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靜
摘 要:數(shù)學本身就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尤其是幾何圖形這一部分,抽象性更強。并且,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形象思維的階段,要想讓學生完成從圖形到概念的跨越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直觀和感性中構建出抽象性和邏輯性,從而提高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教學效率
幾何圖形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過于關注數(shù)學公式和概念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體驗。這樣的教學模式,是不符合幾何圖形教學的要求的。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掌握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認知特點出發(fā),為學生組織多樣化的活動,給予學生觀察和分析幾何圖形的機會,讓學生在溝通與交流中掌握幾何的概念。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jīng)驗,對于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的教學效率進行了以下幾點探究:
一、結合生活,加深認識
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幾何圖形隨處可見。教師要想加深學生對幾何圖形的理解,就要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為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從而讓學生能夠對幾何圖形有一個直觀、形象的認識。
比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圖形,強化學生的抽象思維,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電腦、電視等圖片,并且,讓學生思考這些東西為什么都是正方形或者長方形,這樣的圖形有什么好處。緊接著,筆者提出了問題:在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嗎?你能舉出例子嗎?有的學生就提到了我們的書桌就是長方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筆者又提出了疑問:那么,我們把書桌換成別的圖形可以嗎?讓它變成圓形會有什么不同呢?會給你的生活帶來變化嗎?學生在思考和分析這些生活化的問題的過程中,就深刻地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質以及跟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二、給予空間,觀察特征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偏小,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觀察能力相對較弱,這就導致很多教師認為小學生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大部分教師都會采取直接講解的形式,而不會給予學生自主觀察的空間,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的,也無法提高數(shù)學課堂的效率。在幾何圖形的教學中,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學生的獨立觀察。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引導學生觀察幾何圖形,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學生能夠牢固地掌握幾何圖形的概念。
比如:在“圓”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為學生提供了圓的教具和圓的圖片,讓學生自主觀察圓的特征。并且,筆者提出了問題:生活中的車轱轆都是圓的是為什么?它如果變成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或者其他的圖形可以嗎?車還能夠往前移動嗎?當然,筆者還為學生提供了車輛行駛的視頻。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就能夠發(fā)現(xiàn)圓所特有的性質。緊接著,筆者要求學生討論了如何計算圓的面積。學生在探討和觀察的環(huán)節(jié),將圓的公式和操作環(huán)節(jié)有效結合在了一起。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深入了解計算環(huán)節(jié)每一個具體步驟的來歷??梢?,給予學生一定的觀察空間,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三、利用教具,增強能力
形式多樣的教具,不僅能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特點,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有效運用教具,為學生構建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幾何圖形的認識。當然,教師也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指導學生掌握操作的規(guī)則和步驟,進而提高數(shù)學活動的效率和效果。
比如: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并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給學生講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而是為學生提供了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圖片,同時,讓學生觀察這些圖形與學過的圖形的不同。此外,筆者要求學生分析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共同特點。有的學生就用到了三角板和直尺,他們用這兩種工具,畫出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平行線。在這樣的過程中,通過教具的有效利用,學生就掌握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性質??梢姡瑸閷W生提供教具,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
總之,小學階段的幾何圖形教學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幾何圖形的教學效率,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出發(fā),為學生構建實踐性、觀察性和多樣性兼具的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和親眼觀察的過程中,分析和掌握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同時,教師要注重教具的應用,豐富學生的主觀體驗,進而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何景升.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小學數(shù)學中幾何圖形教學的行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49.
[2]李爽.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的教學方法探討[N].發(fā)展導報,2018-06-01(18).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