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阿麗
摘要:在現代社會中對于全面發(fā)展的素質型人才需求越來越高,所以新課改要求全面培養(yǎng)初中學生探究性學習模式。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屬于上下級關系,老師對于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講授課本中的知識,而學生則將老師所灌輸的知識機械性的記憶,由于自己沒有對于知識的代入感,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無法達到預先制定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學習模式 教學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0-0101-01
探究性學習是在目前的一種創(chuàng)新性教學模式,在課堂中主要以學生為主,教師作為服務者引導課堂知識點走向。教師通過對學生不斷的提問,使學生學會自主解決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擁有自我學習成就感。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方法,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通過解析目前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模式,力求更好的將探究性學習模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
1探究性學習模式
探究性學習模式最早是由美國教育學家提出,認為教學課堂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通過不斷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使用這樣的方式使學生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在探究性學習模式提出之前,教育學家普遍認為應當讓學生直接在課堂中學習接受大量知識,掌握科學的原理和概念才是教育的本質。直到上世紀60年代,探究性學習模式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教育學家逐漸認為探究性學習模式才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性,聯想思維的重要教育方法。
探究學習模式最主要的體驗在于,課堂上教師主要是以問題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通過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對以學知識進行搜集同時查閱相關資料,通過討論的方式得出問題的答案,從而獲得學習知識的目標。所以教師應當在設計問題時非常注意。需要選取題材新穎,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進行提問。并且問題深度還應當適中,太過淺顯的問題會讓學生失去探究問題的動力,而太過深奧的問題則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在解決問題中,各抒己見積極的通過自我努力探索知識。通過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在解決問題中尋找新的問題,以此循環(huán)發(fā)現知識的聯系點,提升自我認知架構。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所以在探究性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應當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的不同意見。允許學生提出問題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推進個性化教學。
2探究性教學實施策略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而只有當從一個新的角度看待問題的時候,才能夠得出一個新的知識面,推進科學的全面發(fā)展。所以從新的角度去看待舊的問題是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教師設計問題的時候需要從新穎的角度來提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歷史往往由于需要背誦的概念比較多,導致學生認為歷史學習枯燥無趣。但是他這個年齡的學生往往對知識有著強烈的欲望,他們希望從教材中發(fā)現別人所沒有發(fā)現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歷史設想,從而解決歷史問題。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新的教學目標需要培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則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我發(fā)現問題,自我解決問題,建立學習信心。是學生自主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而不再是進行單純的知識講授。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應當再直接告知學生“標準答案”,應當有意識的輔助學生使用工具書查詢。這樣才能開發(fā)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全面發(fā)展。鼓勵學生多提出問題,并且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營造教學氛圍,留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讓學生自主獨立的進行研究。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一般教師會將統一答案告訴學生,約束了學生的想象力。在探究性學習的模式中,應當鼓勵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提出大膽的假設。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搜集資料求證假設,當假設不成立的時候也應當鼓勵學生總結假設不成立的原因。從而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與他人交流溝通不同的學習技巧,逐步培養(yǎng)自我探究性學習模式。
3客觀理性做好學生評價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發(fā)展成長階段,在這個期間學生更加渴望得到教師或家長的認同。不能單單從學生的考試成績方面來評價學生的好與壞,要仔細觀察學生的生活使用科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測評。在自我探究學習模式中如果學生假設正確,則應當肯定學生提出假設的學習方法。如果學生提出假設錯誤,則應當從他的思考角度,情感態(tài)度,全面肯定學生所做出的努力,但應當總結錯誤經驗規(guī)避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犯下同樣的錯誤??隙▽W生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推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平常心態(tài)公平對學生進行評價,不能因為學生學習好或者調皮就主觀性的偏袒學生或歧視學生。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也應當加強自我學習,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動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學生在無壓力的情況下掌握更多的知識,獲取創(chuàng)新性思維構建自我探究學習方法。
4結語
在目前我國初中歷史教學模式中,仍然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往往會出現探究性學習模式使用不足,而導致學生認為學習枯燥無味,喪失了學習興趣。而探究性學習模式是以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自我解決問題得出新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從而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從多樣化的角度來設計問題,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同時建立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應當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提出不同的意見,通過課堂討論來得出問題的答案,提高學生相互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溝通技巧。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究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學習信心,達到新課改下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型素質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