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娜
(長治學(xué)院 中文系,山西 長治 046011)
古全濁聲母“並奉定從邪澄船群禪匣”在汾河片方言中都已清化。目前關(guān)于山西方言全濁聲母的研究成果比較豐富,溫端政、侯精一(1993)[1]、徐通鏘(1996)[2]、喬全生(2005,2012)[3-4]、王臨惠(2003)[5]、韓沛玲(2012)[6]等,對山西方言全濁聲母的讀音類型和演變進(jìn)行了分析描寫。在前賢論述中,一般把汾河片方言古全濁聲母逢塞音、塞擦音的清化類型歸為送氣型,把汾城方言全濁聲母的清化類型歸為平不送仄送型。根據(jù)筆者對汾河片方言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上述歸并只是大體上的類型。汾河片大多數(shù)方言點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不論平仄大都讀為送氣音,送氣音的比例各點不同。翼城、曲沃、沁水和垣曲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平聲送氣,仄聲部分送氣,部分不送氣。此外,襄汾汾城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平聲大部分送氣,小部分不送氣,仄聲大部分不送氣,小部分送氣,似乎也不能籠統(tǒng)地歸并為平不送仄送型。
本文研究范圍指《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7]中原官話汾河片,共29個市縣,分為3個小片:(1)平陽小片:霍州市、古縣、洪洞縣、臨汾市市轄區(qū)、浮山縣、翼城縣、曲沃縣(以上皆屬山西?。唬?)絳州小片:新絳縣、襄汾縣、侯馬市、聞喜縣、稷山縣、萬榮縣、絳縣、垣曲縣、夏縣、沁水縣城關(guān)(以上皆屬山西省);(3)解州小片:吉縣、鄉(xiāng)寧縣、河津市、運城市鹽湖區(qū)、臨猗縣、永濟市、芮城縣、平陸縣(以上屬山西省)、宜川縣、韓城市、合陽縣、大荔縣(以上屬陜西省)。除腳注說明的方言點外,文中材料均為筆者調(diào)查所得。為稱說方便,下文中各點一律只稱市名或縣名,如,吉縣柏山寺鄉(xiāng)稱“吉縣”,文中不再一一注明。
下面具體討論汾河片方言古全濁聲母今讀的三種類型。
汾河片大多數(shù)方言點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平聲送氣,仄聲文讀不送氣,白讀送氣。此種類型包括吉縣、洪洞、夏縣等24個方言點。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吉縣型古全濁聲母今讀例字表
吉縣型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不論平仄大都讀為送氣音,各點全濁聲母讀送氣音的比例不同。《方言調(diào)查字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wù)印書館,1999年版)中的古全濁聲母字共621個,各點全濁聲母讀送氣音的比例見表2。
表2 吉縣型部分點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讀送氣音比例表
通過上表可見,吉縣型各點全濁聲母讀送氣音的比例在50%-60%之間,全濁聲母今讀不送氣的字,各點大致相同,以吉縣為例,列舉如下:
惰藉~故埠商~渡鍍儲~蓄巨拒距具懼怠殆代載滿~大~夫罷敝弊幣斃滯?!荨聞┮弧庩爟蹲ф緜滹糁捎住虊嫳?dǎo)刨動詞鮑兆召掉調(diào)音~調(diào)~動逗紂宙驟咎柩暫賺站車~閘漸捷儉輯編~蟄驚~及誕但彈子~達(dá)綻棧辨辯汴便方~別離~餞轍犍杰揭鍵健電殿奠佃撰傳~記倦陣餑面~盾矛~鈍遁蹲菌郡蕩放~踱藏西~臟內(nèi)~仗蚌濁鐲~子澄贈瞪~眼極澤宅鯨競劇~烈劇戲~靖籍藉狼~擲并敵狄寂曝牘逐共
