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淑文
【摘?要】 目的:評價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病例資料進行分析,以計算機隨機數字表法,將11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對照組55例患者用常規(guī)護理,治療組55例患者用臨床護理干預,對比血糖水平、不良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結果: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血糖水平、不良心理狀態(tài)評分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生活質量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既能改善血糖水平及不良心理狀態(tài),又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護理干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血糖水平;不良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
文章編號:WHR2019042069
現(xiàn)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不斷變化,營養(yǎng)物質的不斷攝入,增加了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一種慢性疾病,當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下時,易引發(fā)一系列臨床癥狀,導致患者重要臟器,如心、肝、脾、腎等出現(xiàn)損傷,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1]。隨著糖尿病病情的不斷進展,還會引起多種病變,其中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顯常見,其不僅會降低患者視力水平,還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2]。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治療中,因患者對自身病情不了解,再加上疾病的折磨,易產生多種不良心理,影響治療與預后[3]。因此,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治療中,增加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本次研究針對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評價,取110例患者開展研究,現(xiàn)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110例展開研究,回顧所有病例資料,根據分組依據(計算機隨機數字表法)將11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治療組,每組55例。對照組患者男、女分別30例、25例,年齡在44~74歲,平均年齡(58.35±10.30)歲;糖尿病病程1~9年,平均病程(5.13±2.01)年。治療組患者男、女分別32例、23例,年齡在45~75歲,平均年齡(59.07±10.14)歲;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13±2.01)年。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下數據可比。
本院院委員會已批準同意。參與研究者家屬均知情,并已簽署同意書。
1.2?方法
入院后,以臨床體征為依據,行相關檢查,明確病情后,均給予針對性治療,同時對照組用常規(guī)護理,即強化機體管理,做好血糖水平監(jiān)測,主動與醫(yī)生溝通,根據病情,調整用藥劑量,幫助患者了解醫(yī)院就醫(yī)環(huán)境,指導進食方案?;诖?,治療組增加臨床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健康宣教:對患者病情與實際情況進行了解,針對性向患者普及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案、注意事項等,對患者開展一對一健康宣教;同時向患者講明身心因素對疾病的治療與轉歸的影響,讓患者了解自身病情,明白治療的重要性,提高護理依從性。2)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交流,取得其信任感,針對負面情緒,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及時滿足患者身心需求;同時分享治療與護理經驗,提高治療信心。3)生活指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及轉歸。故以患者實際病情,給予健康運動指導與科學飲食指導,保證患者低糖、低脂、高纖維、高蛋白飲食,保證飲食規(guī)律;耐心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心態(tài)。4)社會支持系統(tǒng)護理:叮囑患者家屬多陪伴與關心患者,耐心照料患者,解除其心理壓力,提高治療診從性。
1.3?分析指標
對比血糖水平、不良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
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不良心理包括焦慮與抑郁,用SAS、SDS量表評價,反向評分[4];生活質量用VF-QOL量表評價,總分100分,正向評分。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血糖水平、不良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兩組數據資料,以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治療組血糖水平、不良心理狀態(tài)評分低于對照組,而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是因多種原因引起,主要以脂類、蛋白質、糖類代謝出現(xiàn)異常而引起的代謝性疾病,此病癥發(fā)病率較高,已成為目前世界公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隨著糖尿病病情的進展,從而增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fā)生率,以視力下降、患者自理生活能力下降為主要表現(xiàn),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
多數學者認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是因微血管病變所致,當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下時,會改變神經元正常功能與結構,導致其出現(xiàn)損傷。此病癥的發(fā)生,主要是因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所致。故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中,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提高治療效果至關重要。護理干預是一項針對性較高的護理方案,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通過不同的護理方案,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次研究表示:治療組血糖水平、不良心理狀態(tài)評分低于對照組,而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在護理中,采用心理護理指導,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改善不良心理,提高護理配合度;給予科學的健康宣教,讓患者明白健康生活習慣與心理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疾病健康知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給予科學的生活指導,幫助患者建立科學的生活習慣,輔助提高治療效果;幫助患者建立社會支持系統(tǒng),讓患者感受到被關心,有效緩解顧慮,改善不良心理的同時提高生活質量[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對提高其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圍術期強化心理干預對負性情緒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9,(04):727-728.
[2] 崔緒.保護性動機干預對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天津護理,2019,27(01):32-36.
[3] 程錦.持續(xù)性個體化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診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9,04(03):189-190.
[4] 程曉容,陳詩君,韓霞君.護理干預措施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日常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24):134-135.
[5] 梁博.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遵醫(y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8,27(21):400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