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秀堂,1970年生,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興橋初級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江蘇省英語特級教師,鹽城市優(yōu)秀中青年專家,鹽城市英語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曾主持國家級“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英語教學方式與策略”(編號:RDA181496)和中央電化教育館“十三五”教育技術研究規(guī)劃重點課題“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方法概念及其相關性研究”(編號:166242971-569),曾獲市縣英語優(yōu)質課一、二等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論文20多篇、專著一篇,擔任江蘇省“藍天杯”會課評委,多次應邀外出講學。
一、春風化雨潤桃李,天道酬勤碩果豐
泰戈爾曾說過:“果實的事業(yè)是偉大的,花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而葉的事業(yè)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二十多年如一日,用真情、真心善待每一位學生,以踏實的工作作風、精湛的業(yè)務水平、樂于奉獻的精神默默地在我熱愛的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換來了滿園桃李芬芳。
大道至簡,我之所以努力教書,是因為我喜歡校園的書香氛圍,希望能安靜地教書,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我一直把學生的健康成長、成人、成才當成是我人生的幸福追求,一直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希望自己有所作為。“我始終相信天道酬勤,相信付出總有回報?!蔽医洺ψ约阂步洺W生這樣說。從教二十多年來,我始終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一直用赤誠的愛心對待求知若渴的學生,一貫用滿腔的熱情指導幫助身邊的青年教師,一向用積極探索、刻苦鉆研的深情對待自己的事業(yè)。
二、守初心,陽光雨露育英才
教育是一方期望的田野,只要耕耘不輟,輔之陽光雨露,就會有春之繁華,秋之收獲。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早在童年時代,教師的圣潔與崇高就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時我就在心中萌發(fā)了當一名人民教師的愿望。如今,在教師崗位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我視學生為子女,特別享受學生成長進步的過程。陶行知曾說過:“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在教學中,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講評課,我都認真?zhèn)湔n,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每年都能結合最新中考動態(tài)對教案進行補充和改編,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業(yè)務能力。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旁征博引,從天文地理到心靈雞湯,甚至引用網(wǎng)絡流行語講解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我上課聲音洪亮,一些課堂易開小差不認真聽講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不容易精力分散。我堅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只有學生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我才好帶領他們創(chuàng)新。我還注重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想辦法讓學生覺得英語學起來輕松、很有趣。上過我課的學生,無不為我生動活潑的講解所吸引,無不為我負責的態(tài)度所感動,無不為我耐心的精神所感染。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是本職,育人是提高。我把自己博大的愛,播撒在每個學生的心田。對較后進的學生,我不嫌棄、不挖苦、不放任,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迎難而上。對優(yōu)秀學生,我既要使他們學習更加出類拔萃,又要關心他們心態(tài)是否平穩(wěn),身體是否健康,更注重培養(yǎng)他們超越自我、展現(xiàn)突出重圍的豪氣。我常說:“當學生看起來最不可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睂Υ皢栴}學生”,我不是輕視和懲罰,而是尊重和寬容。2008年,我任教七年級英語課,一位名叫田大軍的學生,初一時到了我班上,他的父親對我說:“這孩子十分調皮,要打要罵,任由老師?!惫徊痪?,該生就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上課不專心,課后不作業(yè),成天調皮搗蛋,怎么辦?憑著多年的班主任經驗,我認為方法總比問題多,對這樣的學生要創(chuàng)造讓他轉化的機會。校田徑運動會召開了,我鼓勵他發(fā)揮自己身體棒、運動能力強的優(yōu)勢,為集體爭榮譽,結果該生獲得了兩項冠軍。我當即在班上充分肯定和表揚了他,并找他談心,建議他報考體育特長生,并承諾幫他補習文化課。他終于被我的拳拳之心打動了,他徹底改變了,終于在三年后的中考中,如愿考上了射陽中學體育特長生。