上述全濁聲母今讀不送氣的字基本不是口語常用字,大多是仄聲字,應(yīng)該是受到普通話的影響。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不論平仄大都讀為送氣音可能是汾河片方言固有的原發(fā)類型,喬全生(2005)指出今汾河片全濁聲母讀送氣音是《大乘中宗見解》代表的一種西北方音。[3]
汾河片的翼城、曲沃、沁水②沁水材料來自教育部語用所助理研究員劉丹丹和垣曲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平聲送氣,仄聲部分送氣,部分不送氣。具體情況見表3。
表3 沁水型古全濁聲母今讀例字表
沁水型各點全濁聲母讀送氣音的比例見表4。
表4 沁水型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讀送氣音比例表
通過上表可見,沁水型各點全濁聲母讀送氣音的比例在40%左右,讀不送氣的口語非常用字與吉縣型大體類似,口語常用字以沁水為例列舉如下:
舵坐步杜肚助柱住待袋在敗寨弟第倍背~誦罪被~子;~打避鼻地自雜淡跪柜道稻盜刨動詞調(diào)音~調(diào)~動字閘炸疊碟牒蝶諜蛋辦別離~賤件辮截斷段緞奪絕圈豬~盡用~侄近笨薄匠嚼丈仗杖著睡~狀撞賊直白擇病靜凈鄭笛敵動洞獨毒軸重輕~
翼城“耙、丈、杖、動、洞”聲母白讀送氣,文讀不送氣,處在文白競爭的階段。
沁水型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平聲送氣,仄聲部分送氣,部分不送氣。部分口語常用的全濁聲母仄聲字讀不送氣聲母,可能是受到周邊晉語上黨片和普通話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的影響。
襄汾汾城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平聲大部分送氣,小部分不送氣,仄聲大部分不送氣,小部分送氣。平聲全濁聲母字265個,其中讀送氣的169個,讀不送氣的52個?,F(xiàn)將汾城方言全濁聲母平聲今讀不送氣的字輯錄如下:
表5 汾城方言全濁聲母平聲今讀不送氣例字表
表6 汾城方言全濁聲母仄聲字今讀不送氣例字表
表7 汾城方言全濁聲母仄聲字今讀送氣例字表
由上表可見,全濁聲母平聲讀不送氣的沒有崇母和船母字,仄聲字大部分不送氣,不送氣的有173個字,送氣的有86個字。
汾城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平聲大部分送氣,小部分不送氣,仄聲大部分不送氣,小部分送氣,讀送氣還是不送氣,沒有明顯的分化規(guī)律。從使用頻率上看,平聲字今讀不送氣和仄聲字今讀送氣的基本為口語常用字,仄聲字今讀不送氣的大部分為非常用字,還包括一部分口語常用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同一音韻地位也同樣常用的字,如“啼”和“蹄”,“遞”和“第”,“田”和“填”,音韻地位完全相同,前者送氣,后者不送氣。
晉語并州片古全濁聲母逢塞音、塞擦音時平聲白讀為不送氣音,喬全生(2012)總結(jié)了并州片古全濁聲母平聲白讀為不送氣音的144個字,[4]包括並定從澄群母字,聲母條件與汾城一致,其中並母:婆爬刨動詞、定母:抬提桃條調(diào)~和頭甜彈~琴填團、從母:才臍瓷曹槽蠶前墻晴、澄母:遲綢稠纏椽長~短腸場蟲、群母:勤裙強~留下,上述34個字包括在并州片古全濁聲母平聲白讀為不送氣音的144個字中。還有18個字,不包括在144個字中,它們是並母:琶杷平、定母:蹄淘~汰投、從母:齊樵、澄母:搽儲~蓄槌陳懲、從母:瘸~腿瞿騎蕎拳。并州片古全濁聲母逢塞音、塞擦音平聲字今讀不送氣音的在并州片各點比例有較大差別,汾城平聲讀不送氣的有52個字,在并州片屬于比例比較高的。
