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
教育改革的形勢一片大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但仍有許多問題阻礙了學生表達的質量與愿望,寫作成為了學生與家長最為頭疼的問題。所謂“語文教學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毕胍岣哒Z文教學的整體質量,教師必須潛心研究作文教學,通過改革教學手段,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總結能力,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打好基礎。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雙方的畏難心理
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很早就涉及了寫作練習,有的老師甚至一年級就開始了片段的練習。但小學生因為年齡小,缺乏閱歷,知識結構單一,理解與表達能力較弱。識字與閱讀教學尚且有本可依,但是寫作教學卻沒有固定的方法可以遵循,小學生勢必望而生畏。而教師也因為沒有辦法觸及每一個教學對象的心理,缺乏相關的經驗而怕教,師生雙方這種不積極的心理嚴重的制約了作文教學的順利開展。
2.學生缺乏搜集素材的能力,作品缺乏情感
小學生接觸寫作的時間還較短,在他們的眼中,能夠被用來作為素材的事件少之又少,加之他們的生活經驗本就不足,在寫作時十分犯難。這也是導致大部分學生對寫作抱有抵觸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師布置寫作任務后,學生們只能生硬的編纂,或大篇幅的抄襲,不僅不利于他們寫作能力的提高,上交的作品更是毫無自身情感的注入。這也是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3.作文教學的時空受限于課堂
現(xiàn)在的作文教學都是限制在課堂的40分鐘之內,加上當今的孩子們都受到家庭的過度保護,都缺乏足夠時間與機會去接觸自然、了解社會。自然他們就缺乏對生活的理解和體會。而作文恰恰是人們情感與思想的真實表達,是對自己內心感受的整理與分享。如果不能充分的接觸大自然,沒有與別的生命建立深刻的聯(lián)系,就必然寫不出有真情實意的文章。
4.小學作文模仿多,創(chuàng)新少
部分教師基于以往的經驗,在作文教學中亮出“高招”,讓學生熟背幾篇范文,以備在考場上應急。還有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出示范文,讓學生依樣畫葫蘆,結果畫出來許多相似的葫蘆。如果“胸無點墨”,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區(qū)區(qū)幾篇范文,又怎么能應對如今提倡創(chuàng)新、鼓勵個性表達的作文命題趨勢?
二、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1.結合閱讀與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針對小學生接觸寫作時間較短的問題,教師不應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對于他們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循序漸進。教師應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從仿寫練習開始,逐漸掌握寫作的技巧。
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背誦和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和片段,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將積累的優(yōu)秀句段化為己用,增加習作語言的優(yōu)美。
另一方面,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和擴寫練習,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發(fā)揮教師自身的引導作用,制定激勵機制
語文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針對學生的天性,語文教師千萬不要強化在學生心目中的“保姆”和“任務下達者”的形象,讓學生過度依賴自己,或者畏懼自己,從而導致寫作文都是在教師的要求和指導下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的。語文教師在上課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應該以啟發(fā)引導為主,讓學生在解決字詞等基本問題的同時,去揣摩作者的寫作意愿和寫作動機。
其次,語文教師要開動腦筋,多搞“花樣”。如果語文教師只是形式化的布置學生每周寫篇周記或短文,小學生就會接收到周記的任務信息,從某種角度來說,周記完全是為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yè),而并不是自己主動積極去完成的。因此,救師應該多觀察學生的心理需求,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想成名”的心態(tài),多創(chuàng)辦一些競爭類的寫作活動,并為這些活動冠以形象化的名稱。比如,創(chuàng)辦班級自己的期刊,并發(fā)動家長積極參與,并用班級的呢稱命名,如“小貝殼”等。鼓勵學生投稿,并制定具體的獎勵措施,每發(fā)表一篇文章獎勵一朵小紅花,小紅花積累到五朵,就可以換一顆大的紅星,-顆大紅星就可以得到一次免寫作業(yè)的機會。當然,也可以給子學生適當?shù)奈镔|獎勵。
3.創(chuàng)新作文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
小學階段學生的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重,是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為了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教師要以作文教學為平臺,開展創(chuàng)新性、豐富多彩的作文實踐活動,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創(chuàng)造性寫作中去。
作文實踐活動主要包括課內、課外兩個方面。在課堂上,教師可開展“作文互批互改”“即興課堂作文比賽”“故事會”“主題班會”等活動,營造活潑輕松的寫作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課外,教師可在學校與家長的幫助下,帶領小學生走出課堂,帶他們親近自然、走進社會或考察歷史。作文本身是一種情感、思想、創(chuàng)意的外化,教師創(chuàng)新與作文相關的實踐活動,可啟迪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能力,為他們進行寫作提供素材和靈感,解決學生“無題可寫”“無話可寫”的難題。例如,我曾組織學生野生動物園踏青,帶領學生近距離觀察動物,建立作文和大自然的聯(lián)系,縮短了寫作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避免讓學生在教室中冥思苦想作文主題的單調枯燥,為作文教學開創(chuàng)了一片新天地。教師開展作文實踐活動,還應當讓小學作文插上生活的翅膀。作文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留心生活是充實學生作文素材的源頭。為了讓寫作更貼近實際,改變小學生寫作記流水賬、夸夸其談的問題,教師除了教會小學生作文技巧,更重要的是將作文課講授的重點放到熟悉的生活層面,樂于抒寫生活。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了廣大教師和家長的重視,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寫作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創(chuàng)新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開展多樣的作文實踐活動。依托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作文教學等手段,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