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而在實際寫作中,部分學生往只看材料的表面意思,對提示材料的背景語有所忽略,導致文章審題出現(xiàn)問題。所謂審題,就是正確揣摩命題者的“指令”,仔細閱讀已給的材料,推敲出其中的含義和要求,明確命題者的提示。審題正確,就像把握住重心,吸引有效素材,所寫文章符合文題的要求,勝券在握。審題不當,偏離題道,則“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全盤皆輸。以下就以平時練習的幾篇作文題為支架,談談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審題盲點。
作文材料中會出現(xiàn)一些表示空間方位的詞組,對所寫內容的地點背景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例如下面的作文要求:“四年的學校生活,你一定經(jīng)歷了不少事情,有愉快的,有感到委屈的,有……,選擇一件你最想告訴別人的事情寫下來,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題目自擬。”“四年的學校生活”就提示了孩子事情發(fā)生的地點背景,無形中限定了素材必須選校園生活中的,學生必須嚴格地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作文。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下筆千言不走題。
可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有將近五分之二的學生筆下的作文遠遠偏離了地點背景這個軌道。其中有一篇作文的大致內容是:“在一次登山活動中,一向內向的小作者結交了一個性情相投的朋友,有了這個朋友,兩人在課外經(jīng)常交流、分享新生知識。不但收獲了友誼,而且各方面的進步都很大?!毖笱鬄⑺摹⑽灏僮?,富有正能量的立意,終究還是一場哀怨、無奈的結局。緣由何故?這是校園之外的事情??!是啊,縱然把事情描繪得生動迷離,撥人心弦,那又如何呢?
再如這則作文要求:“我們的家鄉(xiāng)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歷史文化名城,福州的景點可真不少,有具有閩都神韻的三坊七巷,有四季常青,蒼松滴翠的鼓山,還有于山烏山……請你選取你最熟悉的,你認為最有特色的內容寫一段導游詞,可以講景點風光,也可以講有關故事?!爆F(xiàn)在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常利用節(jié)假日帶孩子外出游玩。景物看在眼里,記于心中,寫在紙上,應該是得心應手的作文。結果學生跳躍性讀題,沒有鎖定“福州”這個關鍵字眼,即使文筆很棒,也難逃“厄運”。
所以,行文之前要先逐句推敲,抓準提示中的選材點。只有在既定的軌道上盡情馳騁,才能讓讀者領略到你的精彩紛呈。
“惟線索在手,則錯綜變化,為吾所施。”如果說文章中豐富而生動的材料是一顆顆耀眼的珍珠,那么線索就是將這些珍珠串起來的彩線。這樣的連綴成串,使文章結構完整嚴密,敘事集中明朗,可見線索的作用非同一般。比如《竊讀記》一文,字里行間都站著一個怯怯地藏身于書店里,匆忙而貪婪地閱讀著的小女孩,課文的作者以“竊讀”為線索,細膩生動地描繪了“匆匆忙忙趕到書店”、“心急如焚找尋書籍”、“依附在大人身旁讀書”等幾個場景,把主人公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真是一線串珠脈絡明,一線串珠如歷其境。
看一個續(xù)寫童話的題目:“太陽快要落山了,小猴捧著一個動物運動會上獲得的獎杯回來,中途累了,正準備休息一會兒的時候,從旁邊的林子里走出來一只瘦狐貍和狗熊……提示:小猴、瘦狐貍和狗熊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請接著寫一個片段。要求:注意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鳖}目中的關鍵詞應該是獎杯、動物運動會,小猴、瘦狐貍和狗熊。四年級的學生愛幻想,善游戲,所以童話續(xù)編對他們應該是信手拈來。筆下的三只小動物各有靈魂,各有立場,形象立體鮮活,故事情節(jié)令人忍俊不禁。而所有這些優(yōu)點集于一身的作文,到最后還是被下放到及格地帶,究其原因是孩子們沒有圍繞“獎杯”這條線索,或是線索斷了。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線索,有以人物為線索,有以事件為線索,有以情感為線索,建立線索意識,是寫作文的一種內在要求。
材料作文,是根據(jù)所給的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的一種作文形式。閱讀題目時應從材料整體出發(fā),忌斷章取義。
例如這篇作文題目:“老虎大王在森林里舉辦‘2018年動物選美大賽’,目的是要選出最美動物。小兔、小狗和小馬都來參賽啦,它們都要在比賽中發(fā)言,介紹自己的美,老虎大王需做出最后的裁定。請展開想象,編寫這個有趣的故事。”這個題目涉及到三個要素,一是介紹自己的美,二是小動物們都要發(fā)言,三是老虎大王需做出最后裁定。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學生匆匆掃描考題,沒把眼神定格在第二要素“發(fā)言”上。參賽的小動物都要“發(fā)言”,發(fā)言介紹自己美在哪里,采用“直接的語言”介紹“美”才是本文的表現(xiàn)形式。還值得注意的是,人物發(fā)言時要與神態(tài)、動作等組成一個聯(lián)動的整體,否則,人物很難立體豐滿。
“凡事走正第一步”非常重要。作文的第一要點,是迅速而準確地審題,即做到認真讀題,定下心來咬文爵字;靜心審題,仔細圈劃關鍵信息。審題決定作文的生死成敗,文意是寫作的導航。只有審清文意,明白命題者的“指令”,筆尖下才會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文學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