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星
摘 要:教師要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將它們歸類,方便學生記憶;要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克服思維定式,便于學生正確運用學到的知識;要充分利用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將其整合歸納進行教學,便于學生理解與學習。
關鍵詞:正負遷移;英語教學;文化品格;多維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1;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9)03-0050-01
遷移是指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對所要學的新知識的影響。遷移有正負之分,正向遷移有積極的作用,而負向遷移則會有消極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利用正向遷移弱化負向遷移,使學生具有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從而提升英語文化品格。
一、新舊銜接,觸類旁通
由于新舊知識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總是受之前的舊知識的影響,尤其在舊知識越扎實的情況下,這種現象就會表現得更為明顯。所以,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培養(yǎng)學生觸類旁通的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Planning for the weekend”一課時,采用了分組問答的方法,讓學生互相詢問周末的計劃。由于會涉及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用法,教師對此部分進行了歸納講解。教師先讓學生基于以前學到的一般現在時的語法進行互相提問,如:你通常在周末干什么呢?——“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你在假期通常會去哪?——“Where do you usually go on vacation?”當涉及過去時態(tài)時,學生提出疑問,之后教師寫出了一個句子:你上周末干了什么?——“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教師讓學生觀察這句英語與之前提問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他們說在這個句子中 do變成了did。教師進行解釋,did是do的過去式,當要表達過去時態(tài)的時候,助動詞do會變成過去式did。這樣,學生就會在語句中總結出體現其時態(tài)的詞語:一般現在時:有時(sometimes)、通常(usually)、每天(every day)、總是(always);一般過去時:昨天(yesterday)、上周(last week)、上個月(last month)??偨Y完之后,組內問答繼續(xù)進行。在這樣穿插式的教學中,教師將新舊知識的銜接很好地呈現給學生,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應用。
這節(jié)課,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又學到了一個新知識點,把新舊知識點進行歸類后,學習效果會更好。因此,教師在講解新知識時要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將它們歸類,方便學生記憶。
二、多維模式,克服定式
在英語學習中,雖然死記硬背是一種有效的辦法,但是學生在死記硬背之后不能將知識正確地運用,容易形成思維固化。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對知識進行不同角度的講解,克服學生的思維定式。例如,教學“My home”一課時,教師先提問學生“回家”怎么表達,學生回答“go to home”(因為之前講的都是用的“go to”的形式,學生便認為“go to”+地點是固定用法)。教師說這樣是不正確的,應該是“go home”。學生問為什么要去掉“to”,教師向他們解釋“go”是不及物動詞,后面不能直接跟賓語,如果要說“去什么地方”,“go”后要加“to+(the)”,但當go后面加一個副詞時,就不能加“to”,因為home作副詞時有到家的意思,所以這里要去掉“to”。之后,教師讓學生收集“go+副詞”的短語,如回家“go home”、去那里“go there”等。這樣,學生理解了“go”和“go to”的區(qū)別,在下次遇到同類型語句時,就不會將兩者混淆,知道什么情況下該用哪個詞語。
因此,教師在碰到學生類似的情況時,不能讓他們死記硬背固定的用法,這樣只會使他們學到的知識更為混雜。教師應該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對知識點進行講解,讓學生克服思維定式,從而正確運用之前學到的知識。
三、學科整合,拓寬視野
各個學科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有著很大的關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建立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學習,進而拓寬學生的視野。例如,教學“How are you”一課時,教師在教學生讀的過程中,學生總是不能夠正確地發(fā)音。由于學生已經熟練掌握拼音,再加上英文字母和拼音的讀法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教師就利用語文中拼音的讀法來教學生讀音標。如學生學習的拼音p、b、t、d、k、g,音標中的表示方法是/p/、/b/、/t/、/d/、/k/、/g/。再如“Hello!Im Miss tea”中的“tea”與漢字“踢”的讀音相似,即t-i-ti踢/t/-/i:/-/ti:/ tea。這樣,按照漢字的讀法來教英文的讀法,學生學習得很快,既了解了中文和英文之間的不同,又感受了語言的魅力。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依據本學科的知識進行授課,還要充分利用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將其歸納整合。這樣,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視野。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整理好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不能盲目地進行教學。實踐證明,正確運用正向遷移會給學生帶來積極的作用。因此,當遇到負向遷移時,教師要削弱其帶來的消極影響,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新知識,從而提升英語文化品格。
參考文獻:
[1]丁曉燕.在高中英語課堂內外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J].基礎教育參考,2017(08).
[2]陳彩虹.英語學科素養(yǎng)之文化品格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