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井秀 田穗
摘 要: 布依族民間故事是布依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分為機智人物故事、勞動生活故事等,是布依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的沖擊,特別是幼兒階段,國外的動畫、繪本等占據了幼兒園的大部分活動?;诖?,本文在介紹民間故事概念、特點的基礎上著重分析其教育價值及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應用的有效策略,為民族民間故事在幼兒園的應用提供方向。
關鍵詞: 布依族民間故事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 有效策略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指出:“3—4歲的幼兒要基本會說本民族或者本地區(qū)的語言;4—5歲的幼兒要會說本民族或者本地區(qū)的語言;5—6歲的幼兒要會說本民族或者本地區(qū)的語言和普通話,且發(fā)音正確清晰?!盵1]這份文件明確說明在幼兒園,不論是小班、中班還是大班幼兒,老師都有責任和義務讓幼兒接觸一些本地方的文化、方言,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特點完成相對應的要求。而且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指出:“要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以幼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編寫中華文化幼兒讀物?!盵2]此文件明確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要從幼兒階段開始,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文化。國家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的重視提醒著我們身上肩負的責任越來越重大。
一、布依族民間故事的概念及特點
(一)布依族民間故事的概念。
布依族人民根據生活經歷和美好愿望,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民間文學,其中包括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目前,民間故事的概念尚未有明確的界定,大致上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黃濤在《中國民間文學概論》一書中認為:“民間故事屬于民間文學的領域,廣義的民間故事,泛指人民群眾創(chuàng)作和傳播的所有散文性民間文學作品;狹義是指除了民間傳說、寓言、神話之外的,實現性較強的、幻想性、散文性質的民間文學作品?!盵3]劉守華在《民間文學教程(上卷)》中認為:“民間故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并將民間故事分為生活故事、寓言、笑話、神話、傳說、童話?!盵4]本文提到的布依族民間故事指的是由布依族人民群眾集體創(chuàng)作和傳播的,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社會風俗、風土人情及思想風貌的民間文學作品,包括機智人物故事、勞動生活故事、愛情故事、農民起義斗爭故事等。
(二)布依族民間故事的特點。
布依族民間故事具有的幾大特點與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有一種天然的結構契合,符合幼兒的審美情趣,深受幼兒喜愛。布依族民間故事的第一個特點是口頭性。民間故事大多是本民族的人民口頭集體創(chuàng)作的,來源于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簡單純樸,情節(jié)簡單,語言質樸。它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學習本民族語言的載體,幼兒可以通過閱讀這些簡單的民間故事,了解本民族人民的生活是怎樣的,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本民族的方言。布依族民間故事的第二個特點是游戲性。民間故事中富有游戲性的事物比比皆是,如買雞蛋、打賭、雀鳥唱歌等。不但使幼兒覺得好奇、新鮮、有趣,而且激發(fā)了他們的游戲興趣,符合幼兒好玩好游戲的心理特點。布依族民間故事的第三個特點是人民性。民間故事來自于民間,更來自于人民的勞動生活,為勞動人民所創(chuàng)作。許多民間故事的內容大多反映的是邪不勝正,描寫的是熱愛人民的英雄事跡,懲罰了為非作歹的壞人。這種正能量的故事表達出來真善美的價值觀,使得幼兒在欣賞這系列故事的同時,可以與故事產生情感共鳴。這對民族文化素質和心理道德品質正在形成期的幼兒來說,是有深刻影響的。而且通過布依族民間故事的學習活動,幼兒可以真切感受本省世居民族——布依族的豐富文化,加深對家鄉(xiāng)深厚文化的認知,提高民族認同感和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人的美好情感,初步實現育人的目標,從而彌補國家學前教育課程對區(qū)域性人文關懷的不足。
二、布依族民間故事的教育價值
第一,有利于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關鍵期,書面語言發(fā)展萌芽時期,要提高幼兒的口語和書面語言能力,我們可以把布依族民間故事應用于幼兒園語言教育五大類型的活動中,讓幼兒通過講述活動獲得獨白語言、書面語言的提高,通過談話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行為和表述行為,通過聽說游戲幫助幼兒按一定規(guī)則進行口語表達練習,提高幼兒積極傾聽的水平,通過早期閱讀獲得書面語言的提高、文學活動,給幼兒展示成熟的語言,掌握語詞,培養(yǎng)藝術現象力。第二,有利于幼兒個性品質的塑造?!顿I桔子》《買雞蛋》等布依族系列民間故事集中體現了主人公敢于斗爭的偉大氣魄和樂意助人的美好情感。他從來沒有因處境的困難和地位低下而喪失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幫助他人的決心,表現出堅韌不拔的人生意志。這些布依族民間故事對塑造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有向心力的作用,可以引導幼兒做正能量的人。第三,有利于幼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從教育的起始階段——學前教育階段開始抓起?!顿I雞蛋》、《打賊》等布依族民間故事從不同側面教育幼兒樂于助人、勤勞勇敢。這對克服幼兒自私自利、懶惰等缺點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布依族民間故事應用于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有效策略
在幼兒園,老師如何選擇布依族民間故事進行民間故事的教學,使民間故事教學效果最優(yōu)呢?
