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萍 倪健強無錫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江蘇無錫494);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江蘇蘇州5006)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急重癥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被認為是機體針對急性損傷產(chǎn)生的非特異性過度炎癥反應,是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重要發(fā)病基礎,直接影響治療的進程和疾病的預后[1]。已有的研究認為,SIRS 是急性腦卒中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2]。腦卒中后機體出現(xiàn)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紊亂,并發(fā)肺部感染,容易誘發(fā)SIRS 的發(fā)生。而卒中后SIRS 又可以使患者機體炎癥級聯(lián)反應升級,加重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紊亂和肺部感染,影響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增加不良預后的風險[2-3]。如何控制早期發(fā)生的卒中后SIRS,減少其對患者病情的影響,是臨床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生急需解決的問題。
卒中后SIRS 的患者年齡大、基礎體質(zhì)差,急性呼吸衰竭和肺部感染發(fā)生率高[4],但機體本身往往不存在嚴重的呼吸系統(tǒng)器質(zhì)性損害,急需一種非創(chuàng)傷性、使用方便的氧氣治療方式,早期及時地糾正呼吸衰竭,扭轉(zhuǎn)機體缺氧狀態(tài),將肺部感染和SIRS 控制在初始階段。經(jīng)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作為新型的氧療方式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中[5],與機械通氣比較,其具備適應范圍廣泛、無創(chuàng)傷、使用靈活、撤機方便、效果良好等優(yōu)點[6-7]。本研究針對急性卒中后SIRS 的患者(出現(xiàn)呼吸衰竭但未達到機械通氣標準)進行HFNC 治療,觀察其對SIRS 及肺部感染的治療效果及對腦卒中預后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入住無錫市人民醫(yī)院急性腦卒中后SIRS 患者83例,隨機分為2 組:HFNC 組和普通氧氣治療組,納入標準:急性腦卒中[8-9]合并SIRS[10],符合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診斷。入組患者如12 h 內(nèi)不能糾正呼吸衰竭、改為機械通氣或死亡患者剔除出研究?;颊呔栽竿鈪⑴c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的方法進行分組。本研究已獲得無錫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HFNC 組采用HFNC 系統(tǒng)(溫度37 ℃,流速35 L/min,氧濃度35%),由文丘里空氧混合閥、MR850 濕化器和RT308 管路組成,并將管路鼻導管與患者連接[11]。普通氧氣治療組采用雙鼻導管吸氧(氧流量3 L/min)。治療持續(xù)14 d。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記錄急性期腦卒中患者的基線NIHSS 評分,用于評估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記錄患者的基線APACHE-Ⅱ評分及血清C 反應蛋白(CRP),用于評估患者SIRS 的嚴重程度[12-13]。記錄患者的基線CPIS 評分,用于評估患者肺部感染情況[14]。觀察治療7 d 后患者APACHE-Ⅱ評分、CPIS 評分及SIRS 的治愈數(shù),并檢測血清CRP;觀察治療14 d 后患者NIHSS評分及CPIS 評分,同時檢測血清CRP。記錄2組患者3 個月mRS 評分,用于評估患者的預后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統(tǒng)計軟件使用SPSS 19.0,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基本資料分析14 d 內(nèi)HFNC 組死亡1 例,機械通氣1 例,普通氧氣治療組死亡1 例,機械通氣2 例,2 組間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剔除不納入研究。完成研究共78 例,其中HFNC 組40 例,男25 例,女15 例;年齡50 ~95歲,平均(75.58±9.60)歲;普通氧氣治療組38例,男24 例,女14 例;年齡51 ~94 歲,平均(74.78 ±10.23)歲。2 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HFNC 組與普通氧氣治療組組間年齡、性別、腦梗死/腦出血比例、糖尿病史、心臟病史、高血壓史、肺部疾病史及吸煙史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組治療前NIHSS 評分、APACHE-Ⅱ評分、CPIS 評分以及血清CRP 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Tab.1 General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s
