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圣萍
【摘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護理對重癥腦卒中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及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將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癥腦卒中患者為例,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1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1例患者采取集束化護理,對比實際護理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4.88%,護理滿意度97.56%;對照組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14.63%,護理滿意度87.80%。結(jié)論 將集束化護理應用在重癥腦卒中患者護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臨床效果確切,值得應用。
【關(guān)鍵詞】集束化護理;重癥腦卒中;壓力性損傷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4..01
重癥腦卒中患者的肢體活動受到限制,需要長期臥床,而壓力性損傷就是其常見的并發(fā)癥,不利于患者康復。集束化護理是以循證為基礎(chǔ)的治療與護理措施,對臨床難治疾患進行處理的一種護理模式,主要目的是盡量優(yōu)化患者護理服務,改善護理效果。對重癥腦卒中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則能夠降低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且提高護理滿意度,臨床價值較高。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照組41例患者,男23例,女18例,年齡45~87歲,平均(66.3±6.1)歲;觀察組41例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齡49~89歲,平均(67.9±5.8)歲。本次臨床研究方案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商議、批準、患者及家屬同意。兩組患者均排除心肺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全身水腫、入院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壓力性損傷、受病情影響需要嚴格限制肢體移動等類型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為常規(guī)護理措施,即護理人員指導、監(jiān)督患者用藥;幫助患者翻身,間隔時間為2 h;密切觀察患者皮膚受壓情況[1]。
觀察組患者為集束化護理措施,具體護理操作為:(1)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組長為護士長,成員由責任組長、責任護士組成,分工明確。(2)評估患者壓力性損傷風險。在患者入院后的1 h內(nèi)護理人員使用Braden量表評估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營養(yǎng)狀況、活動力、潮濕、感覺、剪切力以及摩擦力。(3)按照患者的評估等級制定科學的護理措施,定時幫助患者翻身,采用仰臥和健側(cè)臥位交替的方式,預防壓力性損傷。(4)實施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家屬宣傳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措施、可能造成的傷害等知識,指導家屬正確的護理技巧[2]。
1.3 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和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見表1)
3 討 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發(fā)生很大變化,腦卒中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其致殘率和致死率也在不斷攀升。壓力性損傷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尤其是重癥腦卒中患者身體功能受限,在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有相對應的護理措施,降低其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效果和滿意度。
集束化護理是以患者的個人需求為根據(jù),從患者的病情出發(f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同時,護理人員利用專業(yè)知識評估患者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可能性,歸納潛在的風險,而后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實施科學預防,如幫助患者及時翻身、更換衣物以及保持皮膚清潔等。同時,在實施集束化護理期間,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不僅有利于護理人員掌握患者病情,還能夠改善護患關(guān)系,為進一步提升護理水平奠定基礎(chǔ),提高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3]。由此可見,集束化護理在重癥腦卒中患者康復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價值。
本次臨床探究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4.88%,護理滿意度97.56%;對照組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14.63%,護理滿意度87.80%。
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是一種科學、高效的護理模式,與醫(yī)療質(zhì)量管理理念相融合,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護理效果,改善其預后,提升護理服務質(zhì)量,并且能夠促進臨床護理學的發(fā)展。將其應用在重癥腦卒中患者的護理中,可降低其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莊奧麗,李艷蓉.集束化護理在腦卒中患者皮膚壓力性損傷預防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5):155.
[2] 管水萍.集束化護理對ICU重癥腦卒中患者誤吸和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7(04):765-766.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