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斌
云南省臨滄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云南臨滄 677000
上頜前突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牙科癥狀,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通常都需要應用相應的矯正器來對患者的咬合狀況進行調整,才能滿足患者的語言要求和美觀要求,是一種近年來常見的牙科病癥[1]。而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采用不同的矯正方案也會產生不同的矯正效果,自鎖托槽矯正器是一種新型的矯正器材,是由美國Dwight Damon醫(yī)師設計并推出的一種矯正器械,并且這種矯正器械在近年來具有優(yōu)質且高效的應用,屬于一種托槽矯正領域的突破性研究[2]。這種矯正方案可以根據(jù)患者的需求進行角度矯正和位移矯正,所以在臨床應用具有較為廣泛的適應癥,而對于多種上頜前突和口腔畸形病癥都有一定的矯正效果[3]。所以該次研究中,在該院患者資料數(shù)據(jù)庫中選擇時間段2016年7月—2018年5月,根據(jù)實驗要求抽取出其中78例上頜前突患者的一般資料納入研究開展實驗,探究將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拔牙矯治應用于上頜前突中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在該院患者資料數(shù)據(jù)庫中,根據(jù)實驗要求抽取出其中78例上頜前突患者的一般資料納入研究開展實驗,通過兩組均分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39)和實驗組(n=39)。
對照組中患者的性別信息為(男:21例;女:18例),患者的年齡信息數(shù)據(jù)記錄為16~26歲,患者的平均年齡數(shù)據(jù)記錄為(21.1±1.6)歲,實驗組中患者的性別信息為(男:19例;女:20例),患者的年齡信息數(shù)據(jù)記錄為15~27歲,患者的平均年齡數(shù)據(jù)記錄為(23.0±1.5)歲。
納入標準:患者未見其他全身疾病或相關禁忌癥;患者存在前突主訴且無唇腭裂病史或相關正畸史;患者身體狀況良好,牙周組織健康。
排除標準:排除具有正畸或正頜治療史患者;排除缺乏認知功能患者,排除牙列缺失患者。
該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家屬對該次研究均知情,且通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颊咭话阗Y料經對比分析后未見明顯差異,患者的個體化差異不對該次研究結果造成影響,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對照組患兒采用傳統(tǒng)MBT直絲弓矯治器進行矯正。
實驗組患兒采用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拔牙矯治進行治療。
首先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狀況,設置相應的轉矩。弓絲使用順序應當由細到粗逐漸更換至0.019×0.025NITI。待患者牙列完全平整后,上頜可選用0.019×0.025不銹鋼絲,下頜則應用0.017×0.025不銹鋼絲滑動法對其進行整體內收,采用150 g彈性頜內牽引力。該次研究中所應用弓絲均為平直弓絲,治療期間患者未加用任何轉矩。
痊愈:在患者完成矯正后,患者的上下頜咬合正常,具有較高的美觀性,患者牙齒排列整齊,不存在異常磨牙和尖窩的情況;有效:矯正后,患者牙齒排列整齊度較高,患者的上頜前突癥狀基本恢復,面型改善狀況良好;無效:在治療完成后,患者的上頜前突癥狀未見改善,患者牙齒美觀度依舊存在異常,咬合不正。
該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項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該次研究結果中涉及到的治療總有效率,則應用百分比(%)的形式表達,數(shù)據(jù)應用χ2進行檢驗,一般資料中患者的年齡信息則應用(±s)的形式表示,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方案,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該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矯正有效率為32例(82.05%)。而對照組患者的矯正有效率為25例(64.10%),兩組患者的矯正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187 9,P=0.004 2)。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性對比
同時實驗組患者的上前牙后移量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高,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 0,t=8.932 4)。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后移量對比[(±s),mm]
表2 兩組患者后移量對比[(±s),mm]
組別后移量對照組(n=39)實驗組(n=39)t值P值2.21±0.28 2.84±0.34 8.932 4 0.000 0
