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美紅
【摘要】 目的:探討基于微信平臺予以帶T管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將2016年8月-2017年6月筆者所在醫(yī)院84例帶T管出院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2例,予以常規(guī)院外護理;觀察組42例,基于微信平臺予以院外延續(xù)護理。隨訪3個月,評價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在遵醫(yī)行為、知識掌握程度和滿意度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信平臺延續(xù)護理的模式可明顯提高帶T管出院患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及T管居家護理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遵醫(yī)行為、提升T管延續(xù)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膽道疾病 T管 微信交流群 微信公眾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for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T-tube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Method: A total of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T-tube from August 2016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out-of-hospital nursing, while 42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extended out-of-hospital nursing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Follow-up for 3 months to evaluat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aspects of compliance behavior, knowledge mastery and satisfac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mode of continuing nursing on wechat platfor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astery of relevant knowledge of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T-tube and the effect of T-tube home nursing,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of patients and enhance the satisfaction of T-tube continuing nursing.
膽道疾病是肝膽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膽道手術患者常需在膽總管內留置T管,已達到排出殘余泥沙樣結石、引流膽汁、支撐膽道、降低膽道壓力的目的,從而減輕術后膽道炎癥及水腫癥狀,防止膽汁外流[1]。T管常規(guī)放置時間為10~14 d,此時膽總管下端水腫消退,膽汁引流逐漸恢復通暢[2],病情復雜者留置時間可長達3~6個月[3]。微信是目前應用廣泛的跨平臺通信工具,支持多人參與,實時有效,為此筆者所在醫(yī)院二病區(qū)建立了肝膽外科T管微信交流群、微信公眾號,以實現(xiàn)醫(yī)、護、患的實時交流,通過微信交流群及微信公眾號的方式對T管帶管出院患者進行出院后的跟蹤指導及延續(xù)性護理,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6年8月-2017年6月筆者所在醫(yī)院84例帶T管出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1)納入標準:①入院后接受膽道手術,留置T管時間達2周及以上;②認知功能正常,無精神障礙;③心臟、肝、腎等重要器官無嚴重器質性病變。(2)排除標準:患者及照顧者不會或拒絕使用微信交流,或溝通較為困難的患者。對照組中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齡(64.6±13.94)歲;小學及以下11例,中學15例,大專及以上16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21例;平均年齡(58.1±13.04)歲;小學及以下10例,中學17例,大專及以上1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呔栽竻⑴c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責任護士按照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指導,包括介紹出院后如何更換引流管和觀察引流液以及飲食、活動和用藥等注意事項,并指導患者對并發(fā)癥的觀察,告知責任護士會每周進行電話回訪,若有不適及時復診。
1.2.2 觀察組 本組出院指導同對照組一致,在此基礎上基于微信平臺予以患者院外延續(xù)護理,通過微信群和公眾號的方式推送T管護理相關內容。出院前,讓患者或固定照顧者用手機掃“肝膽外科T管交流群”二維碼入群,介紹群的作用及管理規(guī)定;掃碼微信公眾號,查看醫(yī)護人員定期推送的T關相關知識及視頻。主要內容:(1)制作宣教視頻。由責任護士制作健康宣教視訊資料,其中包括患者的飲食和活動指導、評估傷口、引流液觀察、引流袋更換、并發(fā)癥的預防及意外情況的處理等;制作好的視頻上傳至微信公眾號。(2)制作T管護理包。T管護理包內含有視頻微信公眾號二維碼、自我護理居家護理手冊、一次性引流袋、消毒液、棉簽、引流袋更換流程圖、膽汁引流量登記表、引流袋懸掛鉤等。自我護理居家護理手冊內容包括T管放置的位置、T管的作用、T管的固定方法,膽汁量、顏色、性狀、膽泥結石的觀察,T管夾管、拔管注意事項、T管意外滑脫的處理方式,飲食用藥指導,筆者所在醫(yī)院復診時預約就診方式等,配以圖片,圖文并茂。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隨訪3個月,自制問卷量表評價兩組T管引流知識掌握程度,問卷主要內容:(1)引流液正常顏色、量及性質;(2)引流袋更換頻率,正確更換方法;(3)引流管周圍皮膚清潔與觀察;(4)預防引流管滑脫方法;(5)留置T管的并發(fā)癥預防及應急處理;(6)日常生活及飲食注意事項。問卷共計20題,滿分100分。評價標準:得分95分以上為優(yōu);得分80~94分為良;得分60~79分為中;得分60分以下為差。
