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惠
摘 要:體驗式語文讀寫結合的觀點是,在體驗中滲透教學,最后將體驗感受落實到閱讀和寫作當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是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經(jīng)歷的階段,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的主要途徑。本文經(jīng)過對體驗式教學下的小學語文課堂的剖析,概括了如何在此形式下開展相對有效的讀寫結合課上活動。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小學語文 讀寫結合
讀寫聯(lián)合是語文課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戰(zhàn)術之一。尤其是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已經(jīng)成了普遍流行的教學方式。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之所以會被大眾所接受,是因為它有很多的優(yōu)勢。首先它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節(jié)省教學花費的時間,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進行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共同提高。其次,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在學生閱讀到一篇好文章時,也會萌生想要寫出好文章的欲望。一篇好的文章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多寫作方面的優(yōu)秀思路。所以,讀寫聯(lián)合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飾演了首要角色。
作為一名當代小學語文教師,真正地做到閱讀和寫作二者的有機結合是非常具有考驗性的。而將二者結合的過程中,開展各類有效的課堂活動更困難。當今社會的語文教學模式倡導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的提出為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打開了新的篇章。
一、體驗式教學的概念
體驗式教學的含義是通過指導學生實踐,從實踐中體會知識、掌握技能,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的觀點認為:“教育的本質(zhì)之一——教育即經(jīng)驗的不斷改造[1]”,也就是說體驗式教學應該是對日常生活進行體驗,繼而從中學習到應有的常識,在經(jīng)歷中駕馭能力。
體驗式教學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真實化,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體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更加優(yōu)秀的仿寫或續(xù)寫。體驗式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獲得更為廣闊的實踐空間的重要渠道,讓學生在體驗中領悟閱讀和寫作的方法,從而提高閱讀寫作的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
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的教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其主要原因是當前的教學模式中存在著兩點問題:
1. 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
在學習小學語文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夠積極,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會降低。也就是說,想要激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樂趣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小學生的內(nèi)心都不成熟,普遍存在著浮躁、多動等現(xiàn)象。而閱讀是一個需要沉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必須保證內(nèi)心平靜。在很多小學生的心中,對閱讀無法提起興趣,閱讀過程很無趣,很多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會打瞌睡,影響學生學習成果,影響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2]。
2. 教師對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夠重視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讀寫結合是一個極度高效的教學戰(zhàn)術。在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時,學生不僅可以增強對閱讀的興趣、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在仿寫、續(xù)寫等寫作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對文章進行仿寫、續(xù)寫這樣的課堂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然而,就目前的教學近況來看,教師并沒有徹底意識到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方式的優(yōu)越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仍利用原有的教學形式,并沒有著重使用這一教學形式,所以在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依然沒有完全落實到實踐中。
三、體驗式教學下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
針對上述的兩個小學語文課堂上閱讀和寫作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結合體驗式教學的要求,對課堂上的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課堂活動進行了研究,并總結出以下策略:
1.體驗式朗讀與寫作結合
朗讀可以有效地將書本上的語言轉(zhuǎn)化為自身口頭表達的途徑。在朗讀過程中,運用情感體驗的方式使學生將自己代入到文章當中,從而更加理解文章內(nèi)容,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有感情地朗讀之外,還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式朗讀。如此方式能夠非常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課堂上除要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致外,還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互相結合。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要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們的各種感官系統(tǒng),這樣才能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否則學生很有可能會分散注意力。在朗讀文章后,學生對文章已經(jīng)有了全面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通過針對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仿寫,或者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續(xù)寫等方式,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上,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
2.生活化教學與讀寫結合相互配合
在日常生活中,語文知識無處不在。語文課本中美麗的自然風光、神奇探險之旅、成長的煩惱等都在生活中有所體現(xiàn)。所以生活化教學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對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下,將體驗在語文課堂上轉(zhuǎn)化為閱讀技能和寫作技能,從而提高自己的讀寫能力。在讀寫教學中,可以大量采用學生們身邊的例子來進行教學。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手指》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身邊同學或家人的優(yōu)點,從而使學生更加理解文章內(nèi)容。在后面的寫作練習中,也可以讓學生模仿原文中的句子,對身邊的人進行描述,提高寫作能力。
3.教師合理控制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除了對課堂活動的要求,小學語文的課堂也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有所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應該不僅僅是完成教學任務,更加是使學生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是課堂的指導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不僅要求教師具備全面、充分的文化基礎知識,還要求教師掌握課堂教學技能,注重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結語
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對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并不重視,導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普遍偏低。隨著讀寫結合被廣泛地應用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可以集中注意力,增強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和熱情,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
體驗式教學是當今時代較為普遍的教學模式,而讀寫結合則是小學語文課堂上不可忽視的教學方式。這二者結合起來是一個大膽的創(chuàng)新。在體驗式教學的指導和讀寫結合策略的要求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體驗過程中理解文章、品味文章、感悟文章,在體驗和體會過程中將文章內(nèi)容深度掌握,最后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同時培養(yǎng)閱讀和寫作的熱情與技能。
參考文獻
[1]丁莉.試論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策略探討[J].當代人.2018(10):48.
[2]美國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