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波
(江蘇省邳州市運河中學 221300)
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現(xiàn)在已經產生了改變,這主要是由于新課改的實施,變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再滿足目前的新教材的需求.因此,教師需要改變自己一直以來的教學方法,轉變思路,既要教授知識,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學生的價值體系的建立需要教師的參與.只有為學生建立價值體系,才能算真正做到育人為本.作為物理教師,更要將人文精神通過物理知識傳遞給學生.
物理知識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其中又包括了各種公式、定理和定律,還有一些概念等等.這些內容,要想學生深入了解,體會其中的美,起到一種美育的功能,需要教師的引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感受到物理包含的簡潔對稱美,就能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精簡的物理模型,語言精簡、凝練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都是物理學家一直以來對美的不斷追求才形成的;物理中有幾種相互關系反映了物理對稱的美:引力和斥力、運動和靜止,反射和折射還有光電子三者的關系;物理理論之所以完美體現(xiàn)在加速與減速,地面上的物體和天上星體運動等的統(tǒng)一.在20世紀的時候,還有許多是物理界的美學珍品,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反粒子的預言.教師要善于挖掘物理中的美,發(fā)掘物理中各種美育因素,引導學生欣賞物理中的美.然而教師不能夠只是帶領學生感受物理的美,而是應該要把美育活動融入自己的教學中,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幽默風趣的連珠妙語,旁征博引的知識功底都能為學生帶去美的享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要善于利用物理學家的榜樣作用.物理學家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東西.比如說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百折不撓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等等.教師可以挑選一些物理學家的故事來講,比如說某個物理學家身上的小故事,或者物理學家追求真理的付出,讓學生更多的了解物理學家,從而親近物理,讓學生從物理學家身上既能學到物理知識又講述與物理學家有關的物理知識,教師從故事中可以給學生解讀一些人文精神,深度分析物學家的人文素養(yǎng),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熏陶人文素養(yǎng).例如, “萬有引力定律”的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去了解一些牛頓的生平,還有他的一些故事,當然了解他的貢獻也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學生搜集完之后,在整理故事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思考,學生經過思考和學習,會被牛頓的愛動腦、愛觀察、不怕挫折的精神所吸引.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于這些品質的學習和踐行.所以,學生能從偉大的物理學家身上學到許多偉大的品質,教師要善于引導.
教師一定要立足課本,深入挖掘教材,尋找內涵人文要素的資源,然后與將這些資源與學科知識緊密結合,優(yōu)化整合,將人文精神滲透到日常教學.物理名人就是其中的一個資源.教師對物理知識的講解,要適當?shù)慕Y合一些物理大家的光輝事跡和古詩,比如如愛因斯坦、伽利略、錢學森、楊振寧等等.學生既能夠學到知識,也能夠正三觀.比如,愛國是作為中國公民必須具備的品質,也是人文精神最為重要的方面.錢學森愛國熱情高漲,一心報效祖國,不畏艱險,最終回報祖國用自己所學知識為祖國做出重大的貢獻.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事跡,開展人文教育.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物理發(fā)明來教導學生.同樣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些古代科技發(fā)明的故事,讓學生充滿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四大發(fā)明中的指南針還有造紙術的發(fā)明,物理方面的物質結構的原子模型,超導技術等等,這些技術可以讓學生充滿探索世界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愛情主義精神,也鼓勵了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課堂上往往教師講的內容會很多,給學生操練的機會很少.而物理實驗就是彌補課堂的遺憾.課堂實驗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夠在實踐中學到一些物理實驗帶來的人文知識.所以說教師一定要重視好每次的物理實驗,讓人文精神滲透其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物理的實驗中不僅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也能接收到人文精神的教育.例如,學生在學“力的合成”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開展一些簡單易行的課堂上的物理實驗.整個過程大概是先選四個身高體重相當?shù)耐瑢W,然后分成兩組,進行“拉桌子”比賽.第一組的兩名同學從不同的方向拉桌子,桌子基本沒動.另外一組的兩名同學向同方向拉桌子,桌子一下子就發(fā)生了移動.從實驗中,學生可以明白什么是合力?也突出了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驗進行有效性的總結,表揚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意識到合作的力量,從而學會合作,在今后的實驗中肯定會大大提高效率,也能有效提高人文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教學總是存在缺陷,缺乏對人文教育的重視,但是教師只要能夠正視自己不足,想辦法彌補,找出正確的途徑,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而不懈努力.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一定能夠得到提高,高中的物理解題也會取得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