語不是我們的主要語言,使用的頻率也不高,在很多非一線城市,大部分的孩子甚至學習“啞巴英語”。這時候英語老師就有責任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開口說英語的語境啦!
(一) 課堂進行英語交流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開展開放性的課堂活動也是一種新的形勢和挑戰(zhàn)。讓孩子們在課堂上進行分組對話,很大程度上開發(fā)了他們的野性和積極性,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不再是“開口難言”。還可以在課堂開設一些互動的小游戲,從中結合英語口語交流。譬如進行口信的傳遞,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把之前同學說過的英語進行口頭傳遞,一是鍛煉了孩子們的記憶力,抗壓能力,二是鍛煉了孩子們的口語和敘述能力。
(二) 進行角色扮演
在英語課堂上,老師可以給出一些簡單的情境,抑或是一些小劇本,讓孩子們按著自由意志選擇后進行角色分演。既滿足了孩子們的表達欲望,又尊重了孩子們的選擇,能夠在一個相對而言比較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鍛煉孩子們的口語能力。
(三) 開展班級英語角
班級設立英語角,可以把課堂知識帶到課外場所。課外作業(yè)往往會讓孩子們覺得束縛,被當作負擔來完成,這樣往往達不到作業(yè)的理想效果。英語角的活動不受局限,活動自由,孩子們在一派輕松的狀態(tài)下進行英語交流,有利于對于知識的吸收和提高英語口語使用的欲望。
二、 把握合理的英語口語教學方式
(一) 重視英語口語的發(fā)音
有效交流才是有價值的交流,有效交流的基礎是彼此聽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方言千千萬萬。因為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很多初中生從小到大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幫助他們養(yǎng)成一方口音,在念英語的時候很容易就把這種口音囊括進去。在同一個地方的人也許能夠聽出個中滋味,但是學習英語不是為了和當?shù)厝诉M行交流,我們要和來自世界不同地區(qū)的外國人進行對話,所以為孩子們糾正和規(guī)范英語口語發(fā)音是每個英語老師責無旁貸的。
(二) 朗讀訓練
在班級的早讀活動中,英語老師要懂得把握時機。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的朗讀有助于孩子們的語感培養(yǎng)和對英語記憶的加深。通過日復一日對口語的接觸,朗讀,讓孩子們對口語不再陌生,不再畏懼,不再害羞,增加孩子們的學習動力。
三、 教學方式和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一) 豐富教師們的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無非是老師一人用英語講課,同學們機械性的回答,課堂的主導地位是老師而非學生。孩子們在一個被動地位,從而很難站在口語之上去征服英語。老師可以增加課堂互動活動促進孩子們對英語口語的興趣。游戲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我們可以找到多種多樣的課堂游戲,教師們可以進行篩選,找出適宜可行的一些游戲,在課堂上和孩子們進行互動,喚醒課堂的生氣,收獲良好的課堂效果。
(二) 豐富教師們的教學形式
多媒體教學方式的興起為教師們拓展教學形式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在初中英語的課堂上,老師們應該把握住時代進步的產(chǎn)物,多搜索一些國外的資料,圖片。把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展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激發(fā)孩子們努力學習的勁頭,拓展孩子們的眼界,讓孩子們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跟上時代的發(fā)展和潮流,為以后適應社會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
跟讀錄音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通過聽錄音,創(chuàng)造一個較為純正的語言環(huán)境,跟著錄音進行朗讀有利于規(guī)范孩子們的發(fā)音。跟讀錄音也有助于孩子們身心放松,從而更加投入,更好的釋放自己的天性,更加勇敢的進行表達。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新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下,教師們要敢于改變,敢于創(chuàng)新。豐富課堂的活動,通過多式多樣的教學形式,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增加孩子們開口勇氣,提供口語練習的情景,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在以后的社會大環(huán)境發(fā)展打下強有力的基礎,讓他們不再在“啞巴英語”模式下學習,從而打破傳統(tǒng)模式對口語的限制。
參考文獻:
[1]樊利敏.基于生活教育理論的初中英語口語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16.
[2]王丹丹.農(nóng)村中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
[3]宋晨.能力生成取向的初中生英語作業(yè)有效性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3.
[4]李曉霞.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問題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
李志峰,甘肅省平?jīng)鍪?,莊浪縣大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