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異 袁海文 崔勇 呂建勛
摘? 要 檢測學科的相關課程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緊密結合、課程容量大等特點。針對目前檢測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在科教融合視域下,探索教學改革的具體踐行方法。該方法從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三個角度出發(fā),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該方法也可為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科教融合;檢測類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改革;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G642.3?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9)20-0074-03
Research on Teaching Method of Graduate Detection Courses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LIU Yingyi, YUAN Haiwen, CUI Yong, LYU Jianxun
Abstract Graduate detection cours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ose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In view of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detec-tion courses at pres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prac-tice methods of education reform,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e methods focus on the?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and innovative abilit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ans and assessment me-tho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other disciplines.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detection courses;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reform; graduate
1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世界已進入創(chuàng)新空前活躍的大科學時代。依托研究型大學,將科研原始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密切結合、協(xié)同發(fā)展,已成為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世界許多國家推進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的戰(zhàn)略選擇和政策取向[1-4]。而研究生教學的任務在于拓展研究生的專業(yè)知識與學術視野,提高研究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培養(yǎng)研究生的科研素質(zhì)和創(chuàng)新能力[5-6]。因此,將科教融合作為研究生教學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必經(jīng)之路。深入探索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科教結合協(xié)同育人的新模式并加以探索實踐,對于學位研究生的教育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檢測技術學科是運用現(xiàn)代物理、控制理論、電子學、計算機科學與計量科學,研究被控對象的信息提取、轉換、傳遞與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一門學科,是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對于檢測專業(yè)而言,其培養(yǎng)的研究生應具有全面系統(tǒng)的工程意識、寬泛的知識結構,以及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7]。另一方面,檢測學科課程的主要特點為理論性和實踐性緊密結合,且課程容量很大。部分理論課程,其基本概念比較抽象,測試與設計方法復雜不易理解。并且,課程內(nèi)容涉及的知識范圍廣,要求學生不但要有比較扎實的數(shù)學基礎,而且要有較扎實的模擬電路和數(shù)字電路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基礎,因此,學生學習難度大。
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設的檢測類課程存在一些問題,授課方式一般采用理論授課,并輔以一定學時的課下實驗。其中,理論授課多采用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并且教學手段相對呆板、單一[8]。因此,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較差,學生深感課程枯燥難學。并且,學生更多的是知識的掌握,而未能培養(yǎng)出發(fā)現(xiàn)、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科研能力,不利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而實驗部分,則多是注重驗證性的實踐實驗,未能和實際的科研項目有機結合,與實際科研有一定的脫節(jié)。同時,在考核方式方面,目前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主要采取期末考試一錘定音的方式,造成學生僅注重對內(nèi)容的記憶,不利于對學生基礎知識、概念以及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如何采用更為合理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學和科研可以更好地融合,從而滿足對于檢測類研究生培養(yǎng)的需要,是一個值得不斷探索的問題。
本文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針對檢測類課程的具體特點和實際問題,在科教融合視域下,從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以及考核方式三個方面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消解科教之間的壁壘,提高教學質(zhì)量。
2 科教融合的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筆者認為,將科學研究與教學相融合,不僅僅是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學組織中,更應該是對學生科研思維的培養(yǎng),從而為其日后獨立從事創(chuàng)新性工作打下基礎?!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痹诮虒W組織過程中,不僅應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方法,更應該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及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創(chuàng)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