(一)注意布依族民間故事文本的選擇。
我們?yōu)橛變哼x取的布依族民間故事的文本,必須是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內容,要從幼兒的角度選擇故事文本。這就要求民間故事文字不宜過難、過復雜,情節(jié)要生動、有起伏、有趣,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由于幼兒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最好選擇一些圖文結合的文本,且圖畫和文字色彩要鮮艷、清晰,這樣更利于幼兒理解,并且感興趣。
(二)教師要善于表達故事。
講故事是幼兒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將布依族民間故事應用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導入,導入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圖片、玩偶、剪紙,或者是與內容相關的兒歌或者音樂活動,還可以是日常的談話導入。其次是教師講故事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方式,如聽閱讀、圖片講述或者講演結合等方式。聽閱讀是通過讓幼兒安靜傾聽,老師可以用標準的普通話講故事,也可以是放錄好的故事音頻,從而理解故事內容;圖片講述是教師以圖片為媒介講述故事內容,有了圖片,會讓幼兒更加直觀感受、理解故事內容;講演結合是相對將復雜的一種方式,對老師要求相對較高,需要表情、動作和聲音相結合,但這種方式是會讓幼兒更加生動、形象地理解故事。
(三)教師要善于提問,提高幼兒的參與度。
教師善于提問的前提基礎是要巧妙地設計問題,開放性問題和封閉性問題的設計要合理得當,問題的設計要以幼兒為本,從文本出發(fā)循序漸進進行設計。然后是提問,提問貴在巧、妙、恰到好處、剛剛好,教師要明白什么時候提問,什么時候不提問,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段,老師要善于察言觀色,當看到幼兒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時可以提一個就近的問題,比如,在《祝壽》中,當講到財主的女婿給財主祝壽時,孩子走神了,老師就可以就近原則提問孩子財主的女婿是怎樣夸財主的呢?通過就近提問,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活動中,繼續(xù)講下面的內容。另外,在幼兒園教師的提問要以開放性為主,幼兒的各方面發(fā)展都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學會提問、善于提問,激發(fā)幼兒討論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活動參與度。
(四)注重師幼互動。
師幼的良好互動是衡量活動效果的重要指標,語言教育活動也不例外,要保證幼兒的全體參與、全程參與、深度參與。語言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契機根據不同年齡班特點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比如小班幼兒,民間故事語言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復述故事進行良好的師幼互動、中班幼兒,民間故事語言教學活動可以讓幼兒仿編故事、嘗試續(xù)編故事進行良好的師幼互動、大班幼兒,民間故事語言教學活動可以讓幼兒續(xù)編故事、創(chuàng)編故事進行良好的師幼互動。
綜上所述,目前民間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應用較少,作為布依族人口占全國布依族人口百分之九十七的貴州來說,在幼兒園開展布依族民間故事教學,我們有條件、有資源、更有義務和責任將布依族民間故事應用于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有效策略為可以借鑒語言教育活動的形式,注意布依族民間故事文本的選擇、善于表達故事、善于提問,提高幼兒的參與度、注重師幼互動等方面進行,讓幼兒通過布依族民間故事教學本民族語言,了解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的同時讓幼兒得到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
[2]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Z].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7.
[3]黃濤.中國民間文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15.
[4]劉守華,主編.民間文學教程(上卷)[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64.
[5]張伶.蒙古族民間兒童故事應用于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思考[J].陰山學刊,2013(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