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志 洪永剛 施洪 徐怡 白辰光 王忠昊 陶正博 郝立強 張衛(wèi)
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而低位直腸癌占國內(nèi)直腸癌的大多數(shù)[1]。直腸腔內(nèi)超聲(endorectal ultrasonography,ERUS)檢查是目前評估直腸癌浸潤深度最準確的影像學方法之一,其能清晰顯示腫瘤浸潤深度,在低位直腸癌術前分期中占有重要地位[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上海長海醫(yī)院肛腸外科低位直腸癌手術前行水囊擴張法3D經(jīng)ERUS檢查的資料,探討其在術前T分期中的靈敏度及特異度。
回顧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間在長海醫(yī)院肛腸外科經(jīng)水囊擴張法3D經(jīng)ERUS檢查的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手術病理證實為直腸癌。病例入選標準:(1)手術前未行任何新輔助放化療;(2)腫瘤切除完整;(3)術前完成ERUS檢查,并保存完整圖像;(4)具有術后病理檢查結果。符合上述標準,最終入選病例7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齡35~79歲,平均(52.7±2.8)歲。
使用丹麥Brüel&Kjae公司彩色多普勒超聲掃描儀,配備2052直腸腔內(nèi)探頭(頻率6~16 MHz)。檢查當天給予患者硫酸鎂或復方聚乙二醇口服,或者清潔灌腸。檢查時囑患者左側臥位,雙腿彎曲向前,醫(yī)生肛門指檢后明確腫瘤位置、深度、大小及可否通過探頭,然后將套上水囊的直腸腔內(nèi)探頭緩慢插入肛門,向水囊注水,使水囊壁緊貼直腸黏膜。檢查時可手動調(diào)整探頭的晶片并調(diào)節(jié)深度與方向,多方向、多水平斷面觀察腫瘤。將掃描全貌動態(tài)圖像及腫瘤浸潤最大深度圖用3D模式儲存于計算機中。檢查結束后經(jīng)2名超聲診斷醫(yī)生共同進行評估,記錄腫瘤方位、大小、距肛門的距離、形態(tài)及浸潤深度。
3D腔內(nèi)超聲下直腸壁呈5層“三明兩暗”的結構(圖1A)。當腫瘤浸潤直腸壁時,原有的5層結構呈現(xiàn)出失去回聲或回聲中斷的表現(xiàn),未被侵犯的層次則保持原回聲的完整性。通過觀察直腸癌各層的完整性判斷腫瘤浸潤的深度。直腸癌ERUS分期(uT)標準,具體為:uT1期,腫瘤局限在黏膜和黏膜下層(圖1B);uT2期,腫瘤穿透黏膜下層,侵犯固有肌層(圖1C);uT3期,腫瘤穿透固有肌層,侵犯無腹膜覆蓋的直腸旁組織(圖1D);uT4期,腫瘤侵犯鄰近器官和(或)臟層腹膜[3]。術后分期采用病理分期(pT),根據(jù)病理科對手術標本的病理診斷。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術后病理分期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統(tǒng)計ERUS在直腸癌術前分期中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以及過深分期和過淺分期。靈敏度=真陽性人數(shù)/(真陽性人數(shù)+假陰性人數(shù))×100%,特異度=真陰性人數(shù)/(真陰性人數(shù)+假陽性人數(shù))×100%。
本組72例直腸癌患者中,腫瘤最大直徑6.0 cm,最小 2.1 cm,平均(4.7±1.8)cm。腫瘤下緣距齒線最大距離5.5 cm,最小距離1.0 cm,平均(3.9±1.5)cm。腫瘤形狀主要為:息肉型10例、隆起型20例、潰瘍型42例。根據(jù)術前ERUS分期,結合術前MRI檢查,最終手術方式采用經(jīng)肛門局部切除、經(jīng)腹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和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
術前超聲診斷uT1期16例,uT2期23例,uT3期25例,uT4期8例。水囊擴張法經(jīng)ERUS對診斷uT1期直腸癌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3.3%、96.5%、87.5%、98.2%,診斷符合率為95.8%;對診斷uT2期直腸癌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7.0%、93.9%、87.0%、93.9%,診斷符合率為91.7%;對診斷uT3期直腸癌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4.0%、91.5%、84.0%、91.5%,診斷符合率為88.9%;對診斷uT4期直腸癌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1.4%、95.4%、62.5%、96.9%,診斷符合率為93.1%。過深分期百分比為5.6%,過淺分期百分比為11.1%。直腸癌術前uT與術后pT分期比較結果如表1所示。
目前,CT、MRI和腔內(nèi)超聲等檢查是直腸癌術前評估的主要手段?!?017版結直腸癌診療規(guī)范》推薦ERUS作為中低位直腸癌診斷及術前分期的常規(guī)檢查,它可以清楚顯示直腸壁層次,能對腫瘤浸潤深度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4]。而且,ERUS對于T1和T2分期直腸癌診斷的準確率較高,且效果優(yōu)于MRI檢查[5]。Zhong等[6]研究發(fā)現(xiàn),ERUS與MRI在T3期直腸癌術前分期的準確性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目前認為,ERUS是術前評估直腸癌最可靠的影像學方法之一,在判斷直腸癌浸潤深度,特別是術前T分期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7]。
