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慧
【摘 要】產后出血屬于分娩期十分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易引發(fā)一系列后續(xù)并發(fā)癥,其發(fā)生和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宮縮乏力、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軟產道損傷等,因此,做好產婦產后出血有關護理工作,對確保其生命安全,加快其產后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產后出血相關因素以及產后出血相關護理措施方面進行綜述。
【關鍵詞】產后出血;相關因素;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2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分娩出后產婦24小時之內的失血量>500ml,是產科常見且嚴重的一類并發(fā)癥,有關資料顯示[1],全世界每年有近13000例產婦因產后出血而死。產后出血易引發(fā)休克、凝血功能障礙、腦垂體壞死以及生育功能喪失等后續(xù)并發(fā)癥,因此,需要給產婦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治療與護理方案,以預防并控制產后出血,最大程度降低孕產婦的死亡率。有研究提出[2],軟產道損傷、子宮收縮乏力以及胎盤滯留是產后出血發(fā)生的主要原因,而凝血功能障礙、胎盤植入、子宮內翻或破裂、生殖道血腫等為次要原因。本文探討產婦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和相應措施,現綜述如下。
1 產后出血相關因素
1.1 宮縮乏力
宮縮乏力是產后出血發(fā)生的主要原因,而宮縮乏力的常見原因包括:(1)全身因素:產婦精神緊張過度;臨產和分娩中使用過多麻醉劑和鎮(zhèn)靜劑;急產或者產程過長;多胎或流產史在兩次以上;高齡和低齡產婦;合并全身急慢性疾病、妊高征以及貧血等;(2)局部因素:子宮膨脹過度,如巨大胎盤、巨大兒、羊水過多以及多胎等。李紅松等研究提出[3],膀胱充盈過度以及宮腔感染也是產后出血的重要因素,而卵巢腫瘤和直腸充盈過度也會對子宮收縮產生阻礙。
1.2 胎盤因素
胎盤因素也會誘發(fā)產后出血,主要包括胎膜或胎盤殘留、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胎盤嵌頓、胎盤剝離后滯留以及胎盤不完全剝離等[4]。
1.3 軟產道損傷
軟產道損傷同樣是產后出血的一個重要誘因,巨大兒、產程進展過快、宮縮過強、過早實施會陰側切術或者會陰切開過小,會陰保護不當等,均能引發(fā)會陰、陰道以及宮頸損傷,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子宮下段或盆壁裂傷出血[5]。
1.4 凝血功能障礙
凝血功能障礙和產后出血之間也有著密切關系,而羊水栓塞、重度妊高癥、胎盤早剝、胎死宮內過久以及血液病均會對產婦的凝血功能產生影響。樊小慶等研究提出[6],合并急慢性肝病和膽汁淤積癥者,其膽汁中的鹽分分泌缺乏,維生素K的吸收明顯減少,會影響凝血因子在肝臟中的合成,導致發(fā)生產后出血。
2 產后出血相關護理措施
2.1 健康宣教 依據產婦的文化背景和身體情況給其開展孕期有關知識宣教,通過分發(fā)宣傳手冊、講座、孕婦學校等形式向其有目的有計劃的講解優(yōu)生優(yōu)育、孕期保健以及妊娠生理等方面知識,以減少高危妊娠出現,同時積極開展產前、產中和產后有關知識宣教,幫助產婦樹立對分娩過程的正確認知,使其在分娩中可以積極配合,并順利完成分娩,以減少產后出血發(fā)生[7]。
2.2 心理護理 心理焦慮可引發(fā)宮縮乏力,進而導致產后出血,因此,需要對產婦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并采取相應心理護理,與其加強交流溝通,以穩(wěn)定其情緒,減輕其焦慮感,從而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生。
