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家榮
【摘要】數(shù)學試卷講評課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課節(jié),筆者結(jié)合教學經(jīng)驗,介紹試卷講評的方法和技巧,探討數(shù)學試卷講評的教學實施辦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數(shù)學試卷;講評;教學改革
試卷講評課是日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何講評試卷,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不盡相同.那么,如何提高試卷講評的質(zhì)量?
一、試卷講評的功能
學生學習一個階段后,為了了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以一個階段的教學知識點和技能要求為考查點,編制含有對基本知識,運用技能全面了解的試卷進行檢測.所以檢測的目的首先是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和運用技能情況,其次是通過檢測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和技能運用的不足,加以補充指導和再鞏固.因而,就決定了試卷講評的三大主要功能,即:檢查了解,訂正糾錯,鞏固提升.
二、常見試卷講評的誤區(qū)
一是從頭到尾逐題講解,沒有重點.表現(xiàn)為教師在試卷講評時按試題的先后順序逐題講解,平均使用精力與時間,即使大多數(shù)學生做得對的容易題、簡單題也進行講評,這樣做浪費了學生時間、削弱了學生學習的興奮感,結(jié)果是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
二是對、抄答案,就題論題,淺嘗輒止不拓展.表現(xiàn)在講評時教師把重點放在錯題的正確答案上,對試題知識點的融合、背景、變化以及與其他試題的聯(lián)系講評少,易使學生對解題的本質(zhì)規(guī)律認識不足,不利于數(shù)學知識與方法的遷移.
三是方法唯一缺少開放,重點放在答案的得出.數(shù)學試題的解答方法往往是不唯一的,如解答選擇題時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用直接解法,對解答題也往往因為解答者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思路與方法,有的教師在講評試卷時多按照自己的思路與方法進行講解,對其他思路和方法特別是學生答卷中的創(chuàng)新解法置之不理,這樣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進而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是一講到底沒有互動,學生被動抄襲黑板訂正.表現(xiàn)為試卷講評時有些教師因為教學時間緊而采用純粹講、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講評成了教師的“獨角戲”,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講評前教師對學生的解答不做分析,只是把自己的解題步驟演示給學生看,這種填鴨式的講評因為缺少學生的主動參與而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思維受到壓抑,以至“錯題一錯再錯”.
三、數(shù)學試卷講評的策略
(一)做好試卷講評的備課工作
在講評試卷之前,教師必須備好課.首先應認真仔細地批閱試卷,了解學生的答題狀況.對做錯的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學生會在這道題(這類問題)上出錯?”找出學生在理解概念、規(guī)律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思維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分析原因,才能講評有效,也利于后期的教學調(diào)整.其次應對每道試題的得分率進行統(tǒng)計;再對需要講評試題的講評思路進行精心設計,這樣講評才會擊中要害.
1.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教師在批閱過程中重視對批閱狀況的了記錄,做到對成績、對學生、對試卷心中有數(shù),除了要統(tǒng)計整套試卷的平均分,班級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優(yōu)秀率、低分率之外,還要統(tǒng)計每題得分率及每一知識板塊,找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2.分析比較.這里的分析需要教師根據(jù)每題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揣摩學生的答題思路,歸納造成學生答題錯誤的主要原因(或?qū)忣}意識,或知識積累,或語言表達等等),以明確學生在各個板塊復習中的總體優(yōu)勢和劣勢.比較則是為了充分利用試卷的檢測功能,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進步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更好地指導以后的教學.比較可以是同類班級的橫向比較,也可以是本次考試與近幾次考試情況的縱向比較;可以將同一試卷中不同題型、不同板塊的得分情況做比較分析;還可以從學優(yōu)生與學困生進行比較,找出學優(yōu)生之所以優(yōu)秀,學困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3.確定重點.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及分析比較的根本目的,在于站在命題思想和備考策略的高度,對得分率低的試題認真查找失分原因,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漏洞和不足.一份試卷中總有一些錯誤率高、迷惑性大的試題,還有一些能體現(xiàn)本階段教學重點的試題.教師應選擇這些試題尤其錯誤集中,解法新穎,啟發(fā)性很強的試題要重錘敲打,做到有的放矢,重點講透,而不應面面俱到.
(二)抓住試卷批閱講評的恰當節(jié)奏
試卷講評強調(diào)時效性,趁熱打鐵.教師常常抱怨講評時學生只盯分數(shù),更正答案即可,不重反思.其實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之一就可能是試卷講評和結(jié)果反饋相對滯后.學生做完一份數(shù)學試卷一般需要兩個小時,要經(jīng)歷從識記、理解到表達、評價的復雜的思維過程,因此,學生對自己的勞動成效如何非常重視,這也在情理之中.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備課、批改作業(yè)等任務繁重,批改試卷難度大,往往把試卷發(fā)放和講評工作擱置太久.此時,學生做題目時產(chǎn)生的思維火花已經(jīng)消失,能夠刺激學生思維的只剩下分數(shù).因此,及時將考試結(jié)果和答案反饋給學生,是取得良好講評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問題往往都是一分為二的,有些教師為了反饋及時,往往是批閱完試卷后立即發(fā)下講評,認為學生剛做完還沒忘,效果要好一些,其實不然,因為你這時去講,往往是講學生做錯的一些題目,而事實上學生做錯的題目并不一定不會,很可能學生看后很快就能自己解決,有的甚至在剛交上試卷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像這樣學生容易通過自己的思考、領悟就能弄明白的題目,無須教師花大力氣去講.因此,建議應在發(fā)下試卷后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訂正,教師再了解學生普遍存在的困難,再次確定重點講解的問題.
