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鳳
【摘 要】伴隨著國家的全面發(fā)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漸的提升,同時,人民群眾的生活態(tài)度逐漸的發(fā)生了改變,更加注重了生活的質量,對孩子教育的投入越來越高,愈加的重視他們的學習情況。所有的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學到最全面的知識,不斷的使他們變得更加的優(yōu)秀,為孩子以后的發(fā)展做鋪墊。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的教育部門漸漸的提高了對教育的關注度,加大對他們的培養(yǎng)力度,想讓學生更加的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其中,小學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因此,小學老師要重視起來。
【關鍵詞】童話教學模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重要性;實際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249-01
引言
語文對小學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是小學教育的三大主科之一。它對小學生的考試綜合成績有著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小學生要想在考試中獲得好的成績,學好語文是非常必要的?,F階段,我國大多數小學生的語文水平普遍偏低,這是因為老師的授課方式不正確,使得本就無趣的語文知識變得更加的乏味,讓他們提不起精神去學習語文知識,所以,小學語文老師要改變教學方法,增強他們的綜合水平。本文對童話授課方式在課堂中的意義,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同時對小學語文老師如何把這種方式融合在平常的教學中,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首先,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有利于打破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更好的與小學生交流。語文童話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從小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語文課堂更加富有童趣,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yè)教學能力,而且還應該形象地把握兒童心理,童話之所以會受到兒童的喜愛,究其原因是作家抓住了兒童心理,用生動的語言塑造出了適合兒童心理需要的形象,為此,小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一些可感的形象與兒童進行有效溝通。
其次,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可以增強小學教師在小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魅力。在小學生階段,學生的學習動機經常會受到對相關教師的喜好的影響,為此,如果一名教師在小學生心目中具有較高的形象魅力,小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越高。通常情況下,深受小學生喜愛的教師大都是具有童心、童趣、熱情、耐心、多才多藝等特點,而且針對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童話故事對小學生具有極其強烈的吸引力,教師利用童話教學模式,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為此,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源源不斷的向學生講述不同的童話故事,自然會增強器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魅力。
最后,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模式可以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感;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童話作為一種具有較高語言藝術的兒童文學,童話中的人物情感、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等都對兒童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影響,兒童在閱讀童話時,會不自覺的對童話文本中的人物對話、故事情境進行聯想和想象,進而受到閱讀中語言形式和規(guī)則的影響。為此,教師可以利用童話情境在課堂上營造適當的情境,寓教于樂,讓小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增強語感。
二、老師把童話完全的融入在語文授課中的實際應用
1.發(fā)揮童話效應,提高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至于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進而導致課堂效率下降。然而童話教學模式剛好可以突破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局限,彌補這項不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童話教學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以其生動化的特點,能將各種事物表現得非常自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童話教學將課本的內容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可以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為了能夠讓童話故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根據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主題以及類型選擇符合的童話輔助課堂教學。
2.重視童話內涵,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童話教學應用到其中來,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小學生聽故事,更重要的意義是要讓小學生通過童話教學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明白更多的道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童話教學時,必須選擇內涵豐富、蘊含深刻道理的童話故事,讓小學生通過童話教學的方式感悟到更為深刻的人生體驗,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能力。
3.培養(yǎng)童話思維,開展童話創(chuàng)作。
因為小學生特有的年齡特點,和思維活躍的特性,使他們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生處于一個知識啟蒙的階段,所以他們的想象力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在這階段,一板一眼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疑扼殺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就會對人才的培養(yǎng)產生不利的影響。通過實踐證明,將童話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有顯著效果的。為了能夠讓童話教學發(fā)揮最好的效果,需要教師根據課文展開“童話”聯想,按照小學生的知識基礎、閱讀習慣和思考能力,讓其展開對教材的思考,探究文章中的人、事物、情節(jié)關系等,然后讓讓他們依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知識儲備,對文本進行童話創(chuàng)作,并鼓勵他們用適當的方式將童話演繹出來,與同學們進行分享。
結語
小學生正處于喜歡玩鬧的年級,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學習時非常的任性。他們對于自己喜歡的學科,經常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在上邊,總想把知識學的更加透徹,對于自己不喜歡的學科,往往只是在上課的時候學習一些知識,在課下的時間里不會再進行學習,總是會下意識的把這個學科忽略掉,這樣不利于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小學語文老師要想快速的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在授課中加入童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因為小學生都非常喜歡童話故事,所以這樣的方法可以讓他們對語文知識感興趣,進而逐漸的喜歡上語文。
參考文獻
[1]林景書.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有效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討[J].教育觀察,2018(08).
[2]徐艷.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現狀及建議[J].中國高新區(qū),2018(02).
[3]張道娟.小學語文課堂反饋有效性的探究[J].文學教育(下),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