汾城全濁聲母仄聲字大部分不送氣,不送氣的有173個字,小部分送氣,有86個字,沒有明顯的分化條件。全濁聲母仄聲字今讀不送氣的書面語用字?jǐn)?shù)量較多,口語常用字較少。仄聲今讀不送氣的字與沁水型大部分相同。讀送氣的全濁聲母仄聲字有86個,少于吉縣型,與沁水型的翼城和曲沃?jǐn)?shù)量接近。具體情況見表8。
表8 汾河片讀送氣的全濁聲母仄聲字?jǐn)?shù)量表
汾城讀送氣的全濁聲母仄聲字?jǐn)?shù)量比沁水型的翼城和曲沃?jǐn)?shù)量還要多一些,且汾城處于汾河片中心地區(qū),處在全濁聲母不論平仄均讀送氣音的包圍之中,也沒有相關(guān)的大規(guī)模的移民記載,因此我們推斷汾城方言全濁聲母清化的原發(fā)類型是不論平仄均送氣的。
徽語和閩語也存在古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不論平仄一部分讀送氣,一部分讀不送氣的現(xiàn)象,送氣與否,沒有分化規(guī)律,甚至處于同一音韻地位也同樣常用的字,也有的送氣,有的不送氣。是否與汾城方言的全濁聲母清化有相同的演變機制呢?
張光宇(1996)認(rèn)為閩語全濁聲母清化的特殊方式是送氣類型和不送氣類型混合的結(jié)果,是移民融合引發(fā)的方言融合。[8]趙日新(2002)認(rèn)為徽語屯溪、休寧等地古全濁聲母今部分送氣,部分不送氣是受到贛語的影響,即休寧等地的古全濁塞音塞擦音聲母清化后原本是不送氣的,送氣音的出現(xiàn)是受到送氣型的贛語影響。[9]喬全生(2012)認(rèn)為汾城方言全濁聲母平聲不送氣,仄聲送氣的特征可能是并州片與汾河片互相碰撞、融合的結(jié)果。具體來說有可能是由并州片通過汾河由上到下遠(yuǎn)距離擴散的結(jié)果,也可能是由歷史上某個時期的人員流動形成的。[4]時賢的探索為我們提供了啟發(fā)。
汾城處于汾河片中心地區(qū),處在全濁聲母不論平仄均讀送氣音的包圍之中,并且沒有相關(guān)的大規(guī)模的移民記載,因此我們推斷汾城方言全濁聲母清化的原發(fā)類型是不論平仄均送氣的,受到并州片不送氣型的影響,形成了不論平仄一部分讀送氣,一部分讀不送氣的特殊類型。但這里還有一個疑問,汾城處于汾河片中心區(qū)域,為什么并州片的影響是跳躍性的呢?對此我們目前還只能存疑。
部分邪、崇、船、禪母北京話今讀塞擦音的字汾河片有白讀擦音現(xiàn)象。具體見表9。
個別書禪母字在北京話中讀擦音聲母,但在汾河片個別點讀塞擦音聲母。如“樹禪、鼠書、殊禪”鄉(xiāng)寧白讀[h]聲母。
汾河片全濁聲母清化后可分為三種類型:吉縣型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不論平仄大都讀為送氣音,包括汾河片大多數(shù)方言點,反映了對宋西北方音的繼承;沁水型處于汾河片的邊緣地帶,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時,平聲送氣,仄聲部分送氣,部分不送氣;汾城型全濁聲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不論平仄一部分讀送氣,一部分讀不送氣,送氣與否,沒有分化規(guī)律。我們認(rèn)為汾城全濁聲母清化的原發(fā)類型是不論平仄均送氣的,受到并州片不送氣型的影響,形成了不論平仄一部分讀送氣,一部分讀不送氣的特殊類型。但汾城處于汾河片中心區(qū)域,為什么并州片的影響是跳躍性的呢?對此我們目前還只能存疑,有待進(jìn)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