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英
摘 要 在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班級管理工作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樹立正確道德觀、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將愛心教育貫穿于整個工作之中?;诖?,本文針對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滲透愛心教育的策略進行探究,望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 小學 班級管理 愛心教育 策略
小學教育教學在當下九年義務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和作用,而要想有效提升小學教育教學效果,需要對班級管理工作提高重視度。而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愛心教育是永恒不變的主體,只有小學班主任具備一顆“愛心”,才能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愛心教育,愛自己的事業(yè),愛自己的學生。以此來為小學班級管理工作賦予靈魂,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诖?,小學班主任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有效的方式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滲透愛心教育,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愛心教育的必要性
愛心教育作為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主要管理理念,教師需要認識愛心教育的重要性,將自己的“愛心”充分融入到班級管理中。小學生受到年齡的影響,自身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并且具備一顆美麗純潔的心靈。將愛心教育貫穿于整個小學班級管理中,可以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真正實現“親其師,信其道”。而小學生受到愛心教育的熏陶,會調動自身的積極性,認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各項任務。并讓每一位學生以最坦誠的方式去面對教師,并嚴格要求自己,進而培養(yǎng)自身的學習動機,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有效性。
2如何將愛心教育滲透于小學班級管理之中
2.1注重微笑的運用
在當下的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部分班主任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一般會以一副嚴肅的面孔去面對學生,認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聽話,提升自身的威信力。但是實際情況確實恰恰相反、效果甚微。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學生的學習欲望都是由教師所激發(fā),如若教師運用和善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使用溫和、仁慈的語言、行動去感化學生、吸引學生,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微笑的運用,以此來實現愛心教育的滲透。例如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針對那些愛插話、愛模仿的學生說道:“xxx同學,你的聲音很好聽,并特別洪亮,很適合幫助教師布置作業(yè),你可以下次幫助我布置作業(yè)哦?!辈⑶医處熢诮涣鬟^程中需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微笑,在此情形下,學生會感覺不好意思,羞澀的對教師說道:“我不敢這么做啊”。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以后會收斂很多。再例如,教師讓某一位學生抄寫作業(yè),但是當教師檢查時發(fā)現學生完全是在應付了事,教師這時切不可對學生進行批評指責,可以微笑的對學生說:“再重新寫一遍吧,要不然可就不是一遍就能解決的了。”通過這種方式,雖然會讓學生產生無奈,但是不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反感心理,進而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實現對愛心教育的滲透。在當下的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需要認識到微笑的重要性,結合有效的方式將微笑教學的作用與價值進行最大化發(fā)揮。例如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需要用微笑送去寬容;當學生感到失落時,教師需要運用微笑送去鼓勵;當學生進步時,教師需要運用微笑去送去贊揚。以此來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提升小學教育教學的效果,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2真情對待每一位學生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滲透愛心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讓班主任具備一顆愛學生的心,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小學生的教學、管理工作。小學班主任需要明確,要想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有效滲透愛心教育,除了在學生的學習方面、學生思想方面進行愛心教育,還需要在實際行動上進行體現,以此來為學生構建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當有學生生病請假時,班主任需要親自給學生家長打電話,或者是親身將學生送回家里。并且針對學生因請假耽誤的課程,班主任可以抽空為學生進行補課;再或者進行一二年級班級管理過程中,小學生受到年齡的影響,比較貪玩,而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這一特性,在管理過程中與學生一起玩游戲,或者是在閑暇時間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例如像梳頭、系鞋帶或者是剪指甲,以此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以便于教師開展更為有效的愛心教育。
2.3給予學生希望
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多發(fā)言,并且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發(fā)言的機會,以此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發(fā)言機會。當然,班主任需要對學困生給予一定尊重,引導學困生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或者是讓學困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當然,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也需要秉承著因材施教的原則,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開展有效的教學管理。例如班級中存在調皮搗蛋的學生,這些學生經常會將教師的教育當做耳旁風,對教師的愛心教育選擇視而不見,一次次的挑戰(zhàn)教師的容忍底線,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如若再進行一次次的愛心教育,無法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師需要在進行愛心教育的過程中,重視獎懲制度的融合,以此來幫助學生將壞習慣扼殺搖籃之中,進而提升愛心教育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有效約束自身,提升學生自身的道德綜合素質。
2.4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則
在當下的小學班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小學生樹立正確道德觀、價值觀的關鍵因素,就是班主任在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的行為舉止影響,大部分學生都會以班主任為榜樣。因此,班主任需要約束好自己的言談舉止,注重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與人格魅力,起到以身作則的良好典范,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渲染和熏陶。在實際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待每一位學生認真負責,還需在生活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涵養(yǎng),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量,進而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學生,引導學生以教師為榜樣,以此來規(guī)范學生自身的行為舉止,進而為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基礎,并實現對愛心教育的滲透。
2.5班主任需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才能開展有效的愛心教育,并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與效率。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教師切不可只因自己的主觀認知,而對學生進行評價和管理,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產生影響。例如:上課鈴已經打響,學生都在班級中準備進行上課,而班主任發(fā)現有一名學生沒在,等了大約五分鐘后發(fā)現學生氣喘呼呼的站在門口,教師因為自己的主觀認知,認為學生貪玩造成的遲到,就對學生進行嚴格批評,而這時學生才委屈的說道:“我不是遲到,我很早就到了,我是去給xx教師送作業(yè)去了?!边@種情況就是的班主任沒有對客觀的對待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只憑自己的主觀認知去評價學生、管理學生,使學生的心靈遭受傷害。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教學過程中,需要客觀的對待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看待問題,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判和處理,以此避免學生產生和班主任的對立情緒,為實施愛心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滲透愛心教育,對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以及發(fā)展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認識到愛心教育的重要性,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微笑對待學生;給予學生希望;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身作則以及真情對待每一位學生來有效滲透愛心教育,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 宋曉穎.懲罰有度,愛心無價——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微探[J].好家長,2017(68):105.
[2] 徐雁華.嚴格雕琢,愛心呵護——淺談小學班級管理藝術[J].教育,2017(02):00103.
[3] 鄭寒梅.淺談小學班級管理——用智慧、愛心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J].中外交流,2017(38).
[4] 印忠霞.用愛心去點燃,用智慧去澆灌——小學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學子(理論版),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