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玲
[摘? ?要]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創(chuàng)新設計中,教師要有個性追求,從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評價訓練方式等方面進行實踐探索,以提升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契合度,發(fā)展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音樂;合唱教學;創(chuàng)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 ? G633.95?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06-0031-02
合唱是音樂學習的重要形式,學生在團隊合唱學習中形成的音樂體驗更為豐富。合唱教學可以成功調動學生的音樂情趣,激活學生的音樂思維,豐富學生的音樂認知,促進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合唱是集體的歌唱活動,對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有重要幫助。
一、豐富教法,調動學生合唱學習興趣
合唱教學有其學科特點,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有觀照意識,充分考慮教學發(fā)動條件,利用學科優(yōu)勢進行教法調度。教師示范演唱、分組操作、多媒體配樂設計、課堂演繹活動、游戲競賽等,都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合唱參與熱情?!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對合唱有了主動參與意識,自然能夠激活音樂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并在合唱實踐過程中逐漸發(fā)展學科認知能力。
教師需要利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進行合唱教學。教師對《游擊隊之歌》進行合唱教學時,先讓學生弄清楚歌曲節(jié)奏:這首歌曲節(jié)奏活潑、曲調輕快、富有活力,有明顯的進行曲特點。然后讓學生仔細聆聽,確定節(jié)奏形式。學生反復多次聆聽歌曲演唱,最終確定節(jié)奏:x x |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 。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學唱歌曲,對歌唱速度和力度進行分析。學生根據教師的分析進行訓練操作,課堂學習研究氛圍濃厚。這首歌曲分為夜間伏擊、奮勇前進、歡慶勝利三個部分,具有一定的情節(jié)性,教師讓學生利用聲音變化詮釋歌曲內容。通過這樣的形式,合唱教學進展順利,教學效果顯著。
教師引導學生研究歌唱節(jié)奏,對歌曲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調整歌唱速度和歌唱聲音,以提升學生的合唱品質。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成功調動學生合唱學習的興趣,確保合唱學習始終處于高效狀態(tài)之中。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考慮節(jié)奏旋律和歌唱的速度和力度以加強教學針對性。
二、樹立榜樣,提升學生合唱學習品質
學生模仿能力很強,這是其天性決定的。學生的學力基礎存在一定差異,教師要直面這種差異,將歌唱水平較高的學生推出來,讓這些學生輔助其他學生學唱歌曲,學習歌唱技巧和方法,從而提升學生參與合唱學習的主動性。“榜樣的力量的無窮的?!睂W生間的相互學習比教師引導學習更有優(yōu)勢,不僅能夠減輕教師教學的負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前門情思大碗茶》是一首帶有北京曲藝韻味的歌曲,需要用京腔京韻來演唱。教師先讓學生聆聽音頻材料,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分組討論,對歌曲的歌詞、伴奏和旋律特點進行感知。為讓學生有更直觀的體驗,教師讓優(yōu)秀學生獨唱歌曲。學生開始演唱,其他學生都聽得特別專注。經過學生的演唱,大多數(shù)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認知,學習順利推進。合唱訓練時,教師為學生進行示范演唱,學生都能跟著教師一起演唱,課堂學習氣氛被點燃。在學生的合唱中存在一些問題,教師及時進行點撥糾正,確保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經過多次訓練,學生的合唱達到了一定水準。教師使用手機為學生錄音,并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展示,讓學生自行聆聽,找出存在的問題。經過多次操作,學生的合唱品質進一步提升。
教師利用示范演唱,為學生提供學習榜樣,教學效果顯著。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認知,教師利用手機與多媒體的結合,讓學生有了更多直觀學習的機會。學生通過多次對比學習,對合唱有了更深刻的認知,特別是結合多媒體進行的反復展示學習,給學生帶了來更多心理觸動。
三、創(chuàng)新評價,激活學生合唱學習思維
合唱是一門演繹藝術,需要集體成員之間的配合。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鼓勵與支持。教師需要對教學評價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以提升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采用口頭表揚、書面評價和網絡展示等方式進行激勵評價??陬^表揚是常用方法,教師需要對評價語言進行專業(yè)化處理;書面評價大多屬于階段性評價,主要體現(xiàn)在學期操行評語之中;網絡展示是嶄新的評價方式,就是將學生的合唱作品放到網絡信息共享平臺上,讓其他學生欣賞。
《保衛(wèi)黃河》以抗日戰(zhàn)爭為背景,展示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歌曲氣勢磅礴,極富想象力。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合唱訓練時,先利用多媒體播放《黃河大合唱》,讓學生感知歌唱這首歌曲時需要的精氣神。然后教師對歌曲內容進行詳細解讀,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在音樂響起時,情不自禁地加入合唱的隊伍。教師在教唱歌曲時,對歌曲的調式、風格、演唱形式等內容進行詳細解讀,讓學生找到學習切入點,自覺展開學習探究。教師對學生的合唱訓練進行錄像,之后讓學生觀看并進行自我評價,使得合唱學習進入良性互動之中。
教師為學生準備了演唱視頻材料,給學生帶來豐富的心理觸動。在進行演唱評價時,教師運用錄像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創(chuàng)新了評價形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將學生的合唱作品放到網絡上,讓更多的人去欣賞,這對學生來說是極大的鼓舞,學生由此獲得的情感激勵會更為強烈,課堂教學自然呈現(xiàn)高效率。
四、優(yōu)化訓練,鞏固學生合唱學習認知
設計課堂訓練時,教師需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對合唱內容和合唱形式進行優(yōu)化處理。小組合唱比賽、合唱演出、公益合唱宣傳、合唱錄影網絡展示等,都能夠給學生帶來豐富的動力支持。學生積極參與合唱學習實踐,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大紅棗兒甜又香》為芭蕾舞劇《白毛女》選曲,是擁軍歌曲,其旋律委婉動聽,抒情意味濃重。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合唱訓練時,讓學生分組演唱,并且將歌曲演唱改編成領唱與合唱相結合的形式。學生拿到訓練任務后,對歌曲與其演唱形式進行研究。課堂彩排之后,學生展示開始,因為各個小組的設計不同,所呈現(xiàn)的合唱效果也不盡相同。為此,教師專門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評價,點評每一個小組的合唱表現(xiàn)。有小組的設計是先男女對唱,然后再全組合唱,也有小組是領唱前半部分,合唱后半部分……教師最后對各個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性點評,指出其設計優(yōu)點,也點出其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獲得了豐富的學習認知和體驗。
教師為學生設計的演唱任務,對學生來說是挑戰(zhàn)也是機會。學生投入其中,展開多種形式的合唱體驗,提升了自身的音樂表現(xiàn)力與創(chuàng)造力。教師組織學生對各種演繹活動進行細致點評,其目的是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觸動,順利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學生的編排也許不是很科學,但這種體驗更為鮮活,讓學生的學習感知更為立體。
教師對合唱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豐富教法、樹立榜樣、創(chuàng)新評價、優(yōu)化訓練等方面。學生的音樂感知呈現(xiàn)個性化,而合唱要求學生能夠有集體意識,這對提升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重要幫助。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更多音樂體驗,自然形成學科認知能力,是合唱教學創(chuàng)新設計的最終追求。
(責任編輯 農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