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功能對等翻譯理論以還原句子本意作為應用特征,多年來常被英語譯者使用。功能對等理論的專業(yè)性較強,本文以該理論為主,對該理論在英語翻譯中的應用進行研究。首先,文章簡述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特點。其次,文章深入分析應用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優(yōu)勢。最后,文章對具體的應用方法與步驟展開論述。望文中內(nèi)容,可為各個翻譯理論相關(guān)研究者,提供一些英語翻譯方面的參考資料。
【關(guān)鍵詞】功能對等理論;英語翻譯;翻譯技巧
【作者簡介】金芳(1981.12-),女,漢族,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引言
英語翻譯是對外發(fā)展過程中必然存在的工作種類,英語翻譯的質(zhì)量也將影響對外發(fā)展的整體質(zhì)量。不同語言體系之間具有不同的語言特征,每個國家之間都存在跨文化語言內(nèi)容。在英語翻譯的過程中,譯者必須重視跨文化內(nèi)容,以及不同語言體系之間的轉(zhuǎn)換差異。翻譯的根本目的為還原語句本意,因此,即使多種語言體系之間存在轉(zhuǎn)換難度,譯者仍然要盡力還原語言的本來含義。
一、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特點
1.以還原原文語義為目標。還原原文語義既是英語翻譯的根本目的,也是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重點。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存在許多不同,逐字逐句進行還原,讀者也將無法理解譯文內(nèi)容。因此,功能對等理論重視“對等”這一特征,還原原文語義,令讀者能夠有效接收原文信息即可。
2.以傳達句子含義為目的。一個短語或短句所傳達的意思,可能與詞語組合本身的意思具有一定差異。譯者直接還原短語含義時,熟悉漢語語境的讀者,可能無法理解英文諺語的實際含義。因此,功能對等理論也強調(diào)理解對等,要求譯者傳達句子所要表達的含義。
3.可將深層結(jié)構(gòu)轉(zhuǎn)換。英語語言同樣具有兩層含義,即淺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多數(shù)情況下,淺層含義具有干擾的作用,負責隱藏句子真正的含義。而功能對等理論,強調(diào)挖掘具體的深層含義,直接令深層結(jié)構(gòu)處于上方,直接被讀者閱讀和理解。
二、應用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優(yōu)勢
1.可提升翻譯的精準度。功能對等理論具有活性特征,譯者可根據(jù)不同的翻譯材料,選擇不同的翻譯方法。直譯或意譯都可傳達原文含義,譯者以降低文章的理解難度為目標,每一句含義都可將文章意義精準傳達。
2.可減少翻譯成品中的文化差異。多數(shù)讀者對于英語跨文化知識理解較少,當譯者直接翻譯英語諺語,還原每一個詞匯的本來含義,跨文化知識將干擾讀者理解原文內(nèi)容。因此,功能對等理論要求譯者做好跨文化知識翻譯工作,務必令我方讀者,可以理解文章本來的含義。
3.可保持原文的客觀特征。應用功能對等翻譯理論時,雖然譯者需要按照原文的特征,適當改變翻譯方法。但譯者的根本目標仍然為保留原文客觀特征。尤其在一些名著翻譯、商務英語公函翻譯等范圍內(nèi),譯者更要注重保持原文的客觀型。以上三點,即為應用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優(yōu)勢。
三、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在英語翻譯中的應用方法
1.還原文章,消除文化差異。首先,譯者需要還原文章的本來含義,將一些具有跨文化特征的文化內(nèi)容的含義,完善傳達給讀者。但在翻譯跨文化知識點的過程中,譯者需要考慮到漢語語境,將英語短語與漢語短語進行結(jié)合。例如,英語中的諺語“Diamond cuts diamond”,這句諺語本身的意思為“鉆石切割鉆石”。不具有英語文學功底的讀者在閱讀該譯文后,基本無法理解句子真正所要傳達的含義。而正確的翻譯方法,應考慮到讀者的心境,令語句含義能夠與讀者理解思維對等。因此,該諺語可翻譯為“強中自有強中手”,更貼合己方讀者的語言邏輯,可完善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含義,有序連接上下文。
2.還原含義,語句意義對等。部分英語語句,使用直接翻譯方法,也能夠被讀者接受。例如,“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這一諺語就十分適應于漢語語境。直接翻譯的成品為“身處羅馬時,要像羅馬人那樣做”,譯者可以選擇直接還原句子本意,具有文學功底的讀者也可以在閱讀時,理解該語句的實際含義。譯者也可以選擇使用意義對等的方式,即將該句翻譯為“入鄉(xiāng)隨俗”。這兩種方式,都能實現(xiàn)意義對等,完善傳達英語語句的實際含義。
3.重創(chuàng)翻譯,維護語義對等。當使用直譯或?qū)Φ纫饬x的方式,都無法有效傳達文章內(nèi)容,令讀者充分理解時。譯者可以使用重創(chuàng)的方式,完成語義對等翻譯。例如,一些外國作者在寫作之時,會使用一些復雜的寫作手法。他們會將故事情節(jié)的線索,埋藏在語句中。譯者若直接進行翻譯,讀者往往無法從語句中收獲線索。因此,譯者既要考慮到語境問題、文化問題,也要考慮到文字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作者需要先閱讀和理解語句本身的意義,分析語句中隱藏的線索。再將線索糅合在漢語語境中,完善傳達給讀者。例如魯濱遜漂流記中的原文“when I found that he outstripd them exceedingly in running, and gaind Ground of them.”,這句話實際上交代了人物的基本特征,譯者需要利用漢語語言的特征,突出主人公的“所見”。譯者可以翻譯為“當我發(fā)現(xiàn)他逃跑的速度超過他人,遠超他人”,突出人物跑得快的特征。
四、結(jié)語
綜上,文章以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為主,對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在英語翻譯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分析。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具有高質(zhì)量應用優(yōu)勢,希望文中所述內(nèi)容,可為各個翻譯人員,提供一些專業(yè)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駱慕晴.尤金·奈達功能對等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以Helping Your Anxious Teen一書為例[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02):378-379.
[2]包蕾.功能對等理論視閾下的影視字幕翻譯——以美劇《摩登家庭第二季》為例[J].大眾文藝,2018(09):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