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興 侯效峰 王成龍 徐經世(指導老師) 王化猛(指導老師) 張國梁(指導老師)
233600安徽省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渦陽分院1,安徽亳州
230031安徽省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安徽合肥
233600安徽省渦陽縣人民醫(yī)院3,安徽亳州
200032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4
癲癇是一種發(fā)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又名“癇癥”“羊癇風”。其特征是發(fā)作性精神恍惚,甚則突然撲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豬羊叫聲,移時蘇醒?!端貑枴て娌≌撈氛f:“人生而有巔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并居,故令子發(fā)為巔疾也?!边@是先天因素,后天失養(yǎng),各種因素導致“臟氣不平”“痰涎壅塞”“風痰上擾”也可導致癲癇發(fā)作。癇證屬多發(fā)病疑難病,往往久治難愈,有的因發(fā)作時不慎(如高處跌落,倒入水中、火中)而死亡,悲劇時有發(fā)生,極大地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的雖沒遭災難,但因本病極大地影響了智力發(fā)育,給學習和工作帶來了困難,并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不幸和負擔。而西藥治療此病,只能暫時控制,不能從病因上根本解除。中醫(yī)從致病原因入手效果穩(wěn)定可靠。下面用病例見證中醫(yī)中藥治療癲癇的優(yōu)越性。
患者,女,27歲,3年前出現突然撲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口中發(fā)出羊一樣的叫聲,移時蘇醒,后查腦電圖:異常腦電波,診斷為癲癇,給予西藥苯妥英鈉和丙戊酸鈉口服,暫能控制發(fā)作,但停藥或忘記服藥即發(fā)作,后來需加大西藥劑量才能控制,平時感乏力、疲勞、頭暈、記憶力減退等,長期困擾患者,嚴重傷害身心健康。故來我院門診請求診治。初診:2016年7月2日,患者現在正常服用苯妥英鈉和丙戊酸鈉,還時有發(fā)作,發(fā)作后心里難受、胸悶、頭暈、乏力、疲勞、食欲減退,平時也時有眩暈、記憶力減退、大便干燥、腰酸腿軟,患者體態(tài)偏胖,舌暗淡苔白膩,脈沉細無力。按其癥情,乃系脾腎虧虛,肝風內動,風痰上擾之象,治宜補腎平肝,滌痰熄風,開竅定癇法緩以圖之,擬定癇丸加減為用。藥用:姜竹茹10 g,天竺黃10 g,膽南星10 g,浙貝母15 g,石菖蒲25 g,天麻15 g,嫩鉤藤30 g,遠志10 g,茯神30 g,西琥珀6 g,郁金15 g,明礬0.5 g,燈芯草3 g,黃芪30 g,杏桃仁各10 g,甘草6 g。13劑,水煎服,1劑/d。另囑其自買護骨膠囊和胃腸靈膠囊溫補脾腎配合治療。
二診:2016年7月20日,藥后諸癥好轉,癲癇無再發(fā),眩暈、乏力、便秘改善,飲食有增,舌暗淡紅苔白,脈沉細。效不更方,仍以上方出入為用,去杏桃仁,加黨參30 g。17劑,水煎服,1劑/d。護骨膠囊和胃腸靈膠囊按常用量服用。
三診:2016年8月18日,藥后心里難受、疲勞均已改善,飲食、睡眠、二便如常,舌淡紅苔白略厚,脈沉細和緩。上方繼用20劑,水煎服,1劑/d。囑其停服西藥苯妥英鈉和丙戊酸鈉,停服護骨膠囊和胃腸靈膠囊。
四診:2016年9月15日,藥后癲癇一直未有再發(fā),一切情況良好,飲食有增,睡眠正常,自感精力充沛,囑其停藥觀察。后電話隨訪,一切正常。
本案患者按其癥情,乃系脾腎虧虛,肝風內動,風痰上擾之象,治宜補腎平肝,滌痰熄風,開竅定癇法緩以圖之,擬定癇丸加減為用。藥用姜竹茹、天竺黃、膽南星、浙貝母、石菖蒲、天麻、嫩鉤藤平肝熄風化痰;遠志、茯神養(yǎng)心安神化痰;西琥珀鎮(zhèn)心安神、定驚活血通淋;燈芯草清心除煩熱利尿通淋、引熱下行;郁金、明礬即為白金丸,具有解郁活血化痰之功,對引起癲癇的風痰療效較好;黃芪補氣;杏仁、桃仁潤腸通便兼活血化瘀;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奏補腎平肝,滌痰熄風,開竅定癇之功。藥后諸癥好轉,癲癇沒有再發(fā),眩暈、乏力、便秘改善,飲食有增,舌暗淡紅苔白,脈沉細。效不更方,仍以上方出入為用,去杏桃仁,加黨參補氣,繼服17劑。藥后心里難受、疲勞均已改善,飲食、睡眠、二便如常,舌淡紅苔白略厚,脈沉細和緩。上方繼用20劑。囑其停服西藥苯妥英鈉和丙戊酸鈉,停服護骨膠囊和胃腸靈膠囊。藥后癲癇一直未有再發(fā),情況良好,飲食有增,睡眠正常,自感精力充沛,囑其停藥觀察。后電話隨訪,一切正常。癲癇有大發(fā)作、小發(fā)作、局限性發(fā)作等多種形式,但其成因多為腎虛、肝風、風痰上擾,也正如古代醫(yī)家所述為風痰作祟。心肝脾腎虧虛是內因,驚恐外傷為外因、誘因,風痰上涌,蒙蔽清竅,流竄經絡為病理機制,此為癲癇發(fā)病情況。要治好癲癇必須化痰熄風。本文采用中醫(yī)中藥治療癲癇取得良好治療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