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0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人民醫(yī)院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身體以及心理方面都承擔著巨大的痛苦,生活質量較低,有效的治療尤為關鍵。本文總結收治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44例,分析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應用阿奇霉素治療的臨床效果?,F進行具體闡述。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44例,依照計算機表法分為兩組。試驗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齡4個月~7歲,中位年齡(3.7±0.9)歲。對照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齡5個月~8歲,中位年齡(3.5±2.1)歲?;純杭覍賹Ρ敬窝芯恐榍液炇鹜鈺?,所有患兒的臨床癥狀均符合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標準,44例患兒無論是在年齡上還是性別上的檢驗資料都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方法:兩組患兒均進行止咳、吸痰以及霧化的基礎性治療。對照組用藥方法:紅霉素靜脈滴注,根據患兒的實際體重,用藥劑量25 mg/kg,用藥2次/d,連續(xù)藥物治療1周。試驗組用藥方法:阿奇霉素靜脈滴注,根據患兒的實際體重,用藥劑量10 mg/kg,用藥1次/d,連續(xù)藥物治療3 d后(1個療程)停止用藥4 d,并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繼續(xù)用藥3 d,連續(xù)藥物治療3個療程[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組別 發(fā)熱 咳嗽 喘息試驗組(n=22) 2.47±0.65 5.41±1.55 2.23±1.05對照組(n=22) 5.09±0.67 10.86±1.87 6.82±1.78 t 13.164 5 10.524 6 10.417 5 P 0.000 0 0.000 0 0.000 0
療效判定標準:觀察并評價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①顯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體征恢復正常。②有效:患兒臨床癥狀明顯消失,體征基本恢復正常。③無效:患兒臨床癥狀依然存在甚至加重,體征沒有恢復正常。臨床治療有效率=(總例數-無效)/總例數×100%。統(tǒng)計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樣本分析,選擇χ2檢驗,以%形式表示臨床治療有效率;以±s)表示臨床癥狀消失時間,選擇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有效率:試驗組22例患兒中治療無效1例,顯效15例,有效6例,臨床治療有效率95.45%;試驗組22例患兒中治療無效6例,顯效12例,有效4例,臨床治療有效率72.73%。經統(tǒng)計學計算得出χ2=4.247 1,P=0.039 3,兩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試驗組患兒的發(fā)熱、咳嗽、喘息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病癥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春秋季節(jié)交替之際患兒的肺炎支原體遭受感染,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患兒發(fā)熱、咳嗽以及喘息等,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需要及時接受治療,以免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2]。臨床中主要是采取藥物治療的形式,傳統(tǒng)藥物使用紅霉素,藥物吸收效果較差,同時藥物的半衰期較短,藥效持久度較低,極易導致患兒治療后出現不良反應[3]。作為一種新型抗生素,阿奇霉素基于紅霉素的基礎上產生,藥物治療效果顯著,不僅藥效持續(xù)度較高,同時能夠確保藥物在短時間內發(fā)揮藥效,直接作用于病癥炎癥處,提升藥物的利用率,穩(wěn)定血清,減少白細胞數量,以此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4]。
此次樣本分析中,試驗組22例患兒的治療有效率95.45%,發(fā)熱、咳嗽以及喘息等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形成明顯的治療優(yōu)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其他研究成果大體一致[5]。
綜上所述,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應用阿奇霉素治療,具有明顯的臨床應用效果,可提升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率,促進臨床癥狀的快速消失,改善患兒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