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妍
【摘要】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形式對教師的要求亦越來越高。教師再也不僅僅是知識庫,而應是在各方面都具有高素質的教育典范,本文就教師的素質進行了全面論述。
【關鍵詞】教師素質 教育事業(yè) 素質教育 培養(yǎng)
在幾十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逐漸意識到素質教育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發(fā)展的體系,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它永遠是不斷發(fā)展不斷變化不斷創(chuàng)新。科學性是它的內容,豐富性是它的內涵,多樣性是它的形式,創(chuàng)造性是它的靈魂。優(yōu)化教育教學過程,使之生動活潑、充滿活力是它的精神實質。筆者更加意識到教師再也不僅僅是知識庫,而應是在各方面都具有高素質的教育典范,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1.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
1.1教師的人生觀
作為人民教師必須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1)以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為人生目的,對自己的職業(yè)有充分的認識,樹立起教師職業(yè)的光榮感,為教育事業(yè)奮斗終生。(2)以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人生價值,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yè)服務。教師必須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純潔的愛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條通道,是開啟學生智慧的鑰匙,是點燃照亮學生心靈的火焰。有了它,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誨。(3)以園丁的獻身精神為人生態(tài)度。俗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放眼全國,一干多萬教師教育著兩億多青少年,在我國教育經(jīng)費遠遠不足的情況,要把這些青少年培養(yǎng)成才,沒有崇高的獻身精神是難以肩負這一重任的。
1.2教師的理想
為提高未來人才的素質,為盡快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人民教師必須具有開拓精神。教育領域的改革才剛剛開始,改革的任務十分繁重,傳統(tǒng)教育觀念急需破除陳舊的教學內容要更新,落后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要不斷改進,整個教育模式和人才模式都要更新,為此,教育者首先要勇于探索,要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于向未被認識的領域進軍,不拘泥與陳規(guī),不迷信權威,發(fā)揚勇于攀登的精神為教育事業(yè)奮斗。
1.3教師的信仰
人民教師要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那就是堅定不移地信仰科學發(fā)展觀。它是從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而又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人民教師要堅定自己的信仰,只有這樣,每個教師才可能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才有前進的方向,才能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教師培養(yǎng)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重任。
1.4教師是一個忠誠的愛國主義者
熱愛祖國是廣大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的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師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自己首先必須具備這樣的道德品質。教師要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心全意教書育人。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無產(chǎn)階級政治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培養(yǎng)德智體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在這里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注意思想意識和道德情感,使之成為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教師通過自己的言行表達出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就能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主義的忠誠。人民教師要做一個忠誠的愛國主義者,就必須做到(1)增強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氣節(jié)。(2)珍視和發(fā)揚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3)真摯的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4)熱情地向學生宣傳愛國主義思想。
1.5教師要知法、守法、護法
教師要守法首先要知法。知法包括了解憲法和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的本質,了解社會主義法制在國家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還要學習刑法、民法、婚姻法和教育法等。守法是社會主義社會對全體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每個公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教師的勞動是塑造人的工作,這種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教師這個共榮職務的最基本要求。護法是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護法,不僅要抵制、批評群眾內部各種同社會主義法制相違背的言行,幫助青少年和廣大群眾遵守各項法規(guī),還要和各種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的敵對分子進行斗爭,維護法律的尊嚴。
2.教師的知識素質
2.1教師的專業(yè)知識