(三)重視試卷講評講評技巧,不僅要“講”,還要“評”
1.講基礎,評技巧.像選擇題,日常講評則要兼顧每一個選項,多為直接法,在學生能正確解答后可以對照題目特點介紹使用特殊值法,排除法,驗證法,假設法(即反證法),動手操作法(比如,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采用淘汰法和代入檢驗法等可節(jié)省時間,但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同時,對解答選擇題需要注意看完所有選項,仔細區(qū)分相容形(其中一個選項含有其他選項)和不相容形(各選項互不相關)的選項情況等進行再要求,提高學生的解答能力.再比如,遇到如2x+3y=1,3x+2y=4, 這樣的考題,首先該就題進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種解法運用,學生鞏固代入法和加減法后,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到本題的“對稱性”特征而采取其他較為簡便的方法,本末不可倒置.
2.講過程,評思路.試卷雖然相同,但學生分數(shù)高低不一,答題思路方法也各有差異,知識缺陷和錯誤情況也不盡相同.講評試卷時可選擇幾道方法多樣題由學生講述答題思路,還原思維情境,甚至讓學生提問、質(zhì)疑,這樣既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使講評更貼近學生心理,更能直達學生的需求.通過學生自己的講解,教師還可能會發(fā)現(xiàn)學生得了分的題目未必是因為知識學得扎實,有時屬于歪打正著.而也有可能學生的某些方法更加便捷,在某些關鍵點需要教師再點撥一下,給予必要的幫助.
試卷講評教學中,遇到綜合性較為難度大的問題,教師一語道破,學生常常驚詫教師解題能力之高深,殊不知教師一題在手,何嘗不是“十月懷胎”才“一朝分娩”.試卷講評教學,絕不能只講一招一式,而應該把教師是怎樣能擺脫困境,少走彎路,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效果的求解過程教給學生,把分析思路展示給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真正學到教師高明的思維方法.要突出思路的探索過程,教師通過“求什么?”“需要什么?”“為什么?”“怎樣想到的?”等方式的問答,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中,暴露學生的自然思維過程、暴露解題方法的擇優(yōu)過程、暴露解題偏差的糾正過程,使學生了解自己不完善或錯誤的地方,及時轉(zhuǎn)變思維方向、方法和策略.
3.講試題,評拓展.通過講評指出學生的錯誤,起到訂正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但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再鞏固,再提高,形成規(guī)律,產(chǎn)生效果.講評課上,教師不應就題論題、孤立地講解,要透過題中的表面現(xiàn)象,善于抓住問題的本質(zhì)特征進行開放、發(fā)散式講解.一般可從三個方面進行發(fā)散引導:“一題多解”“一題多聯(lián)”“一題多變”.采用“變式+追問”,可使訓練由淺入深、步步推進,形成知識網(wǎng)絡,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所收.如一次試卷講評中訂正了學生對“三線合一”的前提——等腰三角形的認識后教師追問,“如果三角形中一條線段同時是三線中的兩線,可不可以斷定這是個等腰三角形呢?”,引發(fā)學生再思考,其中“角平分線”加“中線”的證明就挑戰(zhàn)了學生的能力,延伸到“倍長中線法”的證明方法,還有學生提出中線等分面積的方法,學生加深對“三線”理解的同時又得到一個提升.
4.講通法,評反思.試卷講評從一定程度上講是一個重新整理知識的過程.講評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借題發(fā)揮,類比延伸,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積累,理清相關的知識結(jié)構,將相關考點的思維方法適當歸類,找到解決一類問題的“通法”,做到“我會通法,但不一定要用通法”,這樣利于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試卷講評課上,每完成一處講評,還要引導學生回顧所完成的解答過程進行小結(jié),真正“知其所以然”,形成自我認識,以達到深度理解和強化的目的,真正使試卷講評成為教學補充和延伸.
5.講不足,評創(chuàng)新.錯題講評一定要分析學生的解答暴露出的不足和錯誤,一針見血,但是也要注意運用激勵性手段,肯定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哪怕只是一個點,一個環(huán)節(jié).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質(zhì),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每名學生都希望考試成績不錯,得到教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認可,但是每場考試成績都是有高有低,因而,學生情緒也定有不同,講評中教師不要做“這題很簡單”,“這道題都不會,你沒救了”等這樣的評價,要給學生繼續(xù)攀高的信心,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四、試卷講評后的矯正補償
講評課后必須進行矯正補償,這是講評課的延伸,也是保證講評課教學效果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1.糾正錯題.要求學生根據(jù)學習,針對答錯的題目寫出對題目的正確理解,解答過程等.其中部分學生可能還會有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要做好個別輔導和答疑工作.
2.鞏固練習.講評結(jié)束后,要根據(jù)學生的思維慣性,有針對性的布置一定量的作業(yè),讓學生有練習和鞏固的機會,同時可以檢驗一下學生聽課效果,是不是真的解決了問題.練習題的選擇要精心,不是簡單再做一份試卷,可以將學生高發(fā)的錯誤題再進行改變,舊題變新題.
3.自我小結(jié).要求學生做好每次考試小結(jié).小結(jié)的內(nèi)容包括本次考試的準備情況、答題情況、得分情況、出錯原因,認清自己是識記不牢還是理解不到位,是表達不規(guī)范還是題干隱含意義挖掘不清,是教材知識遷移不夠還是閱讀思維方法欠缺,是思想上不夠重視還是心理上過度緊張導致的臨場發(fā)揮不佳,所得分是實力分還是運氣分等,不是檢討,而是自我反思,學生客觀評價了自己,也會主觀定下后期的努力目標,從而走上良性的循環(huán)軌道.
【參考文獻】
[1]張建.提高數(shù)學試卷講評課效率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