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錦歡 周奇裕
摘 ?要:隨著校園足球在全國大范圍推廣,足球課程改革的發(fā)展也越來越重要,如何改進傳統(tǒng)足球課程的不足,引進先進的足球教學理念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及實地考察法對中學校園足球課程改革發(fā)展進行深入研究。得出結論為:要使中學足球較好的開展就要建立培養(yǎng)興趣和快樂的足球課程;改變傳統(tǒng)模式,構建三位一體的足球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待遇并制定校本課程;建立課程標準及評價體系。
關鍵詞:中學 ?校園足球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b)-0004-02
1 ?中學校園足球課程改革的背景
2009年6月10日,教育部及國家體育局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活動通知》,其中指出各地方教育部門應負責師資、組織培訓在校園中發(fā)展足球,充分利用好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及比賽等來開展校園足球并負責解決好運動員學籍管理與注冊、校園足球教材的編寫與制訂等工作。校園足球的目的旨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進其身體健康。根據文件精神中學足球課能否滿足現(xiàn)階段校園足球開展的要求,能否滿足增強體質乃至培養(yǎng)后備人才的需要令人堪憂。現(xiàn)在中學生體質逐年下降,形式并不樂觀。充滿希望的校園足球如何在以足球課為寄托的校園中開花結果?現(xiàn)在中學校園足球面臨著師資力量差,很多學校沒有專業(yè)足球教練與場地,甚至在很多校園都不能得到校領導的支持的問題,再加上升學壓力,中學校園足球發(fā)展所面臨的問題需要解決,校園足球課程需要改革[1]。
2 ?中學足球課程改革的意義及研究的目的
不言而喻,《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足球活動的通知》為校園足球的發(fā)展增添了動力,為中國足球的發(fā)展增添了活力。校園足球的開展不僅有利于我國增加足球人口,培養(yǎng)優(yōu)秀后備人才,還可以科學、全面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全面素質教育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校園足球課程改革的探析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校園足球課程各方面的不足,彌補其在發(fā)展中的缺陷,為校園足球課程的發(fā)展增添動力。
3 ?研究方法
3.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目的及任務,查閱了近5年校園足球課程相關的文獻及校園足球改革發(fā)展相關文件,總結了相關學術建議和觀點,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3.2 訪談法
對足球課程相關的專家進行了訪談,就足球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討論并聽取了他們對于足球課程改革的一些建議。
3.3 實地考察法
隨機考察了校園足球的開展地3個地市,重點查看了其課程實施相關情況(教材、師資及課堂教學情況)。
4 ?中學校園足球課程現(xiàn)狀
在國家與地方教育及體育部門的大力倡導下,中學校園足球的開展在表面上呈現(xiàn)出一片生機勃勃、百花爭放的局面,但由于其處在初級階段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從根本上落實校園足球發(fā)展的需要和精神。
4.1 校園足球課程的實施者——足球教師
足球教師是校園足球開展的組織者和直接負責人,對校園足球開展的時效性和普及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看來很多中學足球教師在技能方面:很多只是接觸過或簡單的懂一些,很少有專業(yè)足球訓練經歷的教師,這樣很難使學生學習到專業(yè)的足球技術。工作待遇及工作壓力方面:基本不成正比,足球教師付出大量的心血缺沒有薪酬待遇,有的只有微少的補貼,很多足球教師在校園中受到“體育課是復課的歧視”,職稱難以提高。同時,想組織足球賽及對外交流等活動時面臨著校領導的不支持、家長和班主任的反對等阻礙。這些都造成了足球教師積極性不高,很難落實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
4.2 校園足球的發(fā)展對象——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主要參與者,校園足球的發(fā)展主要是為了學生,從目前來看我國中學生校園足球參與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男生,女生甚微。他們的參與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家長的不支持,很多家長認為文化成績不好的學生才去踢球;對于前途的擔憂,很多學生擔心踢足球以后不會有大的發(fā)展,沒有出路;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中國足球職業(yè)聯(lián)賽還處在初級階段,能踢足球聯(lián)賽的是少數,人民對于足球項目的不認可,這都影響著校園足球參與者的積極性。雖然我國女子國家隊在亞洲還算可以,但放眼看去,我國的女足后備人才很少,實在讓人擔憂,如何發(fā)展校園足球女子運動員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2]。
4.3 校園足球的教材
從現(xiàn)在看來很多中學的校園足球開展缺乏教材。雖然國家教育及體育部根據現(xiàn)行情況已經制定了統(tǒng)一的校園足球教程,但很多中學都沒有配備,大都是足球教師依據自己的訓練計劃來進行,在一些偏遠地方的中學依據國家足球教材來實行也有很大難度,面臨著場地、設施等諸多難題。因此校本課程的推行對于校園足球實地的開展有著非凡的意義,足球教材的問題也急需解決。
4.4 校園足球的課程標準及評價體系
