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闡述了體質健康的內涵,分析了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出大學生體質健康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路徑主要是: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積極組建各類體育俱樂部,充分體現(xiàn)大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新體育教師知識結構,重視體育教學中身體素質練習的滲入等。
【關鍵詞】 大學生;體質健康;體育教學;問題;改革路徑
一、引言
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關系到民族的興衰,大學階段是學生步入社會生活前的關鍵時期,也是身體發(fā)育的重要時期,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直接關系一生的體育鍛煉行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應該以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為出發(fā)點,促其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形成。據(jù)近年來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大學生的爆發(fā)力、力量和耐力等身體素質持續(xù)下滑,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已成為學校教育中的主要問題,高校作為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的場所,在當前教育理念下,如何通過體育教學來實現(xiàn)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成為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高校應該重視體育教學,并不斷進行改革,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興趣,調動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水平。
二、正確認識體質健康
1、內涵
體質具體包括身體素質、身體機能及身體形態(tài)三個方面,即人的外部形態(tài)、人體肌肉能力和人體器官系統(tǒng)所呈現(xiàn)出的生命活動。人們對“健康”認識已深入挖掘到身、心、情緒、道德和社會適應,即在身體、情緒、心理、道德及社交五個方面均健康才是健康。所謂的體質健康,指的是人在先天遺傳及后天能動性的基礎上,所呈現(xiàn)出的身體形態(tài)、功能、運動能力、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力等方面的良好狀態(tài)。
2、必要性
大學生肩負人類文化繼承的重任,學校體育體現(xiàn)的教育功能是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培養(yǎng)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當今學校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導下,已逐步認識到大學教育已不僅僅是智育和德育的完善,更要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是促進大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基礎,特別是隨著當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擁有健康的體魄對于社會和個人已不可或缺,這要求大學生務必要提高認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為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堅實的身體保障。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體育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很多體育教學內容仍以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為主,難以體現(xiàn)當代大學生對體育內容的需求,在項目選擇方面沒有考慮到大學生個體特質,特別是大學生的運動水平參差不齊,教學中面對教師的一刀切教學,致使大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大大降低。
2、教學方法個性化不足
目前的體育教學仍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主,沒有充分考慮到大學生的個性特征,該教學方法比較枯燥乏味,而現(xiàn)在的大學生個性化明顯,因此,很難接受傳統(tǒng)式的教學方法,很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3、教學評價不健全
就評價內容而言,體育教師過于重視體育技能的掌握,忽視大學生對運動參與、學習情緒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評價;過分重視學習結果,忽視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狀況及努力程度;在評價方法方面,過于重視量化結果,普遍忽視質性評價,使得評價結果難以公正反映出學習進步幅度,致使大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受到挫傷。
四、大學生體質健康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路徑
1、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建立以大學生體質健康指數(shù)為依據(jù)的評價體系,評價時通過對大學生身體狀況學期前后的對比,對課程效果實施評價;進一步完善評價標準,加入大學生身體素質、參與程度和表現(xiàn)程度等內容;注重大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日常表現(xiàn)。
2、積極組建各類體育俱樂部
利用課余時間,以個人興趣為基礎,大學生自行組建體育俱樂部,以此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在學校俱樂部活動中,大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特長,其鍛煉自覺性會大大提高,積極營造濃厚的俱樂部比賽氛圍,促使大學生在比賽中提高自己,體驗運動帶來的滿足感,進一步激發(fā)體育參與興趣。
3、充分體現(xiàn)大學生的主體地位
高校教學的對象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相對穩(wěn)定的大學生,他們在其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主體意識,更趨于理性來選擇學習內容,因此,作為體育教師需重視大學生的體育學習感受,自由表達個人想法,努力構建師生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同時,體育教師應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律能力,著力培養(yǎng)其合作精神,努力形成教學相長的和諧局面。
4、更新體育教師知識結構
作為體育教師需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除了熟練掌握運動技能之外,還要拓展教育教學能力。體育教師可根據(jù)大學生的特點,豐富課程內容,為大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如網(wǎng)球運動、休閑體育和素質拓展等項目深受大學生的喜愛,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應該主動更新知識結構,積極將新穎項目引入體育教學,幫助大學生掌握內心喜歡的體育技能,有利于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5、重視體育教學中身體素質練習的滲入
重視身體素質練習和技術技能學習的結合,大學生普遍對于身體素質練習都存在一定惰性,安排身體素質練習時不可過分遷就學生,需有一定的強制練習。安排身體素質練習時要全面,上肢練習包括:引體向上、俯臥撐等;下肢練習包括:蛙跳、單足跳等;腰腹練習包括:仰臥起坐和體前屈等等。體育教師需科學安排各種素質練習,強度由小到大,促使大學生從生理和心理方面適應素質與技術結合的體育課,并促使大學生養(yǎng)成在體育課堂中從事身體素質練習的習慣。
五、結束語
高校體育教學的任務就是要提升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為了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對高校體育教學實施改革十分必要。高校體育教學不僅向大學生傳授體育技能,還應該以身體鍛煉為基礎促進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作為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轉變觀念,更新知識結構,積極引入大學生喜愛的時尚體育項目,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和維持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同時在教學實踐中合理安排身體素質練習,通過全方位練習,切實改善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1] 劉鑫.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與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研究[J]. 體育世界(學術),2017.
[2] 甘啟足.體能訓練對高校體育選項課學生體質健康指標的影響研究[J]. 廣西教育,2018.
[3] 周輝.基于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 教育教學論壇,2015.
[4] 賈燦.從學生體質健康視角探索高校體育發(fā)展趨勢[J]. 湖北體育科技,2015.34(5).
[5] 楊學達.探究增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為導向的高校體育改革[J]. 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5(1).
[6] 王偉強.增強體質健康視野下的高校體育改革探析[J]. 青少年體育,2015.
[7] 張慧斌.基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路徑研究[J]. 體育世界(學術),2018.
[8] 畢桂鳳.高校體育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與維護[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6).
[9] 沈財利,孫虹.試論優(yōu)化高校體育教學環(huán)境的策略[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25(3).
【作者簡介】
董潤峰(1984—)男,陜西咸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