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育來說,我們要對它進行一定的研究與分析,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分:課前要做好備課,熟悉教學內容,分析在教學中使用的案例,課堂是教學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要重視學生的需求,重視教學指導,課后要深刻反思,這是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的保證。案例教學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它對于學生在分析問題上給予了一定的幫助,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我們在遵循案例的同時,要對選擇性上進行研究,讓案例很好地達到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案例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下,社會經濟的不斷向前發(fā)展中,教師在新形勢下要能夠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要有一定的鼓勵。在新課改上,教師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有實效性,能夠讓思想政治課成為培養(yǎng)學生價值的一個陣地,在案例教學中,根據新課改要求,要能夠很好地推進素質教育。能夠在實際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培養(yǎng),對于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提高,這是一個重要的目標。
一、 案例教學分析
(一) 高度情境性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要以案例作為載體,將具有典型的生活實踐模擬出來,把課本中的內容變成生動實際的情景,把課堂的感受回歸到生活當中,要讓學生對于案例能夠觸發(fā)感情,教師要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在理論與實踐上要盡量縮小差距。
(二) 主體參與性
案例教學是一種生動性的教學方式,通過案例的運用能夠生動的將生活事件作為一個題材類型,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來參加教學的每一次活動,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可以釋放思維的空間。案例教學具有真實性和趣味性,吸引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去,輕松愉快地去了解課文內容,把苦學變成樂學,把被動型學習轉換為主動型學習。
(三) 深刻啟發(fā)性
案例教學拿真實的實例支撐課本中抽象的教學理論,能夠有效地克服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學中的知識灌輸,學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發(fā)散性的思維能夠和抽象邏輯上的思維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有機地結合。學生也可以進入案例的角色中,去體驗真實的情境,在掌握知識與發(fā)展能力上,能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素質與良好品質。
(四) 突出的實踐性
案例教學要能夠把課堂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能夠在學生的生活當中進行更好的融入,教會學生去體驗實踐的魅力,要讓學生相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課本上的知識是一部分,在案例教學上可以讓學生對于創(chuàng)新的思維進行開發(fā),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實踐熱情。
二、 案例在教學中的方法研究
(一) 精選案例
1. 注重方向性
在選擇案例上要多以健康積極的教育教學材料為主要,反面意義的教育教學材料為輔助。有些是針對社會的陰暗面,這種的案例教師應減少使用,如果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大量地講述一些陰暗面的社會現象,學生就會在分辨是非的能力上以及分析問題上產生有欠缺,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種錯覺,會覺得當下的社會沒有一個良好的氣氛,這不利于對于學生愛國主義思想上的教育,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運用案例時要掌握正確的方向,多弘揚愛國主義事件,弘揚正氣,用正確的案例去引導學生,積極鼓勵學生做正義的公民。
2. 注重啟發(fā)性
案例不僅要有實際情況的敘述,還要包含一些問題,能夠讓學生對于這些問題有一個正確良好的判斷,能夠尋求問題正確的答案,在啟發(fā)學生潛能上具有推動作用。
3. 注重實踐性
引導學生對于現實問題關注,要盡可能地貼近社會現實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并能夠體現政治思想課程當中的重點特點,讓學生能夠始終意識到學有所用的意義,能夠應用于實踐生活當中,增加自主學習的能力。
4. 注重時效性
在案例的選擇上不要全都是陳年舊事,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形勢,把握好時代的特征,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興趣,充滿新鮮感。例如在教學中講到對外開放,教師可以舉例中國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利用這些時政新聞,把握學生的關注點和興奮點,讓學生在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下更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5. 注重趣味性
在舉例的過程中應當生動有趣,能夠生活化、通俗化,更好地去適應學生的接受范圍。這樣,能夠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對幫助學生輕松掌握知識做到很好的示范。例如,教師在講到《權利的行使需要監(jiān)督》這一課時,可以舉例:2017年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舉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事例,讓學生能夠感到其實看起來難懂的知識也能很有趣,在理解上能夠簡單,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6. 注重精確性
教師在對案例的舉例子過程中,要說出時間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個案例是哪個地方的,要讓學生能夠信服,能夠有一個接受的心理態(tài)度,找出真實的根據,有理可信。如在講《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這一課時,我就采用本地的實例。有些不真實的事例會讓學生對于案例的真實性懷疑,不相信老師講的,這就不利達成教學的目的。
(二) 進行科學合理化的教學設計
1. 呈現案例,提出問題
教師可以將事先復習好的案例發(fā)放給學生,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模式來投放案例,也可以在課堂上敘述一下相關案例,或者讓學生們事先搜集一下相關教學中的案例,在課上進行模擬,教師再對其提出問題以及教學要求。
2. 學生思考,分析案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獨立閱讀教學案例,有效地瀏覽教材上的知識,要深入思考,能夠運用學過的知識去分析理解問題,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3. 集體交流,討論案例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要能夠合理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可以展開多方探討,這時,教師也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首先,提出對于這次討論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建設一個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教師帶領學生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法以及不同觀點時,引導學生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全面地分析現在社會面對的問題。組織學生在積極參與探討的氛圍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有民主意識,要以平等的身份組織這次的討論活動,更要啟發(fā)一些不愛發(fā)言緊張的學生也要參與討論中來,開闊思維,消除自卑感,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共同探討,使案例分析和交流能有效地進行。最后,教師也要創(chuàng)新思維,采取變通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在案例上找到正確的觀點,在價值觀上識別正確的意義,實現良好的教育教學目的。
教師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案例分析中闡述觀點,在價值沖突上識別觀點,進而實現教育教學的目標。
三、 教學中要堅持有效性
教師上一堂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就應該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狀態(tài),師生相互交流溝通的狀態(tài),在教學中要有效地使教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上能夠自主探討與研究。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加強對學生的各項培養(yǎng),給學生提供一個足夠的交流空間,能夠從學生的各方面出發(fā),主動研究,能夠有個性的發(fā)表自己對于研究觀察的結果見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務實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在教育教學上想要去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目的,學生要能夠把學習作為自己現階段的主要任務,要能夠快速地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也要轉變對于學習的方式方法,讓學生能夠做到真正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積極努力地去嘗試新的學習方法,這都是有利于實現教育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趙利君.高中政治課教學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D].漢中:陜西理工大學,2018.
[2]王巖巖.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策略研究[D].洛陽:洛陽師范學院,2018.
[3]徐明.如何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漢字文化,2019(4).
[4]朱吉.旨在提高初中數學訓練有效性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19(4).
作者簡介:
連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樂市,新疆博樂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