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暴力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在社會上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故此,消除家暴刻不容緩。本文通過中外在家暴預防和懲戒方面的相關對比,肯定了西方國家在處理此問題上的先進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國在預防與懲戒方面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對此做出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家庭暴力;預防;懲戒;對比;啟示
關于家庭暴力,中國《反家暴法》中定義為:對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家庭暴力在生活中屢見不鮮,而女性因體力上的弱勢常常成為受害者。近些年,與家庭暴力相關的爆炸性事件越來越多,施暴者不但有知名人士,如2011年瘋狂英語的創(chuàng)始人李陽,偶像明星蔣勁夫等,而且在普通人身上也廣為存在,如央視記者柴靜的紀錄片《看見》中采訪的女囚犯,基本都是家暴的犧牲品。盡管李陽和蔣勁夫都對自己的行為付出了坐牢的代價,女囚犯的丈夫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作為一個未來有志于從事法律行業(yè)的高中生,我對家庭暴力深惡痛絕。我認為這個事件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安定。因此,本文希望通過中西在家庭暴力預防和懲戒的對比,對國內解決此類問題提供一點有效借鑒。
一、中外的家庭暴力現(xiàn)狀
家庭暴力的危害有多嚴重?從李陽和蔣勁夫的案子就可以看出,對于施暴者來說,他們名譽被毀,事業(yè)受到重要影響;對于受害者來說,他們的妻子或女友不但身體遭受毆打,而且心靈得到極大傷害。但即使這樣,家暴在社會中仍然廣泛存在,中外都不例外。
1.中外家暴現(xiàn)狀
據(jù)中國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大約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近10%的故意殺人案件涉及家庭暴力;每年約有10萬個家庭因為家暴而解體[1];可見家暴對社會的危害。而在這些事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受害人大多是婦女、兒童和老人。國外的現(xiàn)狀也不容樂觀,以美國為例,每4名女性就有1人曾報告被配偶或男友打過;每天有3名女性遭丈夫或男友殺害;每年女性因這類暴力遭到的傷害達200 萬次[2]。此外,英、發(fā)、德、澳、加等發(fā)達國家也常有類似事件發(fā)生??梢?,家庭暴力不是只在中國存在,而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亟需重視及解決。
2.中西家暴預防與懲戒對比
中國在預防和懲戒家暴方面走過了一條漫長的道路。改革開放后,雖然經濟高速發(fā)展,但相應的精神文化建設卻落后了半拍,家庭暴力法律缺失就是典型。2001年,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電視劇,即體現(xiàn)了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尋求法律保護的情況。這部電視劇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轟動,很多律師和司法人士開始推動設置專門家庭暴力法的行為,認為僅靠婦聯(lián)工會等部門,只能對家庭暴力的解決起一定的緩解作用,不能起決定作用。這個問題最終也成為人大代表在歷次會議中的建議。終于到2016年3月1日,國家出臺了《反家暴法》,將家暴第一次從觀念層面上升到法律層面,體現(xiàn)了法律的進步。
反觀國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進入現(xiàn)代文明社會較早,自由、平等理念深入人心,女權運動開展也有很長時間的歷史,故到目前為止,反家暴已成為根植人心的理念,而政府也采取了多項措施杜絕此類現(xiàn)象。仍以美國為例,不但有《針對婦女暴力法》、《家庭暴力和預防服務法》[3]等專門的法律,而且在政府的倡導下民間存在各種性質的公益組織,如ME TOO 等,這些組織以救助和支持受害者為主要工作內容,在全社會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反家暴氛圍??梢哉f,國外從預防到懲戒,法律體系和保障體系都比較完善。
三、對國內的啟示
目前,距離《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電視劇播放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但電視劇里面馮遠征所飾演的施暴者形象卻永遠刻畫在人們心中。很多80后稱此為“童年陰影”。新浪微博、人民網、環(huán)球時報、網易等網站在寫作相關專題時,也都將電視劇的配圖放上。人們之所以念念不忘,就在于走不出家庭暴力帶給觀看者的心理陰影。故此,消除家庭暴力,需要在完善法制和社會配合上共同努力。
1. 完善法制
任何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滋生發(fā)展,背后都存在相關部門管轄的無力。家庭暴力也是如此。中國受儒家文化影響至深,而在儒家文化中,女人本身依附男性存在,獨立性很弱,即使遭受不公待遇,也很難在男權社會中尋求公道。故此,家庭暴力在國內也是層出不窮,電視劇里面的無法可依到目前已經不存在,但單一的《反家暴法》法律并不能面面俱到地解決問題,因為家庭暴力還涉及到對事前的預防、事中的積極應對、事后的后續(xù)援助等工作,這些都需要相關的法律條文依據(jù)。因此,可參照西方的例子,設置從預防到懲戒、從人身保護到精神安慰等方法面面俱全的法律,使現(xiàn)行的反家暴法細致完善,為受害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法律保障。
加大法律對家暴的懲戒力度、切實落實懲戒手段也是消滅家暴的一個有利措施。目前的《家暴法》對家暴的懲戒上升到刑事案件是一個可喜進步,但跟西方對比,對家暴的懲戒仍然不夠深刻。所以,可以吸取外國“人身保護令”“強制通報準則”等措施,在刑事處罰和物質處罰方面加深懲戒力度。同時,在具體執(zhí)行中,要區(qū)分社會習俗和執(zhí)法的界限,強化執(zhí)法人員的法制意識,對于站在一線的執(zhí)法民警,更應該強化他們對家庭暴力的認識,對施暴者嚴加管教,體現(xiàn)法律的尊嚴和執(zhí)行力。
2. 社會配合
家庭暴力是社會現(xiàn)象,反家暴除了需要法律的保護外,社會的配合也是消滅家暴的一個有效途徑。
一是加強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包括個人接受的思想教育和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接受到的思想觀念。個人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在學校,故此,不管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都應針對接受教育的群體開展相關的課程或者講座,將反家暴的觀念植入每個人心中。其次,給社會宣傳正確的思想觀念,發(fā)揮媒體尤其是新興媒體的積極作用,如可利用名人效應,將反家暴作為專門的主題開展,或者地方法院、社區(qū)、學校等部門聯(lián)合起來,在學校等公共場合開展宣傳,加強人們對此問題的認識。
二是要社會組織的配合。社會組織主要為受害者提供幫助和有利的組織支援。這個社會組織可以是農村的村委會,可以是城鎮(zhèn)的社區(qū),也可以是受害人工作的單位、居住地區(qū)的物業(yè)等服務部門。除此之外,醫(yī)院、派出所等與家暴有聯(lián)系的部門也需提供有力的配合,如醫(yī)院可以根據(jù)診斷證明直接報警,而派出所在有出警記錄后就及時聯(lián)系社會組織,最大程度地給予受害者關懷和幫助,撫慰他們的心靈和身體傷害。
綜上,家庭暴力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其出現(xiàn)有多種多樣的原因,解決起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國目前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跟西方發(fā)達國家比起來卻遠遠不足。作為未來社會的參與者和主力軍,我們不但要正確地看待問題,更應該想辦法解決問題,讓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越來越美好。
參考文獻:
[1][2]最高法:中國約24.7%家庭存在不同程度家庭暴力.北京晨報[N].2014-2-28.
[3]賈元熙.美國:社會對家庭暴力“零容忍”.參考消息[N].2016-03-03
作者簡介:
李沛洋(2001.3-),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西安市曲江一中文科3--2班,特長:古箏、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