表1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Tab.1 General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s
例數(shù)年齡(歲)男/女(例)腦梗死/腦出血(例)糖尿病史(例)高血壓史(例)心臟疾病史(例)肺部疾病史(例)吸煙史(例)基線NIHSS 評分基線APACHE-Ⅱ評分基線血清CRP(mg/L)基線CPIS HFNC 組40 75.58±9.60 25/15 29/11 19 35 10 11 18 18.23±4.06 26.58±4.45 7.61±3.57 8.18±1.63普通氧氣治療組38 74.78±10.23 24/14 27/11 16 32 8 10 16 18.08±4.12 26.13±4.75 7.53±3.25 8.16±1.57統(tǒng)計值-t=0.914 χ2=0.004 χ2=0.020 χ2=0.229 χ2=0.174 χ2=0.171 χ2=0.014 χ2=0.066 t=0.780 t=0.969 t=0.736 t=0.708 P 值-0.364 0.952 0.887 0.632 0.677 0.679 0.906 0.797 0.438 0.336 0.464 0.481
2.2 2組患者治療后SIRS 治愈數(shù)、SIRS 嚴重程度、神經(jīng)功能缺損及肺部感染評分的比較經(jīng)過7 d 治療后,HFNC 組SIRS 治愈率明顯高于普通氧氣治療組(P<0.05),肺部感染情況HFNC 組CPIS評分明顯改善(P<0.05)。經(jīng)過14 d 治療時,HFNC 組NIHSS 評分明顯改善,但CPIS 評分2 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FNC 組90 d 后mRS評分明顯改善(P<0.05)。2 組間血清CRP 檢測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 組患者治療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肺部感染評分血清CRP、APACHE-Ⅱ評分、SIRS 治愈數(shù)、mRS 評分的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NIHSS,CPIS,CRP,APACHEⅡ,SIRS cure rate,and mRS between 2 groups ±s
表2 2 組患者治療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肺部感染評分血清CRP、APACHE-Ⅱ評分、SIRS 治愈數(shù)、mRS 評分的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NIHSS,CPIS,CRP,APACHEⅡ,SIRS cure rate,and mRS between 2 groups ±s
注:*P <0.05
組別HFNC 組普通氧氣治療組統(tǒng)計值P 值7 d APACHE-II 14.05±4.36 17.63±4.57 t=3.751 0.000*7 d CRP(mg/L)4.46±3.21 4.58±2.85 t=0.791 0.432 7 d CPIS 評分4.70±1.18 6.55±2.17 t=4.884 0.000*7 d SIRS治愈數(shù)(例)31/40 21/38 χ2=4.336 0.037*14 d NIHSS 9.90±3.47 11.39±2.89 t=2.351 0.021*14 d CPIS 評分2.98±1.80 3.05±1.79 t=0.803 0.425 14 d CRP(mg/L)2.54±2.54 2.63±2.03 t=0.789 0.433 3 個月mRS 評分2.60±1.15 3.16±1.15 t=2.423 0.018*
