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春霞,洪正善,譚柳萍,李婉婷,曾春暉,楊柯
(1.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 南寧530001;2.桂林市中醫(yī)醫(yī)院,廣西 桂林 541002)
桑寄生作為我國傳統常用中藥材,主要在我國南部地區(qū)分布,為廣西道地藥材[1]。歷代本草均有記載,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元功效,臨床常用于風濕痹證、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頭痛目眩等證[2]?,F代藥理學研究主要集中在補肝腎、強筋骨等功效[3],而祛風濕功效鮮有報道[4]。故本文對廣西產的桑寄生抗炎作用進行初步研究,為后續(xù)深入研究其祛風濕功效提供一定的實驗依據。
1.1 藥物及其制備 桑寄生:由本校藥用植物教研室李永華研究員提供并鑒定為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廣寄生[Taxilluschinensis(DC.) Danser],采集于廣西梧州。
桑寄生水提物(簡稱SJS)制備:稱取桑寄生藥材200 g,加水煎煮3次,3次的加水量依次為10倍、8倍、6倍水,3次煎煮時間依次為40、30、30 min,過濾,濾液合并濃縮至200 mL,4 ℃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1.2 主要試劑 地塞米松(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406113);伊文思藍(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821102);冰醋酸(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批號:2014111501);二甲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批號:20131006);羧甲基纖維素(CMC,國藥基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140619);戊巴比妥鈉(批號:530E032)。
1.3 主要儀器 PFB6000-1型電子天平(廣州信沅儀器設備有限公司);ST-360型全波長酶標儀(美國Epoch Biotek公司);ST16R離心機(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
1.4 實驗動物 KM種小鼠:SPF級,6~8周齡,體重18~22 g,購自廣西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動物合格證號:SCXK桂2009-0002)。
2.1 對急性炎癥的影響[5]
2.1.1 對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響 取健康雄性KM種小鼠48只,18~22 g,按體重隨機分為4組,即模型對照組(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組(地塞米松,4.5 mg·kg-1),SJS高、低劑量組(生藥12、6 g·kg-1),每組12只,各組小鼠均灌胃給藥,按體重給藥20 mL·kg-1,每天2次,連續(xù)3 d。末次給藥l h后,按體重10 mL·kg-1,尾靜脈注射0.5%伊文思藍生理鹽水溶液,并立即腹腔注射0.7%冰醋酸0.2 mL/只。致炎后30 min,頸椎脫臼處死小鼠,腹腔注入5 mL生理鹽水,多次抖動小鼠腹腔,剪開腹腔,收集腹腔沖洗液。常溫下3 000 rpm離心15 min,取上清液于波長590 nm處以生理鹽水溶液為對照調零,比色測定吸光度OD值,以OD值表示伊文思藍含量,反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
2.1.2 對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腫脹的影響 取健康雄性KM種小鼠48只,18~22 g,隨機分為4組,每組12只,分組及給藥按“2.1.1”項下方法進行。末次給藥1 h后,用20 μL微量移液器將二甲苯以每只20 μL涂于小鼠右耳兩面,左耳不涂作為空白對照,30 min后脫頸椎處死,剪下左右耳,用打孔器于兩耳相同部位打下兩圓耳片,稱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表示腫脹程度。按以下公式計算每只鼠耳郭腫脹率。
耳郭腫脹率(%)=(WR-WL)/WL×100%
其中,WR、WL分別代表每只鼠右、左耳片的重量。
2.2 對亞急性炎癥的影響[6]取健康雄性KM種小鼠50只,隨機分為5組,即假手術對照組(生理鹽水)、模型對照組(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組(地塞米松,4.5 mg·kg-1),SJS高、低劑量組(生藥12、6g·kg-1),每組10只,各組均灌胃給藥,給藥容量為20 mL·kg-1,每天2次,連續(xù)給藥3 d。于末次給藥前一天,將各組小鼠背部剃毛,無菌操作下向小鼠背部皮下注入空氣2 mL,形成圓形氣囊。次日于末次給藥后1 h,除假手術組用消毒針頭及注射器向囊內注入無菌生理鹽水2 mL 外,其余各組均注射無菌1.5%CMC溶液2 mL。于注射后6 h,抽取囊內CMC,精確吸取20 μL,稀釋到0.4 mL 的生理鹽水中,用微量移液器取10 μL 滴于血細胞計數板上,在光鏡下計數白細胞數。
2.3 對慢性炎癥的影響[7]取健康雄性KM種小鼠60只,按20 mL·kg-1體重,腹腔注射0.4%戊巴比妥鈉麻醉,背部碘酒消毒,切開約0.5 cm 長的小口,將2個滅菌棉球[每個棉球重(10±0.2)mg,高壓滅菌后,50 ℃烘箱烤干]分別植入小鼠左右腋下,并縫合,取術后合格小鼠48只(要求無膿腫,不脫線,不移位),隨機分為4 組,即模型對照組(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組(地塞米松4.5 mg·kg-1)、SJS高、低劑量組(生藥12、6 g·kg-1),每組12只。每天2次,連續(xù)給藥7 d,給藥容量為20 mL·kg-1。末次給藥l h后處死動物,取出棉球,在70 ℃烘箱干燥至恒重后稱重,減去原棉球重量即為肉芽腫凈干重。按以下公式計算肉芽腫指數。取脾臟和胸腺稱重,以觀察連續(xù)給藥后對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