圖1 不同T分期的直腸癌ERUS圖像。1A:正常直腸壁呈5層“三明兩暗”結構(自內(nèi)向外第1層強回聲為直腸黏膜與探頭水囊貼合形成,第2層低回聲對應直腸黏膜肌層,第3層強回聲與直腸黏膜下層向?qū)?,?層低回聲與直腸固有肌層一致,第5層強回聲對應于直腸外膜);1B:T1期直腸癌;1C:T2期直腸癌;1D:T3期直腸癌
表1 直腸癌術前腔內(nèi)超聲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T分期對照結果(例)
本研究中水囊擴張法3D ERUS診斷的T1~T4期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5.8%,91.7%,88.9%和93.1%,說明本方法在術前診斷早期直腸癌中準確率較好。本組研究中,ERUS檢查在診斷低位直腸癌中存在過深或過淺判斷。本研究過深判斷共4例:其中,2例T2期過深判斷為T3期,2例T3期過深判斷為T4期,這可能與腫瘤周圍組織的纖維化、炎癥反應和組織水腫而使超聲圖像出現(xiàn)了過深分期的假象有關。本研究過淺判斷共8例:其中,2例uT1期術后病理示Tis,術前超聲顯示腫瘤局限在黏膜肌層,術后病理提示腫瘤是高級別上皮內(nèi)瘤變,相關文獻也提示ERUS對于T1期腫瘤常存在過深診斷的誤區(qū);3例可能是因為腫瘤縱軸過長,ERUS未能觀察腫瘤浸潤最深處而誤將T4期腫瘤判斷為T2和T3期;還有3例可能因氣泡干擾等因素導致圖像不清晰,ERUS不能對腫瘤進行全面評估而導致。Kolev等[8]回顧性分析71例術前分期的結果,結果表明ERUS對T1、T2、T3、T4分期直腸癌的術前分期敏感度分別為92.8%、93.1%、91.6%、100%,特異度分別為98.2%、95.4%、97.8%、98.5%,過高分期2.75%,過低分期6.87%。對于ERUS的敏感度和特異度,不同的單位出具不同的結果,但是經(jīng)驗豐富的腔內(nèi)超聲醫(yī)生往往可以避免過高和過低的術前分期,因此,這就要求廣大醫(yī)師積極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避免出現(xiàn)差錯。
手術前對腫瘤做出正確的術前分期,對制訂治療方法、手術方案選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決策作用。ERUS能提供腫瘤距離肛門的距離、大小、浸潤深度,以及是否侵犯周圍組織(特別是前列腺、精囊腺及陰道等),是否存在淋巴結轉(zhuǎn)移等。這都有利于我們結直腸外科醫(yī)生根據(jù)ERUS結果選擇手術方式。尤其對于早期直腸癌,ERUS具有比MRI更準確的分期效果,可更精確地指導臨床手術治療[9]。本研究中,ERUS發(fā)現(xiàn)16例uT1期患者,經(jīng)盆腔MRI增強檢查,均行經(jīng)肛門直腸腫瘤微創(chuàng)術(TEM術);48例uT2及uT3期有/無淋巴結轉(zhuǎn)移患者,均行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ME術);ERUS發(fā)現(xiàn)腫瘤侵犯齒線處及外擴約肌的患者,均行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8例uT4期直腸癌患者根據(jù)術中情況行擴大直腸癌根治術,并進行術中冰凍,保證環(huán)周切緣的完整性。Leon-Carlyle等[10]研究證實ERUS經(jīng)常對腫瘤術前過度分期,因此,不該拒絕臨床合適的患者行TEM手術。
水囊擴張法3D ERUS能夠清晰顯示直腸壁解剖層次關系。目前國內(nèi)ERUS檢查多采用耦合劑充盈法和水囊擴張法[11]。本研究采用水囊擴張法ERUS,它通過充盈水囊充分擴張直腸腔,將水囊與直腸壁黏膜緊密貼合,超聲通過水囊中的介質(zhì)水,清晰顯示直腸壁三明兩暗的五層結構。與耦合劑充盈法相比,水囊擴張法消除了直腸壁的皺襞,有利于浸潤深度的準確判斷。而耦合劑充盈法,則是腫瘤直接漂浮于耦合劑中,盡管可清楚顯示腫瘤的形狀等信息,但很多因耦合劑充盈不良等因素,不利于準確顯示腫瘤浸潤腸壁的深度,從而影響對術前T分期的準確判斷。耦合劑充盈法和水囊擴張法各有優(yōu)勢,耦合劑充盈法可更好地顯示腫瘤形態(tài),但是水囊擴張法能夠更清晰地顯示直腸壁各層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水囊擴張法超聲與直腸黏膜貼合緊密,超聲衰減比較少,因而可有效評估直腸癌浸潤深度。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醫(yī)師應結合各種超聲儀器的優(yōu)缺點,充分發(fā)掘超聲的優(yōu)勢,并在工作中積極尋找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盡可能使超聲分期貼合病理分期。
當然,ERUS結果的準確性也受多種因素制約,單純依靠ERUS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策略的需求[12]。根據(jù)筆者的經(jīng)驗,第一,水囊擴張法ERUS僅能探測低位直腸癌,對于位置比較高的腫瘤,因為患者的排便感和水囊擴張的作用,無法達到比較深的距離,限制了對中高位直腸癌的檢查;第二,腫瘤周邊常伴隨炎癥反應,引起腸壁層次感不清。在超聲聲像圖中癌細胞浸潤和炎細胞浸潤表現(xiàn)有時很難區(qū)分,這是導致腔內(nèi)超聲術前病理分期過深的主要原因;第三,清潔灌腸不徹底,氣囊內(nèi)氣體引起的偽像也會干擾術前分期的結果;第四,超聲操作者的技術差異及經(jīng)驗水平也決定了ERUS的準確性。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醫(yī)師應該結合CT、MRI及ERUS對直腸癌患者的術前分期進行綜合判斷,為直腸癌的治療提供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
總之,水囊擴張法3D經(jīng)ERUS檢查作為一種腔內(nèi)超聲檢查方法,能清晰顯示直腸癌浸潤深度,對低位直腸癌術前分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低位直腸癌術前分期和評估手術方式的首選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