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平
【摘要】? 科技快速發(fā)展使計算機進入千家萬戶,計算機改變了人們生活和學習的方式。在新課改背景下,中職學校計算機要轉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優(yōu)化教學資源,完善教學體系,立足社會人才需求進行教學改革,以培養(yǎng)出適合時代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 新課改 中等專業(yè)學校 計算機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164-01
隨著科技發(fā)展,計算機廣泛應用于人們學習和工作中,企業(yè)也更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進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利用分層教學法、多媒體技術并進行教學評價創(chuàng)新等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內容的設置,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及評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分層教學法的應用
分層教學法是因材施教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的設置,以提高教學時效性。分層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是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承認學生的差異,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進行最適合的教學活動。分層教學主要是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主體,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對學生進行分層。對學生進行分層是分層教學法應用的前提,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法前先要對班級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能力及水平進行初步掌握,以為分層奠定基礎。教師可以利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保證分層的合理科學性。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談話,在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學習目的的基礎上進行分層。對學生進行分層后教師根據不同層次學生進行教學方案制定,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制定內容稍簡單的知識,以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性;對于基礎中等的學生可以在基礎內容上進行拔高練習;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可以進行拓展知識的訓練。分層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及學習態(tài)度,以便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分層隨時進行調整。對學生進行分層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合理目標的設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計算機學習中。
其次,教學目標分層。在職業(yè)中等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對教學目標分層是分層教學的關鍵,在學生分層基礎上進行教學目標分層能保證目標分層的科學性。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合理,有利于計算機學習水平的提高。針對學習基礎弱的學生可以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及鞏固目標,以強化學生的計算機基本操作;對于計算機基礎強的學生要有針對性的設置拓展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學習積極性。
再次,授課分層。授課分層主要是在學生分層及目標分層基礎上進行教學節(jié)奏的分層,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技巧和學習節(jié)奏,以提高計算機學習效果。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對于學習接受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進行中速講授,課后加強對學生的輔導。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實踐操作輔導,針對不同的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不同技能培養(yǎng),將計算機的授課分層延伸到課外,以照顧到每個階段的學生,使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基礎上提高興趣及學習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循序漸進
科技發(fā)展使多媒體廣泛應用于教學過程,多媒體的視頻、音頻及人機互動等輔助教學方式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提高計算機知識學習效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并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引導,使學生由淺入深,在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解決實際問題。如讓學生用word進行宣傳海報的制作,用excel進行班級學生成績排名表的制作,用powerpoint進行課件制作等,由易到難實現計算機的高效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目前現在的教材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教師要實現對學生的點撥,給學生布置任務,以使學生獨立或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實現計算機有效學習。在每一節(jié)課程中教師都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學生作品的展示,對所有作品的獨到之處進行鼓勵,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采用有效的教學評價方式
計算機課程的評價可以通過理論考查、上機考查、應用能力、綜合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查來進行架構。理論考查主要是通過提問和作業(yè)考查完成,提問可以在課堂上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學生的出現的問題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與補充;作業(yè)考查主要是通過功能設計發(fā)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并進行糾正,對于學生疏漏的部分要及時進行提醒及補救。上機操作考查主要是檢驗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應用能力評價主要是考查學生對計算機應用的操作熟練程度,評價要從不同階段進行記載,在肯定學生努力的基礎上激勵學生的學習動力。應用能力評價可以分階段、分小組進行,使學生具備接受評價的心理。小組評價可以配合競賽進行,以提升評價的趣味性。創(chuàng)作能力評價主要是考查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學生應用計算機軟件創(chuàng)作作品的創(chuàng)新思維。如在學習文字處理軟件后可以讓學生進行電子報刊的制作,并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在校園內,使學生了解作品創(chuàng)作需要技術與知識素養(yǎng)的結合。綜合能力評價主要是考查學生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能力,在進行評價時可以選用文字排版軟件、表格制作軟件等進行穿插進行,考查過程中學生可以是受測者,也可以是測試者,使學生在接受考查時在了解其他同學優(yōu)點的基礎上進行再次學習。
總之,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計算機課程改革需要從教學方式及教學評價等多方面著手進行改革。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不是一勞永逸的方式,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通過不斷嘗試、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完善,通過動態(tài)調整教學目的,以提高教學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陳樹慧.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專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1.
[2]徐寧.中專計算機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J].黑龍江科學,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