目前的中學校園足球缺乏基本的課程標準及評價體系,甚至連足球教程都沒有,校園足球的開展無章可循,課程的開展也沒有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各中學呈現(xiàn)萬千摸樣,評價體系大都依據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評價標準。因此,要想開展好校園足球就要建立專門的課程標準及評價體系。
4.5 校園足球的課堂教學
課堂是校園足球開展的主體平臺,在校園中只有通過課堂才能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由于受師資的影響,在師資力量較好的學校,課堂模式較新穎,教學方法較先進,課堂氛圍較濃厚;在一些師資較差的學校課堂教學則不容樂觀。如何玩轉校園足球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掌握足球技能和提高身體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多地應該多開展交流學習,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有條件的可以引進足球發(fā)達國家的足球課堂教學模式。
5 ?中學足球課程改革發(fā)展研究的結論與建議
5.1 堅持全面素質教育的課程目的,建立培養(yǎng)興趣和快樂的足球課程內容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承載體,貫徹著教育思想、教育目標、教學內容。中學校園足球課程體系的目的是提高學生體質,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只有建構以發(fā)展身體素質、快樂學習為目的的課程體系,才能使廣大足球生充分享受足球,學習足球,才能在具體的課程實施過程中科學、準確地完成教育目標。讓中學生掌握足球技能,學習足球文化,在足球學習過程中提高身體素質并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使中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5.2 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構建中學校園足球三位一體的足球課程體系
傳統(tǒng)的足球教學是以體育課堂為基準進行基本技術學習或者只是簡單的踢踢比賽,學生根本就不能完全掌握足球技術。中學校園足球應緊隨國家方針,采取課堂,課外足球訓練,校、市級足球聯(lián)賽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而且它們三者間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
足球課堂教學可以大范圍普及足球技能知識,達到普及的目的,而課外體育訓練則可以將課堂表現(xiàn)較好的足球苗子選拔出來進行更為專業(yè)的訓練,表現(xiàn)較好的還能作為足球后備人才。而校級聯(lián)賽可以將各班的學習、掌握情況反饋出來,再在實際的課堂中進行改進。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更應在教學模式上進行突破,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傮w來說就是課堂教學重普及,課外訓練重專業(yè)訓練和提拔優(yōu)秀運動員,比賽則注重校園足球文化及國家四級聯(lián)賽梯隊的建設。
5.3 增強教學資源和條件,并制定相應的校園足球校本課程
充足的足球場地和設備是足球課堂上好的前提,如果連基本的場地設施都沒有那么校園足球課程的開展更是無稽之談。各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足球場的建立或者租用場地訓練,足球訓練設備也應實際的采購。
在校園足球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很多學校的教練員大都依據自己的經驗傳授足球技能,這樣形成了各個學校千姿百態(tài)的形式。很多學校將校園足球課程開展成足球專項課,使課堂枯燥無味,學生難以燃起對足球的興趣。然而要充分開發(fā)本地資源、充分發(fā)展校園足球,就需要足球教師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對統(tǒng)一的足球教材進行校本改造,推出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這樣才符合本校實際,切實發(fā)展本地校園足球事業(yè)[3]。
5.4 教育及體育部門應制定中學校園足球課程標準和評價體系
課程標準和評價體系是課程實施的方向盤,教育及體育部門應根據國家對校園足球的相關要求制定專門的校園足球課程標準和評級體系,使廣大教練員有章可循[4]。長時間以來廣大足球教師大都根據自己的喜好開展校園足球,這樣造成全國各地的校園足球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局面,只有制定課程標準并配備相應的評價體系,才能使校園足球走上前進的科學之路。
5.5 應加強政策保護及資金投入,提升教師地位和待遇,促進其積極性
各地中學應積極合理的爭取政策和資金申報,如足球特色學校、足球傳統(tǒng)學校等;應選派專業(yè)的足球教練員進校指導,如“如何提升訓練水平,如何進行梯隊建設”;對于對校園足球課程建設有突出貢獻的,將精力投入到課外足球訓練,校園足球聯(lián)賽訓練的足球教練員及教師應予以一定的獎勵,在職稱評定上予以肯定;充分調動中學足球教師的積極性,使其將熱情和精力投入到校園足球中來,促進我國中學校園足球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衛(wèi)東,張廷安,陸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情況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35(5):22-36.
[2] 焦敬倩,張廷安.影響北京市中學女生參與足球運動的因素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24(4):51-53.
[3] 張曉賢.校園足球活動中小學校本課程的開發(fā)[J].體育學刊,2015(5):90-94.
[4] 陳珂琦.九年義務教育中小學足球教材體系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1995(1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