腦卒中后SIRS 是急性腦卒中的常見并發(fā)癥,是腦卒中病情惡化和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15]。以往的研究[2-3]認為,腦卒中的嚴重神經(jīng)功能缺損、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異常、卒中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以及卒中前基礎疾病等均可以導致卒中后SIRS的發(fā)生。針對SIRS 的治療中,中等或高度的氧濃度治療非常重要,腦卒中相關指南也建議加強早期呼吸道的管理,盡早地給予氣道支持及輔助呼吸[8-9]。雖然機械通氣在重癥呼吸衰竭患者中應用廣泛,但是存在加重感染、患者無法依從、適應范圍小等問題[16]。因此,臨床工作中常常針對這些發(fā)生了卒中后SIRS 的患者積極治療肺部感染的同時使用氧氣治療的方式,用以控制肺部感染,糾正呼吸衰竭,減輕炎性反應。只有在短時間內(nèi)未能糾正呼吸衰竭,才會考慮機械通氣等方法。本研究中涉及的HFNC 可以產(chǎn)生持續(xù)的低水平氣道正壓力,能夠擴張鼻咽部,減少呼吸做功及耗氧,在一定程度上復張肺泡,改善氧合作用,沖刷解剖死腔內(nèi)的二氧化碳,同時濕化后的氣體能夠改善氣道黏膜纖毛活動,便于分泌物清除[17]。該方法臨床適應性強,已被廣泛應用于重癥早期呼吸衰竭的患者,并減少了SIRS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本研究針對急性卒中后SIRS 的患者進行研究。這部分患者往往合并存在肺部感染及換氣障礙,沒有嚴重的基礎呼吸系統(tǒng)器質(zhì)性疾病,尚未達到機械通氣的指征,因此針對性地選擇新型HFNC,觀察其對SIRS 的療效和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影響。
研究針對卒中后SIRS 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采用與炎性反應密切相關的APACHE-Ⅱ評分系統(tǒng),綜合了病理生理變化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評分評估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指標包括:體溫、動脈壓、心率、呼吸頻率、血電解質(zhì)、氧合情況、血細胞計數(shù)及壓積等。結(jié)果顯示,在同等內(nèi)科治療的基礎上,使用HFNC 治療的患者7 d 時SIRS 的治愈數(shù)明顯增加(P<0.05),7 d 時APACHE-Ⅱ評分顯著好轉(zhuǎn)(P<0.05)。研究還結(jié)合CPIS 評分的指標觀察了肺部感染的治療效果,發(fā)現(xiàn)卒中后SIRS 患者7 d內(nèi)HFNC 治療較普通氧氣治療更加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P<0.05)。這與他人研究結(jié)果一致[18]。HFNC 的治療與普通氧氣治療相比較,具有減少呼吸做功和耗氧、增加氧合作用、改善氣道黏膜活力、清除分泌物等優(yōu)點,因此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肺部感染。而卒中后肺部感染是卒中后SIRS 的主要原因[2],通過肺部感染的改善可以糾正免疫功能失調(diào),終止炎性級聯(lián)反應,達到控制SIRS 的效果。研究還發(fā)現(xiàn),患者7 d 后HFNC 治療與普通氧療比較,并不能改善患者14 d 時的CPIS 評分,說明HFNC 治療主要針對的是早期呼吸衰竭的患者,對于后期的肺部感染還是需要更好的藥物及其他治療手段。
本研究還顯示,HFNC 治療較普通氧氣治療更能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14 d 時患者NIHSS評分明顯降低(P<0.05),3 個月時患者的預后評分也有好轉(zhuǎn)(P<0.05),說明HFNC 治療在治療腦卒中后SIRS 的同時有利于腦卒中的治療和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這是由于SIRS 是腦卒中預后不良重要的危險因素。減少和控制炎性反應,減少SIRS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可以減少腦卒中的其他不良并發(fā)癥,減少患者不良預后的發(fā)生。在治療SIRS 的同時,卒中后早期肺部感染也得到控制,降低機體的不良炎性反應,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強組織供氧(特別是最重要的腦組織供氧)。卒中SIRS 的控制和減少還可以提高患者康復能力,增加康復活動量和機體對藥物的吸收,更好地提高缺血組織的修復和再生,獲得良好的神經(jīng)功能恢復和預后。研究還選擇了與SIRS 密切相關的指標血清CRP進行觀察,但并不能觀察到與SIRS 和肺部感染一致的結(jié)果。這可能與血清CRP 本身特點有關[13]。CRP 與個體免疫機制關系密切,在機體內(nèi)反應的時間與疾病的發(fā)展也不完全一致,同時本研究中病例數(shù)有限,也影響了其觀察效果。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對于一些鼻部結(jié)構(gòu)異常或者無法保持口唇閉合的患者HFNC 治療系統(tǒng)效果略差,結(jié)果與他人類似[19]。
本研究顯示,HFNC 治療系統(tǒng)可以通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控制肺部感染,減輕炎性反應,治療卒中后SIRS,促進神經(jīng)缺損功能的恢復,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目前本研究存在單中心小樣本的缺陷,有待今后大規(guī)模隨機雙盲對照研究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