我愛生如子,家長們都說,把孩子交給我,他們一百個放心。2014年3月的一個雨夜,學生吳俊在宿舍突然腹痛難忍,嘔吐不止,接到生活老師的電話,我冒著滂沱大雨,頂著凜冽寒風把他送到鎮(zhèn)衛(wèi)生院。在衛(wèi)生院,我自己掏錢為吳俊交費。經診斷他得的是急性胃腸炎,我伺候他掛水,一直到天亮。第二天,我還特意讓妻子煮上清淡可口的菜粥送給吳俊同學。事后吳俊的父母激動地說:“孩子遇到這樣的好老師,福氣??!”學生想家是件讓人揪心的事,特別是節(jié)日。學生肖蘭每當說起這件事時,總是忘不了我當年每逢端午、中秋帶粽子和月餅分給他們的情景,他說:“王老師帶的哪是月餅,分明是一顆愛心哪。”
愛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靈魂應是一種精神上的引領,我把教育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yè)來經營,熱愛自己的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心與學生交流,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學生求學生涯中的陽光雨露。我相信,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2014年,我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
三、樂奉獻,甘為人梯映花紅
我是一名中共黨員,帶著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的堅定信念從事教育工作至今,一直發(fā)揮著先鋒模范作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并引領身邊的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告訴大家必須牢固樹立團隊意識。
學校安排我擔任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葉小松的師傅,指導葉老師快速成長。為避免葉老師走彎路,我把我能想到的工作要點和注意事項,把自己成功的做法都及時與葉老師分享,毫不保留,在葉老師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真誠的關心和幫助,因為我時刻謹記,在我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不完美的小伙子。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蔽夜膭钊~老師工作之余多閱讀教育教學理論書籍、英語教學雜志,積淀自己的素養(yǎng)。在日常教學中,我和葉老師相互評課,共同研討、研究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就葉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進行交流,分析不足,總結經驗,以提高葉老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重點指導他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確立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確實可行的教學方法,通過這些來提高葉老師對教材的理解和駕馭能力。
孔子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苯虒W相長,教思結合,才能相得益彰。所以我還指導葉老師堅持寫教學反思,做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并經常檢查他批改作業(yè)的情況,指導他積累教學經驗,從而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而葉老師對我提出的不足之處,能認真感悟,虛心接受建議和指導,經過一年的培養(yǎng)和指導,他在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駕馭能力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在我的悉心指導下,葉小松老師于2011年被評為鹽城市英語教壇新秀。我還告誡葉老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要求葉老師只需借鑒我的長處,而不能刻意地模仿,必須保持自己獨立的思想、獨到的見解和獨特的風格,要求他學會交流,學會溝通,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在學習的路上,我永遠覺得自己不完美,指導葉小松等青年教師學習成長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進步提高的過程。
我校的周杰、陳立蓉、周紅等眾多青年英語教師受到過我的悉心指導,通過努力,現(xiàn)在他們都已成為學校青年教師中的佼佼者,其中周杰于2013年成為鹽城市英語教壇新秀,陳立蓉老師參加鹽城市英語課堂競賽榮獲一等獎,周紅老師參加射陽縣英語課堂競賽榮獲一等獎。在一次師徒結對頒獎會上,周杰老師對我說:“我見過認真的師傅,但是像您這么認真的還是第一個。如果不是您率先垂范,悉心指導,要我志存高遠,我肯定不會取得這樣的成績?!?/p>
我有較強的親和力,老師們在開設公開課、示范課前都喜歡向我求助,找我跟他們一起分享研究,謀篇布局,我總是擠出時間與他們一起研究教材,修改教案,選擇教法,制作多媒體課件,我也總能做到心貼心,手把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的熱心影響了大家,帶動了大家,學校同事間都能和睦相處、團結互助。近年來我校老師在教學基本功大賽或優(yōu)質課評比中,頻頻奪得大獎,也得益于選手背后有個人人都樂于奉獻的團隊。
四、勤耕耘,精益求精結碩果