評價兩組院遵醫(yī)行為,評價內容:(1)定期更換引流袋;(2)定期記錄引流量;(3)遵醫(yī)囑飲食;(4)遵醫(yī)囑用藥;(5)定期復診。評價標準:隨訪3個月內各項均完全遵醫(yī)囑為優(yōu);隨訪期內共計出現(xiàn)不超過3次未遵醫(yī)行為為良;隨訪期內出現(xiàn)4~10次未遵醫(yī)行為為中;隨訪期內未遵醫(yī)行為達10次以上為差。
末次隨訪,請兩組患者自評護理滿意度,滿意度評價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一般、不滿意四級,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T管引流知識掌握優(yōu)良率、遵醫(yī)行為優(yōu)良率、護理總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3。
3 討論
延續(xù)護理是指將住院護理服務從醫(yī)院延伸至社會或家庭,運用“整合性醫(yī)療團隊資源”持續(xù)關注與照顧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問題與需求[4]?;颊叱鲈汉蟮淖o理不能再繼續(xù)依賴于醫(yī)護人員,而必須由患者本人或其照顧者承擔[5]。傳統(tǒng)的方法往往采用出院時健康宣教,利用電話回訪進行延續(xù)護理的方式,但僅僅口頭宣教往往因患者及家屬知識水平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學習的效果差異較大,多數(shù)患者僅能記住60%的出院指導內容[6];電話回訪式的健康教育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比如護士不能對患者的狀態(tài)進行直觀的觀察,因手機信號、電話語言表達、老年患者聽力差等問題[7]。在我們日常電話回訪中常常出現(xiàn)電話無人接聽、手機關機等現(xiàn)象,帶T管出院明顯存在安全隱患[8]。
本研究基于微信平臺予以帶T管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患者或患者家屬在出院時就接收到醫(yī)護人員制作的T管護理居家手冊、宣教視頻、出院后自我護理所需物品等。研究表明由責任護士當面示教講解,選擇接受能力較強的患者或家屬進行更換引流袋及管周皮膚換藥的操作培訓,反復練習,直到患者熟練掌握,能夠保障居家護理操作時的安全[9]。附送的T管護理居家手冊強化所需知識;宣教視頻因文件過大不能直接發(fā)送至微信交流群,我們借助微信公眾號上傳自我護理操作視頻,視頻鏈接二維碼放入T管護理包內,可隨時為患者提供可視的操作技能宣教,且視頻內容為實景拍攝,直觀的圖片展示、清晰的操作示范均有效激發(fā)了患者自我護理的積極性[10],明顯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操作能力;出院后所需物品準備齊全,物品的質量及滅菌要求得到保障。通過微信交流群患者可隨時將自己的恢復狀態(tài)、異常的變化、疑惑的問題以圖片、文字、視頻、語音等多種方式發(fā)送給醫(yī)護人員,以便于及時獲取正確的處理方式信息?;颊吲c醫(yī)護人員、患者與患者之間可通過微信交流群實時溝通、相互分享護理心得并互相精神鼓勵,通過微信平臺也可以及時予以患者心理幫助和支持,有利于T管患者的順利康復[11]。微信平臺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可為患者提供及時、高效、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有效保障T管置留患者出院后自我護理的安全性[12]。并能夠提高醫(yī)護人員自身的知識及素質水平,增強醫(yī)護人員的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同時也樹立了醫(yī)院良好的品牌形象。
綜上,微信平臺延續(xù)護理的模式可明顯提高帶T管出院患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及T管居家護理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遵醫(yī)行為,提升T管延續(xù)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霍天依,孫巧玲.改良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xù)性護理對攜帶T管出院患者并發(fā)癥影響的研究[J].健康必讀,2018,6(13):188.
[2]陽秀春,秦月蘭,胡進暉,等.延續(xù)性護理模式在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患者的應用[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7,26(2):180-183.
[3]鄧維娜,楊莉,鄒麗容,等.膽總管結石術后T管引流的家庭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27):134-135.
[4]劉翠萍,顏梅煙,劉翠婷.基于微信平臺健康教育在攜T管出院患者中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8,39(21):2595-2596.
[5]張紅輝,何國平,石澤亞,等.延續(xù)護理對提高帶T管出院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6):56-58.
[6]權利.基于微信的延續(xù)護理在普外科帶T管出院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6):938-939.
[7]任麗瓊,陳丹紅,李麗瑩.帶T管出院患者居家護理知識掌握情況調查[J].中國校醫(yī),2011,25(6):458-459.
[8]劉羅薇,劉小軍.出院患者電話隨訪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5,5(7):18-23.
[9]徐曉平,彭湘群,禹球,等.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健康教育模式對帶T管出院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2):24-26.
[10]盛瑤雪,鄒志輝,付亭亭,等.移動健康教育平臺在帶T管出院患者居家護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3):73-76.
[11]張連香.帶T管出院患者的風險管理[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7,23(4):4423.
[12]張倩.微信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留置雙J管患者的影響[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7,15(21):61-62.
(收稿日期:2019-07-16) (本文編輯: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