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柱
摘 要:初中課堂不單單要嚴格要求學生,促使其提升文化課成績,還要讓學生放松身心,具備強健的體魄,從而促使他們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因此,告別原有陳舊的體育教學模式,讓體育課堂教學散發(fā)出嶄新的氣息,剔除原有散漫、混亂的狀態(tài),賦予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性,是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自然選擇。本文首先闡述初中體育教學的價值,繼而提出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希望對提升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初中體育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創(chuàng)新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01
一、初中體育教育的現(xiàn)實價值
1.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
體育是初中教學中必須設置的一門學科,也是學校整體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具有明顯的目的性、計劃性和組織性。體育教學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品格和身體素質。畢竟,賦予學生嚴格的教學訓練任務,能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具備強烈的紀律意識和團隊意識,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和個人品格,對于提升其團隊精神具有很好的現(xiàn)實指導作用。如此,學生才能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言行,避免不良習慣的出現(xiàn),進而有效約束自己的行為。體育教育無非是督促學生掌握基本體育知識,培養(yǎng)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并有效減少他們的學習壓力,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2.有利于促進社會的整體進步
初中開展體育課,是通過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強健學生的體魄,從而使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實現(xiàn)整體范圍內的顯著提升。因此,強化初中課堂教學改革是實現(xiàn)社會發(fā)展的必要途徑,二者更是存在著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的關系[1]。不難看出,社會的進步發(fā)展需要依靠體育的力量,需要實現(xiàn)體育素質教學,讓教學理念和方法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學化,更加合理化??梢?,給予體育教學應有的重視,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輸送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為社會的全面進步輸送新鮮血液。
二、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策略
1.教學理念要做出轉變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將老師置于主體地位,嚴重忽略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這是不可取的行為。畢竟,老師一旦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的參與度就會明顯的減少,鍛煉機會也會減少,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必然較低。因此,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要從教學理念做出應有的及時的轉變,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真正的主人,以此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換言之,若想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應革新老師的教學理念,促使老師接受和推行正確的價值認識,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以發(fā)展學生身心健康為基準目標,最終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普及學生的體育意識。
2.教學方法要不斷革新
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慣用的教學方法是老師進行動作示范,由學生一板一眼的進行模仿學習。這種教學方法過于機械化,無法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影響了學習的熱情,使整個教學過程非常沉悶枯燥,導致教學效率不高。因此,革新原有的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方法迫在眉睫。老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元素,讓學生的年齡、愛好興趣、性格、心理等因素得到應有的重視,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內容的編排調整,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從容的參與到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同時,師生關系也會更加自然和諧友善,學習氛圍也會更加熱烈活躍??梢姡镄麦w育教學法,是老師轉變角色定位的自然延伸,其不再是單純的領導者,更是組織者、引導者。老師還可通過小組合作、比賽、游戲等方法落實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使學生的激情得到充分的呈現(xiàn)。比如,一些學生的發(fā)言欲望較強烈,老師可給這些學生制造發(fā)言的機會,讓他們進行動作講解,讓老師成為學生的角色,讓學生體會老師的角色,從而不斷的樹立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師資建設要提升水平
不論老師的角色怎樣轉變,老師的主體如何定位,老師依舊是向學生傳播體育知識,引導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的有效載體。因此,師資建設方面要做出應有的努力。否則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無法通過體育教學加以鞏固。學校要高度重視體育老師師資力量的建設,可組織老師定期學習培訓,讓他們掌握最為前沿的體育教育理論,更新他們的體育知識框架,豐富他們的體育知識儲備,強化他們的體育技能,為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可以與當?shù)氐男值軐W校進行溝通,讓老師之間互相學習,從而發(fā)現(xiàn)不足,提升師資水平,突顯自身的特色。
4.基礎理論課應當?shù)玫街匾?/p>
理論課是有效指導實踐活動的價值支撐。因此,很多老師認為體育課無需過多的理論知識,這就顯得漏洞百出。好的理論基礎是體育教學內容專業(yè)性規(guī)范性的有效保障[2]。如學生不能接受全面到位的理論知識,就不能真正深刻的理解體育活動,從而對體育教學喪失了興趣和參與意識。從核心素養(yǎng)角度分析,理論是老師必須具備的,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老師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的內在關系,從而使理論與實踐實現(xiàn)自然的統(tǒng)一和互動,進一步彰顯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突出體育教育的價值。
5.課堂形式要具備新穎性
體育學習不像其他學科那樣要坐在教室里,而是要走出教室,因此,體育課的表現(xiàn)形式要打破其他學科的表現(xiàn)形式,展現(xiàn)出自己的特色,這就要求體育課表現(xiàn)形式要具備新穎性。只有賦予新穎的表現(xiàn)形式,體育課才能讓內容顯得更加貼近生活,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體育活動往往體現(xiàn)出游戲性和競爭性特征,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展現(xiàn)體育教材的獨特魅力,讓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并形成良好的習慣,樹立起終身學習、終身鍛煉的體育意識和思維。
三、結語
在不斷強調核心素養(yǎng)的社會發(fā)展形勢下,通過初中體育教學塑造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核心素養(yǎng)的地位和價值,我們要給予應有的重視,并不斷的加以強化,以此滿足社會及教育發(fā)展的形勢,做到與時俱進。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滿足核心素養(yǎng)的各種內在要求,在認識到核心素養(yǎng)現(xiàn)實意義的前提下,不斷的從多元化視角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提升他們的體育能力,實現(xiàn)良好的體育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存德.體育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J].運動.2013(14)
[2]徐剛強.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