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鼎
摘? ? 要: 習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是指導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的基本遵循,為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指明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要以改進和加強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中心任務,精準把握青年特點,遵循青年成長規(guī)律,開展教學模式和方法改革。
關鍵詞: 習近平青年工作思想? ? 教學改革?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青年成長規(guī)律
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之日起就高度重視青年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和青年工作,對青年高度肯定、熱切關心、寄予厚望、指明方向,圍繞青年和青年工作發(fā)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回答青年工作為誰培養(yǎng)、培養(yǎng)什么樣的青年、如何培養(yǎng)青年等一系列關鍵性的問題,指明青年成長和青年工作的方向,是指導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的基本遵循。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是貫穿整個人才培養(yǎng)體系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深刻把握青年的歷史責任,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正確方向,精準把握青年特點,遵循青年成長規(guī)律,進一步增強青年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真正成為得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
一、習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是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重要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氣和活力,最富有理想和夢想,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與希望,是黨的偉大事業(yè)的未來領導者和建設者,是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習近平青年工作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主要內容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青年工作要科學認識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引導青年明確肩上擔負的歷史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绷暯娇倳泴ゴ蟆爸袊鴫簟钡臅r代內涵融入對青年的本質和特征的界定中。他把青年視為當代中國社會中最具夢想和追求的一群人,并以“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先鋒作用的發(fā)揮為事實依據(jù),將廣大青年砥礪自我和追求理想的過程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相聯(lián)結,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的新論述①。青年擔當歷史責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賦予青年的新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勉勵新時代青年要乘新時代春風,在祖國的萬里長空放飛青春夢想,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我們的奮斗中夢想成真②。
2.青年工作要科學認識和把握青年成長規(guī)律,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發(fā)展觀和成才觀。青年的成長與發(fā)展處在“小麥灌漿期”、價值觀形成“起步期”、知識積累“黃金期”、人生“雕琢期”。習近平先后對青年提出“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的“五點希望”和“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八字真經”③。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四點希望”。新陳代謝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guī)律,未來總是要由青年開創(chuàng)的。高校要堅持教書育人,根據(jù)青年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地擔當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教師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循循善誘,春風化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
3.青年工作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引領,高等教育必須立德樹人,以德為先。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是黨和人民事業(yè)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重要內容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用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青年,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知識教育、引領師德建設。廣大青年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教師要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yǎng)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真正達到“四有”、“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tǒng)一”的標準。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要以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中心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和基礎,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性質和發(fā)展方向,價值觀一旦離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功虧一簣⑤。科學理論的引領是理想信念的靈魂、行穩(wěn)致遠的指針。青年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這一底色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航向標”和“助力器”。在引導青年學生價值觀養(yǎng)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臃矫?,思想政治理論課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正在不斷引向深入。無論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方法的改革,都不能忘記教學改革的根本方向和中心任務,即引導大學生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理解和認識要用理想信念補足自身精神之“鈣”、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筑牢自身思想之“魂”、用過硬本領夯實自身發(fā)展之“基”、用堅定的政治選擇涵養(yǎng)自身成長之“根”,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學改革不能重形式而輕內容,不能出現(xiàn)娛樂化、簡單化、盲目性的傾向,不能為“改”而改。要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個根本,在教學原則上以人為本,聚焦人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內容上,突出解惑,而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在教學著力點上,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理想信念教育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重中之重的位置。充分挖掘各門課程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理論,引導青年學生發(fā)現(xiàn)思想的魅力,感受理論的力量,體會思考的樂趣、實現(xiàn)精神的影響。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與其他課程的不同在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一個學思踐悟的過程。新時代的青年書寫新時代的未來,青年堅定自信、矢志不渝,新時代就能始終高舉偉大旗幟,始終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間正道上。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堅定青年的信心,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必然要求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應當注重情理結合、寓理于情,抓住大學生關心的時代問題,運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強理論的灌輸和學生的感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程教學的全過程。講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向度,引導大學生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講清楚社會主義價值觀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價值引領,引導大學生增強價值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講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未來指向,引導大學生理解和認識理論、時代、青年三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三、精準把握青年特點,遵循青年成長規(guī)律開展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深刻把握新時代青年特點,遵循青年成長規(guī)律,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滿足青年的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習近平總書記將青年的成長關鍵期比喻為“小麥的灌漿期”。這個時期的青年學生的“知識體系搭建尚未完成,價值觀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要深刻認識和把握青年學生的學習特點、思想特點和心理特點。
當前,一些高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借助數(shù)字信息網絡技術,實現(xiàn)線上教學、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翻轉課堂”需要更精準關注青年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訴求,加強對大學生的理論深度引導。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師走進學生、了解學生、關心學生,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準滴灌”,通過解疑釋惑、交流溝通,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思想關注點有效對接,增強青年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
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要喚起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熱情,直面學生生活,既要聯(lián)系學生日常生活,又要從長遠角度致力于學生視野,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對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要加強對學生的價值引領,要重視在互聯(lián)網新媒體條件下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的訓練,既要善于運用互聯(lián)網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豐富教育內容,把抽象深奧的“大道理”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消化的“小道理”,又要引導學生克服因信息評判能力不足而引發(fā)的價值觀念的“西化”、“淡化”、“俗化”等問題,增強價值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要直面社會熱點,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變批判性思維為建設性思維。
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钡膰谕?,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勉勵,青年要“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期望,要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的勸誡等重要思想都要融入日常教育教學中。在教學案例選擇、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問題設計、實踐教學開展等方面,都要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殷殷囑托,提升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勇?lián)h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
四、“三位一體”、“知行合一”,切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親和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guī)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要讓青年學生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定正確的政治選擇,在現(xiàn)實生活中“敢于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當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構建“理論確證—情感認同—實踐養(yǎng)成”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以期實現(xiàn)“真知—真信—真行”的良性循環(huán)⑦。
要重視網絡對人的生活方式特別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優(yōu)化教學載體。師生之間要充分運用網絡平臺縮短心理距離,積極互動交流,增強雙向認知,多溝通,多協(xié)調,多尊重,讓教師融于學生之中、問題融于情境之中、知識融于思考之中、行動融于體驗之中⑧,引導青年學生善于學習、敏于求知,在情感上實現(xiàn)積極認同,學會自主建構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將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服務人民、奉獻祖國作為自己人生的奮斗方向。
教師能否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活動中潛心育人,是能否培養(yǎng)可以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關鍵所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教師的思想政治情況、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掌握的程度及對“四個自信”的堅定程度,是做好青年學生思想引領工作、堅定青年學生“四個自信”的重要前提。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則,以身作則,關愛學生,立德樹人,努力把青年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以執(zhí)著的信念、優(yōu)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實現(xiàn)自己的青春夢想和人生價值。
注釋:
①③高健,鄭光耀,徐偉悅.習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略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05):73.
②④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5月2日)[N].人民日報,2018-05-03(2).
⑤董建雄.習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觀的邏輯建構[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8(2):45.
⑥鄧偉.堅定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精神[J].青年發(fā)展論壇,2018(3):22.
⑦⑧王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其實施[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05):28.
參考文獻:
[1]高健,鄭光耀,徐偉悅.習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略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05):73-74,78.
[2]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5月2日)[N].人民日報,2018-05-03(2).
[3]董建雄.習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觀的邏輯建構[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8(2):42-49.
[4]鄧偉.堅定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精神[J].青年發(fā)展論壇,2018(3):21-30.
[5]王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其實施[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0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