2.3 分娩期護理 分娩期應全面了解和評估孕婦的健康情況,并對產婦和胎兒加強監(jiān)護,第一產程應注意觀察宮縮強弱、胎心音變化以及產程進展等,根據需要進行定期肛檢,以了解產婦的胎先露下降和宮口開大情況,出現異常及時進行處理,以免產程停滯或延緩。應用縮宮素需有專人看護、嚴密監(jiān)測和觀察。第二產程應對產婦胎先露下降情況以及胎心音加強觀察,并加強助產技術的應用,以防出現軟產道損傷,胎兒娩出后應立即使用縮宮素,對陰道流血量情況進行檢查,并測量出陰道出血量。第三產程需對胎盤剝離情況加強觀察,胎盤娩出后應對胎盤和胎膜進行檢查,觀察是否完整,軟產道有無裂傷,出現異常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產婦分娩后應留在分娩室內進行2h觀察,應由專人看護,并測量出產后出血量,若2h內出血量超過200ml時應查找原因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4 急救護理 產后出血極易引發(fā)休克,產后出血發(fā)生后應保持冷靜,并采取搶救措施,幫助產婦取平臥位,開放靜脈通道,確保呼吸道暢通,并查找產后出血發(fā)生的原因,后開展相應處理:(1)對宮縮乏力引發(fā)的產后出血應增強宮縮,在按摩子宮的同時靜推或肌注縮宮素,后將10~30U縮宮素加入至500ml的5%葡萄糖液中行靜滴,將產婦子宮維持在良好收縮狀態(tài),嚴文萍等研究提出[8],若上述措施無效,可采取子宮切除、子宮動脈結扎、髂內動脈結扎或宮腔填塞法;(2)對于軟產道裂傷可采取修補術;(3)對于胎膜和胎盤殘留者可采取清宮術;(4)將纖維蛋白原輸入至產婦體內能明顯改善其凝血狀態(tài),對凝血功能障礙導致的產后出血療效較好。劉文秀等研究提出[9],多數產婦對于產后出血存在恐懼心理,因此,需要和其加強交流溝通,并給予其鼓勵和安慰,消除其恐懼和緊張心理,在采取急救措施時,應詳細告知家屬產婦病情有關信息,以免發(fā)生醫(yī)療糾紛。產婦產后出血得到制止且休克得到糾正以后,應穩(wěn)定其情緒,指導其注意休息,并加強對其生命體征、子宮收縮、膀胱充盈以及陰道流血量的觀察,未發(fā)現異??伤突刂敛》俊?/p>
2.4 產后護理 指導產婦進食高營養(yǎng)、清淡類飲食,以補充機體所需能量,督促并協(xié)助產婦排空膀胱,以防出現尿潴留,對子宮收縮產生影響。向產婦講解嬰兒早吸吮的益處,以刺激乳頭并促進子宮收縮,減少陰道出血。指導產婦加強翻身,盡早下床活動肢體,以加快惡露的排出[10]。
3 小結
產后出血是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其發(fā)生和多種因素有關。產后出血發(fā)生后,醫(yī)護人員應采取相應急救措施,并積極尋找出血原因,嚴格按規(guī)定執(zhí)行操作,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盡可能降低剖宮產率與產后出血率,保障產婦的生命安全。同時妊娠期也應對孕產婦加強系統(tǒng)管理,注意篩查高危因素,對高危產婦采取專案管理,并加強監(jiān)測,對防止產后出血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張方芳,徐永蓮,劉興會等.產后出血原因及相關危險因素135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2):144-146.
徐楊,陳延亭,趙志燕等.產后出血原因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1):3981-3983.
李紅松.產后出血原因及相關危險因素影響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6,22(7):1168-1170.
劉娟,董晉,張春莉等.產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臨床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8,47(7):871-873.D
馬云霞,曹慧芳,韓翠平等.產后出血患者207例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9(20):45-46.
樊小慶.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方式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7,37(z2):227-228.
何玉慈,黃仍心,黎娟萍等.健康教育指導在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3):49-50.
嚴文萍,張婷,孫燕等.產后出血急性失血性休克搶救護理流程在手術室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8):189-191.
劉文秀,李紅蘭,練碧湖等.護理干預預防產后出血在陰道分娩產婦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6,37(z2):274-276.
凌青.干預性護理對產婦心理及產后出血的影響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2):2752-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