上頜前突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面部畸形類型,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案對其進行矯正治療,才能幫助患者的面部狀況恢復正常狀態(tài),使患者的咀嚼咬合功能恢復正常[4]。傳統(tǒng)的弓絲矯正方案能夠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軟組織側貌,對于患者的癥狀來說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治療方案對患者的H角改善效果較差。相關臨床研究顯示,這種方案對患者的H角進行改善的角度至多為5°左右,難以滿足多種畸形的診斷。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矯正方案能夠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明顯改善患者的H角,在進行治療時,患者上頜后移量有明顯增大,所以將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應用于上頜前突癥狀治療,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5]。
現(xiàn)代正畸學中將保持患者的側臉狀況作為主要的正畸理念,所以在進行治療時應當以理想的微笑弧線對患者的上前牙進行定位,而患者面部的各項器官關系就顯得極為重要[6]。由于亞洲人的唇形十分美麗,微笑時嘴角上揚的形狀和程度也相當?shù)钠?。所以在進行正畸時,應當進一步提高牙和牙槽之間的容量,這樣才能使患者的面部美觀度得到提升[7]。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患者的上唇曲度進行維持和提升時,應當盡可能保持上前牙處于靠前位置,這樣能夠維持上唇豐滿度,而患者鼻唇角應當盡量接近90°來支撐患者的面部中部。值得注意的是,在拔除前磨牙矯治可能會過度內收上、下唇,而前牙轉矩是迷你觀美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保持完美微笑的關鍵因素。
通常情況下來說,現(xiàn)代人群的審美對于突出的上前牙都屬于一種不美的標志。而在進行上前牙內收時,如果內收過度,則會進一步導致微笑曲線過于平坦,患者的尖牙和前磨牙轉矩也十分重要,這樣才能保證患者微笑曲線的弧度,保持尖牙直立,這樣能夠保證與前磨牙的過渡更為柔和[8]。如果患者的上前牙轉矩喪失,就有可能導致患者尖牙難以保持直立[9]。在治療完成后,多數(shù)患者的尖牙恢復狀況都較為良好,不會出現(xiàn)弧度過于平坦的現(xiàn)象。而上切牙頜平面的夾角以及上頜位置之間的后移量變化差異較為明顯,上前牙在內收過程中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能夠更多維持患者的上唇豐滿度。傳統(tǒng)MBT直絲弓矯治器對患者前牙轉矩控制度較差,導致患者面下1/3處過于直立。該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矯正有效率為32(82.05%)。而對照組患者的矯正有效率為25例(64.10%)。同時實驗組患者的上前牙后移量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高。雖然在患者前牙內收階段能夠應用不銹鋼方絲來對轉去進行糾正,但在設置時還應當考慮弓絲和托槽之間的關系,從這個角度來看,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在治療過程中能夠更為良好的維持患者的面部美觀,其優(yōu)勢更為明顯,能夠有效補償患者在上頜內收過程中前牙弓絲入槽后的轉矩表達不足,并且有效減少弓絲彎制,盡可能縮短患者椅旁時間和患者的治療時間,在減輕患者治療不適感的同時保持患者的面部美觀度。
除此之外,在傳統(tǒng)MBT直絲弓矯治器治療方案中,需要應用橡皮結扎圈或結扎絲,而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采用封蓋封閉有四個壁構成的管狀槽腔在0.4826 m×0.635 mm不銹鋼方絲,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之間大約會存在7°的間隙,而在邢立婷[10]的研究中顯示,傳統(tǒng)MBT直絲弓矯治器托槽應用橡皮結扎圈或結扎是無法使弓絲完全入槽,這就導致傳統(tǒng)MBT直絲弓矯治器相較于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來說,會出現(xiàn)大于7°的間隙,而弓絲越細則產生的余隙越多帶新一代的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具有不同規(guī)格的設置。口腔醫(yī)師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可以根據(jù)患者的矯治方案和實際狀況對規(guī)格進行選擇。規(guī)格在進行選擇時,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的上中切牙22°,較傳統(tǒng)MBT直絲弓矯治器托大于5°左右,加上弓絲在漕溝內余隙的差異,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比傳統(tǒng)MBT直絲弓矯治器增加了大于5°甚至10°的全牙冠唇向轉矩,應用橡皮圈或結扎進行結扎,會增大患者的余隙量,并且會導致患者的弓絲和托槽之間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摩擦,影響患者的治療舒適度,而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能夠降低摩擦力,具有柔和且持續(xù)的力量,這樣對牙齒的糾正來說具有高度的可應用性,有助于牙周健康。
綜上所述,對上頜前突患者,采用DamonQ高轉矩自鎖托槽拔牙矯治進行牙齒矯正,能夠有效提高牙齒的矯正效果,不會對患者造成額外的并發(fā)癥,具有較好的綜合療效,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