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承年
【內容摘要】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首先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英語第一課,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走進英語世界,進行傾聽和交流,培養(yǎng)語感,其次通過情景化的教學,使學生學習的過程簡單化,學習英語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關鍵詞】興趣 活動 交流 情景化
目前小學英語課均從三年級起開始開設。在小學階段,英語學習的主要任務是:1、通過小學四年的英語課學習,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2、通過訓練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形成正確的學習策略。3、學習和了解國外的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
因此,作為三年級英語教師,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如何上好三年級英語課。接下來本人就根據(jù)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以及通過一些教學案例,談談對于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如何上好孩子的第一課英語課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接觸英語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孩子第一次的英語學習體驗非常重要。對于第一次接觸英語三年級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樹立“我能學好英語”信心。第一節(jié)英語課,我一般是不上新課的,而是和學生先“熟悉”一下。我的方法是微笑著向學生做自我介紹 “Hello! I'm your English teacher. My name is Xu Chenlian.” 并把我的名字寫到黑板上。然后我又說:“ You can call me? Mr Xu.”“OK?” 同時再次介紹說:“Hello! I'm Mr Xu.”剛開始學生可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這時我便反復重復這句話,并搭配一定的肢體語言,學生很容易就猜出我在做自我介紹。
接下來我會鼓勵班里“最勇敢的人”嘗試介紹自己,這種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課堂提高積極性促進作用很大。一個、兩個......越來越多加入進來,這樣便活躍了課堂氣氛;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更愿意接受這種新鮮刺激又簡單上口體驗式教學方式。
有了之前的經驗,下一步就是英語問好,“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 Miss (Mr) ×××.”并向學生們介紹了:湯姆(Tom)、麥克(Mike)、艾米(Amy)等幾個書上常出現(xiàn)的“friend”,讓學生用英語向他們問好。最后打開電子白板,在欣賞課本歌曲《The hello song》同時,讓學生在新奇的英語學習氣氛中再“洗”了一遍耳朵。英語第一課應該讓學生通過體驗感覺到英語這條小河并不“深”,只要你用心就一定能夠“過”,從而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二、如何讓孩子們更加有效地記單詞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重中之重就是詞匯教學,往往是教師學生都沒少費力,一下課又全忘了。機械識記是小學英語教學最容易步入的誤區(qū),那么如何在教學中避免機械識記呢?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單詞,在活動中記單詞。比如在教英語中的數(shù)字時,我會給每個小組學生發(fā)1-10的撲克牌,學習的過程一邊說出的本組或其他組數(shù)字,當然那個小組說出的數(shù)字最多那個小組贏。像這種重復撲克牌游戲的是為了復習數(shù)字的讀法。當在學習fresh這個詞語時,同時出示一張剛摘下來不久,甚至還殘存著露珠的草莓的圖片。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就給孩子們一個心理暗示,以后當他們一看到草莓就應該想到這個詞fresh。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不僅收獲了喜悅,同時記住了要學的單詞。
三、如何讓孩子們學會用英語交際
眾所周知,英語是一門交際型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新的課程標準鼓勵任務型教學法:大膽鼓勵學生運用語言,完成課本的交際任務,避免機械性識記和“啞巴”英語,培養(yǎng)新時代創(chuàng)新型人才。
小學英語教材的主要特點就是密切聯(lián)系生活,貼近實際。課本元素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而且很自然而然就有話可說的??墒切W生課堂聽課特點是有意注意較弱 ,維持時間較短,特別容易發(fā)呆走神。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不“逼”一下,往往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教學時教師問一個學生:How? are you?Where is your birthday?Is your father a worker?然后再問另一個學生:How are? you?Where is his birthday?Is his father a worker? 雖然只是把第一人稱轉換成第三人稱,但教師一方面告誡其他學生在課堂上要用心傾聽,同時教師也為師生對話和學生的語言實踐創(chuàng)造了機會。除此之外,我每節(jié)英語課都堅持早到,目的是為了多創(chuàng)造和孩子口語交流的機會,并鼓勵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用英語問候,把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如何讓學生情景中學習英語
三年級小學生第一次學習英語,教師要盡可能少講語法,以免機械性識記打擊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新的課程標準鼓勵教師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電器設備,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英語,同時要避免碎片式情景,鼓勵模塊式或整體性的情景教學,以降低語言學習難度、減輕學生負擔。比如在教授五年級下冊《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時,我便將自己周末的活動(play? football、wash my clothes、do homework)等用手機拍成短視頻并用配有英語介紹,讓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學習目標語言,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體驗在情景中學習的樂趣。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要學生變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真正地關愛學生,不一味地搞機械性識記和“滿堂灌”,教會孩子學會用英語交際,在情景中學習英語,這樣孩子的未來英語學習一定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1.
[2]廖正峰.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研究[M].2015.8.
[3]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師大出版社,2010(8).
(作者單位:太和縣沙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