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勤
摘 要: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社會轉型期的一個特殊群體,這一特殊群體的教育問題已經(jīng)成為我國一段時期內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造成農村留守兒童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家庭貧困,二是城鄉(xiāng)二元制結構。學校實行寄宿制、建立留守兒童跟蹤檔案、提升教師和家長教育管理技能,以及開展學習“一幫一”活動等,可以明確社會、學校、家庭在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中的責任,為共同關注留守兒童貢獻力量。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精準扶貧;農村教育
一、農村留守兒童成因
留守兒童犯罪率高是家庭、個人、社會等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教育的缺失。大文豪雨果曾說過,“多一所學校的建立,就會少一座監(jiān)獄的出現(xiàn)”。基于同樣的邏輯,如果兒童從小就得不到學校與家長的管教,那么很有可能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便會走入歧途。根據(jù)2016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我國兒童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77.4%,小學凈入學率達到99.92%,初中階段至入學率104.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7.5%。留守兒童四個字不是枯燥的數(shù)字,也不是人人遠離的群體,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需要社會和政府關注和保護,尤其是處于弱勢地位的農村留守兒童。筆者認為造成農村留守兒童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家庭貧困而導致的父母分離、父子分離與母子分離,親情缺失:另一方面是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制下的進城務工人員無法將孩子長期帶在身邊,致使這些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留守兒童長期脫離父母監(jiān)管,他們大多數(shù)被交給爺爺、奶奶或親戚、朋友代養(yǎng)。出于這種特殊關系,代養(yǎng)人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走向了放任自流和嬌寵溺愛兩個極端。加上兒童正處于生理、心理快速發(fā)育期,其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他們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許多問題。教育管理的缺乏將嚴重影響兒童健康成長。據(jù)相關調查分析總結,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行為和道德存在問題
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出現(xiàn)嚴重的斷層或缺失。多數(shù)代養(yǎng)人(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親戚、朋友等)的文化素質較低,教育能力普遍低下,加上代養(yǎng)人與留守兒童的特殊關系,極易造成對兒童的過度寵愛或放任自流。兒童出現(xiàn)生活、行為等問題,代養(yǎng)人無法及時給予指導,甚至出現(xiàn)包庇、慫恿。長期的不良教育致使兒童養(yǎng)成了放縱、任性的習慣;花錢大手大腳,不知道勤儉節(jié)約;紀律散漫、行為出現(xiàn)偏差,甚至有的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由于缺乏情感交流,農村留守兒童的品格培養(yǎng)和心理健康存在問題
由于城鄉(xiāng)結構存在巨大差異,農村沒有更多的就業(yè)崗位,農村勞動力不得不進入城市,使父母與孩子長期分離。父母與孩子間的情感交流是代養(yǎng)人無法替代的,而長期親情的缺失以及溝通不暢,導致兒童品格得不到很好的培養(yǎng),還會導致兒童產生諸多的心理健康問題。兒童心理健康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答,慢慢地就容易出現(xiàn)不良的心理問題。調查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多數(shù)存在不自信,膽小或者不合群等問題和行為,這些行為與不良的心理健康問題或多或少存在關聯(lián)。
3.由于學習缺少監(jiān)督和輔導,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和安全存在問題
農村留守兒童多由文化水平較低的祖輩代養(yǎng),而代養(yǎng)人還要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在留守兒童學習上根本無法開展有效的輔導,導致許多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不理想,甚至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走上逃學、輟學的道路。由于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和教育,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被拐賣、受侵害、意外傷害等事件時有發(fā)生。另外,由于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面對突發(fā)性事件的應變和自救能力都比較弱,由此帶來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如2005年,在湖南省漣源市荷塘鎮(zhèn)的“5·31”特大洪災中,有12名兒童死亡,其中11個都是留守兒童。
三、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建議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于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過程,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留守兒童人群不會消失,反而還有增長的趨勢。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家長、學校、政府和社會等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結合相關調研,以及學校和教師在解決這一問題中的核心作用,筆者就學校和教師提出幾點建議。
1.在留守兒童較多的農村地區(qū)學校實行寄宿制
學校教育是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重要途徑。實行寄宿制是解決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有效途徑。在有條件和必要的地方擴建一批農村寄宿制學校,可以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無人照看,學習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問題,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群體中成長,受到更多的監(jiān)督、照顧與關愛。同時,寄宿制學校應該在教學、生活、安全方面加強管理。在生活上,設立專門的生活教師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安排;在學習上,由各科教師輪流進行全程輔導,并保證寄宿學生及時完成作業(yè)。
2.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對家長和監(jiān)護人進行教育管理培訓
教師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的作用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尤其需要具備一定的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知識。為此,學??梢詫處熼_展關于留守兒童教育的技能培訓,提升教師自身素質。同時,還可以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有條件地、不定期地開展教師與家長、監(jiān)護人面對面的交流。此外,學校還可以對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進行有關兒童的教育技能培訓,以提高他們對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和教育管理能力。
3.建立留守兒童跟蹤檔案,開通家長熱線
學校應該在留守兒童入學之初就給他們建立檔案,包括留守兒童個人情況、家庭情況、監(jiān)護人情況、學習成績、行為習慣等,并對檔案進行分類,便于學校和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檔案應該及時更新,詳細記錄留守兒童在校的相關表現(xiàn),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對他們進行家訪,了解他們近期的生活、學習、心理等各方面情況,以便發(fā)現(xiàn)并及時解決問題。另外,學校還可開通家長熱線,方便家長及時了解留守兒童在校情況,指導父母如何與留守兒童溝通,鼓勵留守兒童與父母書信或者網(wǎng)絡溝通,經(jīng)常介紹自己學習、身體、心理等方面的綜合情況,進而增進兒童與父母間的感情。
參考文獻:
[1]漆利.精準扶貧視域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長效機制研究[J].納稅,2017(16):186.
[2]都笑言,張一博,澤仁卓瑪.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研究:以湖北恩施來鳳縣百福司鎮(zhèn)為例[J].中國市場,2017(5):157-15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