我始終認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有一顆獻身教育事業(yè)的癡心,還要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非凡的教育科研能力。我找來大量有關教育理論方法等方面的著作進行閱讀,鉆研有益于能力提高、專業(yè)發(fā)展的雜志,并且廣泛涉獵益于人格健全、素養(yǎng)積累的書籍,苦練內功。我想,課堂是活的,即使是課前做了較周密的思考,較完美的設計,課堂中還是會遇到新生成的問題,還是會遇到各種需要臨時處理的情況,所以我盡可能地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在鉆研教材時,注意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在構思教學活動時,注意設計師生互動、雙主協(xié)調的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調控上,注意根據(jù)課堂實時生成狀況靈活重組教學活動。我能較好地把握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做到張馳有度,應對自如,使整個課堂效果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講臺就是教師的舞臺,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將理念、觀點融入教學中,并進行不斷實踐再實踐,才能提高教學質量。為此,我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圍繞“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探究規(guī)范有序、優(yōu)質高效的教學管理機制,形成以生為本、主動發(fā)展的課堂教學生態(tài),使教學活動更富前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去,從“學”到“學會”,再到“會學”,主動獲取知識,并不斷培養(yǎng)、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真正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做到四讓,讓學生學起來,讓學生學進去,讓學生學會了,讓學生會學了,真正落實終身學習理念的要求,同時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引導學生思考主要做到:第一,文本讓學生研讀;第二,見解讓學生自由講;第三,重難點讓學生充分議;第四,思路讓學生自己悟;第五,規(guī)律讓學生反復找;第六,總結讓學生慢慢寫。通過這些方法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生求知欲望。我積極投身于教學研究,并不斷將教學研究的成果進行歸納和提升;吸收各種培訓、講座的精髓,融入自身教學,構建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我多次在市縣研討會、學校對外開放日活動中開設觀摩課、示范課,在優(yōu)質課評比中多次獲獎。2003年與2005年獲縣英語優(yōu)質課競賽一等獎,2008年獲市英語優(yōu)質課比賽二等獎,2014年我在射陽縣青年教師培訓會上執(zhí)教的示范課受到與會老師高度的贊揚。
工作以來,我一直堅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自覺充電豐富內涵,認真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提高素質。2006年11月參加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舉辦的新課程骨干教師省級培訓,2008年、2009年、2010年7月三次參加鹽城師范學院英語骨干教師培訓,2011年參加江蘇省教育廳面向經濟薄弱縣名師團送陪培訓班學習,2016年參加鹽城市教科研骨干高級研修班學習等等,所有培訓考核合格,成績優(yōu)秀。我還積極參與學術研究,結合教學實踐,探索教學規(guī)律,把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優(yōu)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增強課堂效益的路子。我積極參加市縣教育學會的“十三五”課題,2017年我主持的“十三五”國家課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英語教學方式與策略研究”在2018年10月結題。至今已在《讀與寫》《考試周刊》《校園英語》等省級刊物發(fā)表文章16篇,在國家級期刊如《中國教師》《中學生英語》等發(fā)表了幾篇文章。多次在市縣會議上做交流發(fā)言,應邀到兄弟學校做英語教學方面的報告。
工作雖然平淡而瑣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我堅持一周里精心設計好一節(jié)課,上一堂自己認為出彩的課,和班上的后進學生談一次話,做一次家訪,讀幾十頁專業(yè)書,寫一則教學反思或經驗總結之類的文章,一學年比較成功地轉化幾名差生。我堅定做學校的名師,做一個縣的名師,做一個市的名師,直至做一個省的名師,將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以水滴石穿的精神始終走在前進的路上,精益求精,修煉匠心。行者常至,為者常成,我于2014年破格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2016年被評為“市英語學科帶頭人”,2018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
五、存長志,砥礪前行再起航
