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
生活中總有這樣的瞬間,能夠在不經(jīng)意間擊中心扉。比如近期,一則“為生命接力,與時間賽跑”的消息刷了屏——沿路車輛紛紛為疾馳的救護車讓行;一個騎著摩托車的年輕小伙,擋在車流前護衛(wèi)陌生老人安全走過馬路;一名地鐵執(zhí)勤的文明勸導(dǎo)員,將鞋子借給急著趕路的乘客后堅守崗位……是什么,促使他們做出這樣的舉動?又是什么,賦予這些情境打動人心的力量?答案就來自“愛人者,人恒愛之”的樸素觀念。的確,只有心中有愛,才能感知生活的溫度,傳遞人生的暖意。
愛,從來都是一個難以準(zhǔn)確形容的概念,卻從不影響人們用一生去感受和追求。望著襁褓里的嬰孩,父母噓寒問暖是愛,為之計深遠也是愛;看著奮筆疾書的學(xué)生,老師恨鐵不成鋼是愛,耳提面命也是愛;攙著垂垂老矣的老人,直言不諱是愛,善意謊言也是愛……無論愛的方式如何,它都是一種直達心底的情感、一股充滿感召的力量、一種終身受益的能力??梢哉f,只有認識愛、擁有愛、傳遞愛,方能遇見更好的自己,成就精彩的人生。
內(nèi)斂的愛,往往悄無聲息、細若微塵。有人說,愛是一首曲子,用心演奏才能彈出醉人旋律。是啊,意志消沉?xí)r,父母的一句鼓勵就能驅(qū)散陰霾;單調(diào)枯燥時,戀人的一個眼神就能心動不已;誤解爭執(zhí)時,陌生人的一個笑容就能握手言和。其實,愛一直在我們身邊。只要心中有愛,何處不是春意盎然?只要心中有景,何處不是花香滿徑?摒棄浮躁,洗盡鉛華,用愛去對待生命的每一次際遇,生活也將報之以歌,世界也將報之以愛。
奔放的愛,亦可氣吞山河、驚天動地?!拔沂侵袊嗣竦膬鹤?,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睈蹧]有大小之分,愛己、愛家、愛國都同樣偉岸。我們看到,無論是歷經(jīng)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激動,還是走進新時代、改革再出發(fā)的自豪,中國人民尤其是當(dāng)代年輕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愛都歷久彌新。猶記得,南海仲裁鬧劇舉國上下眾志成城;莫敢忘,汶川十年中華兒女風(fēng)雨同舟。只有胸懷大志,心有大愛,以愛國之情、報國之心投身時代洪流,方能成就個人前途、書寫時代篇章。
愛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能力,需要理解和尊重,更需要自控和堅持。這種能力,體現(xiàn)在肆意宣泄的自制,體現(xiàn)在打破麻木的發(fā)聲。愛的本質(zhì)是給予,而不是獲得。那些愛的縱容、愛的泛濫,容易染上“空心病”“狂躁癥”;那種愛的缺失、愛的空洞,極易導(dǎo)致“冷面人”“旁觀者”??梢?,唯有點燃愛、激發(fā)愛、播撒愛、守護愛,以情動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鑄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貴的精神。
“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chuàng)造奇跡,創(chuàng)造新的人?!痹谙∷蓪こL幊薪訍鄣挠曷?,在家國情懷中汲取愛的力量,青年們就能將自己成長為理想的模樣,創(chuàng)造出新的更大的奇跡。
(來源:人民網(wǎng)-觀點頻道)
·點評·
文章第一段從生活中一系列事件引出“愛”這一話題,明確“心中有愛”的作用。第二段闡述“愛”的方式有許多,指出“心中有愛,方能遇見更好的自己”,照應(yīng)標(biāo)題。第三、第四段分別結(jié)合事例論述“內(nèi)斂的愛”和“奔放的愛”都有其重要意義。第五段指出應(yīng)該“如何去愛”才更有意義。第六段總結(jié)“愛”對青年的作用,也使文章更有針對性。
藝術(shù)手法上最突出的就是排比,六段中有五段使用排比,而且無論是舉例還是說理,排比手法都運用得嫻熟自如,沒有雕琢的痕跡;加上“猶記得,南海仲裁鬧劇舉國上下眾志成城;莫敢忘,汶川十年中華兒女風(fēng)雨同舟”等對稱句的靈活使用,還有比喻與反問套用,如“只要心中有愛,何處不是春意盎然?”等多種修辭的運用,把時空不同的生活事例串聯(lián)起來,使文章內(nèi)容豐富,句式整齊,氣勢貫通,給人入情入理的舒適感。
文章觀點鮮明,重點突出,假設(shè)句、條件句、反問句、遞進句的使用,讓文章邏輯嚴(yán)密、層次清晰,論證頗有氣勢。(廣西浦北中學(xué)? ?李燦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