合格教師的知識結構應包括三要素;(1)基礎文化知識,他決定了教師的知識圈,這一知識越寬廣越能啟迪思維,開闊思路。它一般包括廣泛地文化常識,學校實際知識和一般基礎知識。(2)學科專業(yè)知識,這是教師專業(yè)化的標志,是從事教學,作用教學的資本。(3)相關學科知識,不是指那些漫無邊際的知識,而是圍繞專業(yè)相關性很強的知識積累。這種相關性有兩種;一是直接相關,二是間接相關。直接相關是指教師應當掌握的學科專業(yè)知識的眼神和拔高,與學科專業(yè)知識聯(lián)系緊密的學科知識。間接相關是指與教師所授的專業(yè)知識聯(lián)系不緊密的各方面知識,這是進一步提高教師素質的高標準要求。另外教師的專業(yè)知識也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只有它達到一定數(shù)量,才能發(fā)揮它的作用。無論擔任何種專業(yè)的老師都應潛心于平時的日積月累,只有這樣才能建造好專業(yè)知識的大廈。并且教師間應建立良好的互助關系,在相護切磋、相互幫助中,實現(xiàn)知識互補和優(yōu)化。
2.2教師的教育科學知識
教師怎樣通過“教書”來“育人”呢?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沒有正確理論的指導,靠盲目辛苦,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應該知道怎樣教。教育科學中的教育學就是從理論和方法上告訴我們怎樣教。更主要的是還要瞳得怎樣才能教的好。這就要求教師和受教育者必須協(xié)調配合。在了解學生心里特點的基礎上有的放矢,開展教育活動。作為教育科學重要內容之一的教學法,就是幫助教師解決教學活動中的怎樣教及教得好的問題的。因此,合格教師應當具備的素質是多方面的,教師僅有所教學科的專業(yè)知識是不夠的,做一個適應形勢符合要求的優(yōu)秀老師,必須有扎實而系統(tǒng)的教育科學知識,這樣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開展教育活動,得到學生的愛戴,受到社會的尊重。才能使教師在現(xiàn)代和未來的教育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3.教師的能力素質
3.1教師的基礎能力
作為從事教育職業(yè)最起碼、最基本的能力即教師的基礎能力,主要包括教師的智慧能力、教師的表達能力和教師的審美能力等。教師的智慧能力是教師大腦反應客觀實物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記憶能力等。教師觀察學生的能力應能做到如下三個方面;迅速而準確,細致而深入,全面而客觀。對教師的思維能力的要求可概括為五性;即思維的敏捷性,思維的廣闊性,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條理性和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的想象能力,一要豐富,二要合理,三要新穎。教師的記憶品質,可用十個字來概括,即,準確,迅速,持久,廣闊,系統(tǒng)。教師的表達能力主要是指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肢體語言表達能力。對教師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1)準確簡明富有示范性,(2)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3)富有條理性和層次感,(4)富有啟發(fā)性和激勵性,(5)抑揚頓挫富有節(jié)奏感。教師的肢體語言表達能力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起很大作用,所以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肢體語言表現(xiàn)要恰當;(1)目光分配合理(2)面部表情事宜(3)動作姿勢恰當。另外作為教師還應該有充分恰當?shù)膶徝滥芰Γ菏紫葢芨惺苊?,其次能鑒賞美,再有要能表達美。教師這些能力都應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鍛煉,并不斷地提高。
3.2教師的職業(yè)能力
教師的職業(yè)能力,是指各科教師都必須具備的教書育人的職業(yè)能力。它主要包括教師的教育能力,班級管理能力和教學能力。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指教師不必用特定教材而按照社會的需要,教育和培養(yǎng)新一代的能力。它包括全面了解學生的能力,正確評價學生的能力,轉化后進生的能力,指導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班級管理能力也屬于教育能力,這里它指教師指導和帶領班集體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能力。主要包括設計教學環(huán)境的能力,選拔和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能力,組織班級活動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的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是指備課能力、傳授能力和組織能力。
為了適應當今社會的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以上各種能力,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積極進取,努力學習,樹立學習終身制的思想。
4.教師的身心素質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時期,教師不僅肩負著系統(tǒng)地、準確地向一代傳授文化科學知識的任務,而且要按照共產(chǎn)主義世界觀塑造新一代的靈魂。因此,教師除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業(yè)務能力外,還特別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聯(lián)合國衛(wèi)生組織對人體“健康”曾下過定義,認為“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地生理、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我們過去認為只要人的身體器官系統(tǒng)發(fā)育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就算是健康,這種觀點并不全面、準確。因為,人的身體健康指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簡稱身心健康。它即要求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發(fā)育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還要求人對于環(huán)境及相互關系具有高效而愉悅的適應能力。心理健康即認知健全,能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的智能結構,興趣愛好,氣廚性格以及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等,都有一個客觀而全面的估價:能正確認識和對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基礎;情感飽滿適度,意志堅強可控;謙虛謹慎,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有意識地鍛煉身體,還要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
總之,在未來的社會,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