我曾擔任英語教研組長、年級主任、教務主任,無論什么崗位,我一直盡心盡責,注重過程管理,努力做到目標明確、措施落實,無論是在學風建設等教學常規(guī)方面,還是班風建設等德育管理方面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學校的中考達標率始終在全縣同類學校當中處于領先位置,為學校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任教的畢業(yè)班里有兩人考取了鹽中,十多個考取了射陽中學,那一年我被評為“鹽城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
主持學校教務處工作以來,根據(jù)校長室的要求和我校的實際,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積極落實市局提出的“讓學引思”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要求,努力實現(xiàn)讓每一個課堂都靈動。在我的倡導下,我校全體教學人員以“問題驅動”教學策略為指導,大膽探求提高初中課堂教學效率的新途徑,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探究性,踐行“讓學引思”,融合“四問驅動”,具體“四問”如下。(1)啟問:提出問題,隱含學習目標;(2)探問:拾級切入,逐步突破難點;(3)追問:相互質疑,凸顯兩個主體;(4)回問:及時反思,注重總結提升。啟問通常緊跟問題情境之后或置于一個教學活動之前,隱含揭示了一節(jié)課或一個活動的學習目標。啟問可以是虛問(不急于得出結論的問題),起“前呼”作用;也可以是實問,以期得到明確的結論。探問通常是為了解決啟問而設置的探究性問題,可以是單問,也可以是多問,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科基礎和領悟能力來確定探問的難度、密度和梯度等。追問通常蘊含在解決問題過程之中,既基于課前預設,更基于課堂生成;追問的主體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既可以是老師追問學生,也可以是學生追問學生,還可以是學生追問老師?;貑柾ǔF稹昂髴钡淖饔茫仁菍柕幕貞?,更是對思想方法的提煉和升華?!皢?、探問、追問、回問”構成一個問題解決循環(huán)。一個問題解決循環(huán)可以包含上述全部四問,也可以只包含其中的三問或兩問;反之,一個問題解決循環(huán)中也可以重復使用某些驅問。一節(jié)課可以設置一個或多個問題解決循環(huán),在不斷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達成學習目標。實施“四問驅動”是為了更好地實踐“讓學引思”這一教學主張,因為有具體問題的引領,可指明學生課堂學習的方向,明確學生努力的目標;同時,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可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聰明才智的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實施“四問驅動”,備課的關鍵是設計問題,側重如何“引”;上課的關鍵是解決問題,側重如何“讓”。實施“四問驅動”,不是提倡教師用“問”牽引課堂,而是用“問”驅動學生的思考。在追問環(huán)節(jié),除了老師自己的追問,還要啟發(fā)學生勇于質疑,讓學生在課堂上想問、敢問、能問、會問、善問,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讓學引思”教學要求的新背景下,以這種高效課堂教學新模式來運行,我們是為了如何在課堂上“讓”得到位,“引”得充分,追求課堂效益的最優(yōu)化和最大化。
我主張并積極讓每一個孩子都陽光。我認為擁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既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關鍵要素,也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部分。我校以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個性特點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以排解學生的心理煩惱和激發(fā)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茏鳛楣ぷ鞯牡谝宦氊?,以促進學生的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作為工作的第一目標,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全面開展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和輔導工作,以更加科學、更加溫暖的方式教書育人。
“捧出平常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基于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我一直秉承“業(yè)精為師,德高為范”的原則,工作二十多年來,始終以勤懇務實的作風,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在教育教學方面傾注了滿腔的熱情,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今,我已年過不惑,有若干屆畢業(yè)生,可謂桃李滿天下,逢年過節(jié),我的微信與QQ里總會收到很多問候與祝福,我都認真地回復。我總認為,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做一名教師,最大的愛好就是上課。人生之路還很長,我的勤奮、敬業(yè),就是想為教育出點力,多做點事。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很平凡,社會給予我太多的榮譽,我必須好好工作努力回報社會,把教育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yè)來做,長遠規(guī)劃,放眼未來,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