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向學生傳授一定的語文知識外,還需要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這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難題。而思維導圖的運用則是解決寫作教學這一難題的重要輔助手段,對發(fā)散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潛能等有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對思維導圖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提升中職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水平。
關鍵詞:思維導圖;中職語文;寫作教學;運用探究
一、 前言
通過筆者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發(fā)現,寫作是中職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較為苦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此現象主要是由于中職學生基礎差、思維沒得到有效的發(fā)散,寫作思維不清晰導致的。所以筆者對語文寫作教學模式進行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將思維導圖應用到了語文寫作教學中,通過實踐發(fā)現,它不僅可以有效的梳理學生的寫作思維,而且對其后期寫作具有一定的幫助。本文就是根據自身經驗談一談思維導圖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二、 思維導圖的概念界定
思維導圖與傳統(tǒng)的概念圖、知識樹等有著一定的差別,它是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巴贊最先提出的用于組織大腦思維的一種工具,又被稱為心智圖。思維導圖的繪制與人類大腦神經元的生理特征有著極強的契合性,能夠充分調動大腦的每一個細胞,有助于人類左右腦的共同開發(fā)。它主要依托色彩、圖像等方式完成信息的組織工作,建構成具有節(jié)點式和發(fā)散式的信息結構,使原本較為煩瑣且復雜的文字信息轉變?yōu)榍逦覍哟屋^為分明的圖,以此體現各層級信息之間的關系。之后利用線條和畫圖等途徑促使思維發(fā)散的形成,從而使與大腦思維活動相吻合的圖形得到自然呈現。
三、 思維導圖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一) 思維導圖在詞匯量積累中的運用
通俗來講,寫作是一個詞匯積累過程的直接體現,只有具備了豐富的詞匯量,其寫作過程才能順利進行。但是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其無論是從學習能力方面還是自主學習方面都有待提升,因此其詞匯量積累情況并不樂觀,也就導致了寫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根據相關詞語對自身所具備的詞匯進行整理,以此形成具有系統(tǒng)性的詞匯庫,從而幫助學生進行詞語積累,了解每個詞語的運用情境。例如,教師向學生布置以“駕馭”為中心詞,引導學生在紙上畫出思維導圖的中心點,并在其周圍列出其近義詞、反義詞、聯想詞等,之后在這些詞為節(jié)點的基礎上進行再一次的聯想,從而達到幫助學生詞匯量積累的目的。學生的詞匯量得到了提升,其寫作過程中也會有詞可用,對其寫作具有一定的幫助。
(二) 思維導圖在立意選材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是中職語文教師進行寫作教學時的重要輔助手段,一方面可以使傳統(tǒng)寫作知識點內容更加鮮明,另一方面還有助于學生拓展思維的培養(yǎng)與鍛煉,對其寫作過程中的立意選材有著積極影響。首先,教師在明確寫作主題后,要鼓勵學生發(fā)揮自身想象羅列出與寫作主題相關的文字信息,并將其整合提煉出寫作方向。之后,在寫作方向為節(jié)點的思維導圖下將寫作素材進行羅列展示,這樣每個學生所積累的寫作素材不同,避免了寫作過程和內容出現千篇一律的情況;其次,讓學生以畫出的思維導圖為依據,從眾多立意中選擇自己傾向的寫作主題,并對其素材方面進行斟酌;最后,確定寫作主題,挑選出代表性較強且被人們熟知的寫作素材,在此基礎上列出寫作提綱,從而形成完整的寫作思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以清晰直觀的思維導圖為參考,以此提升學生對寫作的整體把握,使文章的整體框架在腦海中快速建構。由此可見,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固有的思維方式得到立體化的拓寬,其教學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另外,思維導圖是學生寫作思維過程的展現,方便了學生對自身思維的審視,并針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梳理與調整,有助于寫作質量的提高。
(三) 思維導圖在片段寫作中的運用
針對中職學生寫作難這一特點,教師還可以采取片段寫作訓練的方式,從寫作細節(jié)為切入點,以局部質量促全局質量的提升。同時,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注重自身引導的發(fā)揮,抓住寫作過程中的關鍵點,并對其進行指導。
第一,教師可以利用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從中選取較為經典的片段,利用思維導圖將此片段中的重點給予細分,并以此為參考引導學生進行仿寫。例如以莫言的《賣白菜》中老太太買白菜這一段內容作為仿寫對象,這一段通過對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等方面的深入刻畫,使孤寡老人生活拮據、精打細算這一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因此教師可以以人物形象“拮據”這一特點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點,引導學生運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從而使自身思維得到拓寬,并從中選取生活性較強的寫作素材使學生進行仿寫。在此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學生仿寫出的片段增添了許多細節(jié)性的東西,有的學生在仿寫片段中寫道:“她赤腳站在賣包子的小攤前,看著那個對自己來說有些昂貴卻又熱氣騰騰的包子,咽了好幾次口水,反反復復看著自己拿小口袋裝著的兩張紙幣,數了又數。‘去去去,一邊待著去,別妨礙我做生意。小攤的老板轟趕道。”這個片段中,學生并沒有采取以往描寫人物形象慣用的語言、衣著等形式,而是通過描寫小女孩赤腳、兩張紙幣來回的數以及包子攤老板的驅趕等語言側面反映出小女孩生活拮據、較為貧窮的形象。由此可見學生的寫作意識和情感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表現的更為細膩了。
第二,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針對自己寫的較為平淡且缺乏豐富的語句進行寫作訓練。例如學生在描寫小女孩非??蓯鄣臅r候,直接寫到:“眼前的小女孩笑瞇瞇的看著我,非??蓯?。”基于此,教師可以以小或可愛為中心點,使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豐富女孩小、可愛等特點。在思維導圖運用下,學生在固有的文字描寫中加入了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等,將原本直白毫無感情的一句話拓展成了一段描述性較強的文字,幫助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同時,在思維導圖運用的過程中,還有效簡化了寫作教學過程中的難點,使得中職語文寫作教學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四、 結束語
總之,思維導圖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靈活運用是對傳統(tǒng)寫作教學模式的一種顛覆,有助于學生拓展思維的訓練,對提升教師的寫作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還要繼續(xù)加大對思維導圖運用的研究,使其在寫作教學中獲得更為廣泛的應用空間。
參考文獻:
[1]黃蕊.思維導圖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3):249-250.
[2]石榮燕.思維導圖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教育觀察,2018,7(16):125-126.
[3]王亞蕓,周小蓬.思維導圖: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工具[J].江蘇教育研究,2016(1):73-76.
作者簡介:
王麗霞,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職業(y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