肉芽腫指數(mg/g體重)=肉芽組織凈干重/動物體重
3.1 對急性炎癥的影響
3.1.1 對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響 結果表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地塞米松能明顯降低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表明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得當;SJS高、低劑量均能顯著降低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0.01),結果見表1。
表1 對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響
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P<0.01;SJS高劑量組有1只小鼠由于灌胃操作死亡
3.1.2 對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腫脹的影響 結果表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地塞米松能明顯減輕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腫脹率(P<0.05),表明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得當;SJS高劑量能顯著減輕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腫脹率(P<0.05),結果見表2。
表2 對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腫脹的影響
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SJS高劑量組有1只小鼠由于灌胃操作死亡
3.2 對亞急性炎癥的影響 結果表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假手術組小鼠CMC 囊中白細胞滲出明顯少(P<0.001),表明皮下注射操作無誤,無感染現象;地塞米松能明顯減少CMC 誘導白細胞游出(P<0.001),表明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得當;SJS高劑量能顯著減少CMC 誘導白細胞游出(P<0.001),結果見表3。
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01
3.3 對慢性炎癥的影響 結果表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地塞米松能明顯降低棉球肉芽腫指數(P<0.001),表明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得當;桑寄生水提物高劑量能顯著降低棉球肉芽腫指數(P<0.01),結果見表4。
表4 對小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P<0.001;SJS高劑量組有1只小鼠在實驗過程由于灌胃操作死亡,且在摘取肉芽棉球時有1只小鼠取棉球失誤1個
3.4 對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 結果表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地塞米松能明顯減輕動物的脾臟和胸腺重量(P<0.001),桑寄生水提物高、低劑量對脾臟和胸腺重量均無顯著影響(P>0.05),表明連續(xù)使用桑寄生水提物對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無影響,結果見表5。
表5 對免疫器官重量的影響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01;SJS高劑量組有1 只小鼠在實驗過程由于灌胃操作死亡
炎癥(inflammation)是指具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對損傷因子所發(fā)生的防御反應,炎癥反應是指機體損傷局部組織所呈現的反應,其中血管反應是炎癥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8]。在炎癥過程中,一方面炎癥是以防御為主的天然的局部反應,對機體是有利的;另一方面,炎癥又是潛在有害的,許多疾病的發(fā)病基礎都是炎癥反應。炎癥根據持續(xù)時間不同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炎癥以血管系統的反應為主,以發(fā)紅、腫脹、疼痛等為主要特征的炎癥。增生反應一般在炎癥后期或慢性炎癥時比較顯著。炎癥增生是一種重要的防御反應,具有限制炎癥的擴散和彌漫,使受損組織得以再生修復的作用。但過度的組織增生又對機體不利,使原有的實質細胞遭受損害而影響器官功能。
本文進行的抗炎實驗結果表明,與模型對照組比較,SJS水提物高、低劑量均能顯著降低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高劑量能顯著減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率(P<0.05),表明桑寄生水提物對急性炎癥有顯著抑制作用;SJS水提物高劑量能顯著減少CMC誘導白細胞游出(P<0.001),表明桑寄生水提物對以白細胞滲出、游走為主要特征的亞急性炎癥有顯著抑制作用;SJS水提物高劑量能顯著降低棉球肉芽腫指數(P<0.01),同時,對脾臟和胸腺重量無顯著影響(P>0.05),表明桑寄生水提物對炎癥后期肉芽組織增生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桑寄生水提物對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炎癥具有良好的對抗作用,且對免疫器官的重量無明顯影響,表明桑寄生在抗炎的同時未出現地塞米松等甾體激素類抗炎藥抑制免疫系統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