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期,青年必須要傳承五四精神,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而努力奮斗。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重點展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基于此,本文強調了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從社會價值、精神價值與目標價值三方面分析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價值,并闡述了五四精神的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一系列提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五四精神 ? 理想信念 ? 青年
對于五四運動來說,其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的大會中指出,在新時代,提出了對中國青年的新要求。在五四精神的指導下,廣大青年必須建立時代使命感,為民族復興不懈奮斗。
一、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
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chǎn),發(fā)展至今以有了百年的歷史。在時代不斷發(fā)展的條件下,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也有了新的解讀。對于五四精神來說,其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要求著廣大青年形成時代使命感,敢于擔當、敢于拼搏,為民族復興不懈奮斗,合力治貧富民,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五四精神的指導下,當代青年要將個人價值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同時,必須要堅定理想信念,形成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為偉大夢想的實現(xiàn)而努力奮斗。
二、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價值分析
(一)社會價值
站在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角度進行分析能夠了解到,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青年展開理想信念教育是整合社會意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推動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策略。在社會治理、社會管理、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逐步轉變過程中國,必須要高質量的完成價值體系問題的處理。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培養(yǎng)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使社會價值與社會思想文化整合能力的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新時代引導廣大青年堅定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最終實現(xiàn)新型社會治理格局的構建。
(二)精神價值
站在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的角度進行分析能夠了解到,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國家的精神支柱,而共同理想是人們群眾共有的精神家園與行動導向。對于個體或民族來說,其對馬克思主義以及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共同理想的追求等直接影響著這一個體或民族能否安身立命。習近平在十九大中指出,我國的基本矛盾已經(jīng)轉變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梢哉f,現(xiàn)階段,人們除了關注傳統(tǒng)的物質需求外,對于精神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更為重視,而這需要著強大的精神支撐。青年是最具創(chuàng)造力、活力的群體,通過提升青年的理想信念,能夠帶動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風氣,促使中國精神更好形成。
(三)目標價值
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有著不同的發(fā)展主題。現(xiàn)階段,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新時代,此時,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時代主題,也是我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人的使命擔當。在實現(xiàn)宏偉目標的過程中,必須要擁有價值共識以及相同的價值追求。在這樣的條件下,展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極為關鍵,也是基礎性工程。要鞏固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公用思想基礎,激勵當代青年以迎難而上的態(tài)度、百折不撓的意志、不忘初心的奮斗姿態(tài)展開新征程,完成新時代賦予青年人的新使命。
三、提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策略探究
(一)加強百年五四精神的教育
在展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應當重點加強五四精神的教育。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展開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活動。此時,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并遵循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三大規(guī)律”,完成對青年思想的主動傾聽、教育與引導。同時,還要加強網(wǎng)絡愛國主義文化建設,并創(chuàng)新安國主義教育方式,提升愛國教育的效果,實現(xiàn)五四精神的廣泛傳播。需要注意的是,在展開五四精神及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要重點傳達“愛國不需要理由,但需要理性”的觀念,引領青年人理性愛國、規(guī)范愛國主義言行,實現(xiàn)健康的網(wǎng)絡愛國傳播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切實推動我國的發(fā)展與進步。
(二)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在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基礎之上形成與發(fā)展的,其與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一脈相承,但是又增添了許多時代性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的重要地位,指出這些理論體系、實踐經(jīng)驗等,是“引領我們打開真理之門的鑰匙”。基于此,在展開青年理想信念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要重點完成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使其從內心深處認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并形成正確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應當鼓勵青年學習并牢牢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正確理想信念的形成提供牢固的、科學的理論支撐。
(三)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對于青年來說,其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價值取向直接決定著社會整體的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價值觀“相當于其人生的第一顆扣子”,若是“第一顆扣子扣錯”,則會造成“剩余的扣子都扣錯”[2]。因此,必須要重點加強對青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幫助其形成正確的、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的價值觀念。必須要引導青年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身的言行準則。
在新時代背景下,賦予了廣大青年更多的責任與使命,要加強對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科學信念,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xiàn)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四)正確處理幾對關系
1.處理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的關系
對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來說,其對于青年的成長意義為個體價值、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促進價值為社會價值,兩者辯證統(tǒng)一[3]。若是沒有社會價值的指導,個體價值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若是沒有個體價值的積累,社會價值也無從談起。因此,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中,要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就當前的教育情況來看,存在著重視社會價值、輕視個體價值的問題,這導致了理想信念教育不夠“接地氣”。在這樣的情況下,應當關注青年的自身發(fā)展,塑造青年的理想人格,并以此激發(fā)出其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以及個體價值的實現(xiàn)。同時,要引導青年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結合,形成良性互動,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展開效果。
2.處理目的性價值與工具性價值的關系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促進價值為工具性價值、對青年自身發(fā)展的價值為目的性價值。其中,工具性價值限制著目的性價值,而目的性價值是工具性價值的基礎。就當前的教育情況來看,對于兩者關系的處理并不理想,存在著兩種極端,即目的性的極端和工具化的偏執(zhí),降低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诖?,在展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要重視工具性價值與目的性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此時,通過理想信念教育促進青年的更好發(fā)展,使其服務于青年的成長。同時,還要利用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推動中國夢的實現(xiàn),使其我國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出重要力量,確保其服務于社會主義。
3.處理現(xiàn)實價值與理想價值的關系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促進價值為理想價值、對青年自身發(fā)展的價值為現(xiàn)實價值。其中,理想價值是現(xiàn)實價值的積累,也激勵著現(xiàn)實價值的發(fā)展;而現(xiàn)實價值是理想價值的基礎,沒有現(xiàn)實價值,理想價值也無從談起。就當前的教育情況來看,存在著兩種傾向性,即忽視理想價值或忽視現(xiàn)實價值。因此,在實際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要重點把握現(xiàn)實價值與理想價值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在教育中解決青年的現(xiàn)實問題,實現(xiàn)理想信念教育的現(xiàn)實價值。同時,還要引導青年著眼于長遠、未來,形成正確的“三觀”,推動我國社會的更好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弘揚五四精神、展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有著重要的價值。通過展開五四精神的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并處理好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目的性價值與工具性價值、現(xiàn)實價值與理想價值的關系,實現(xiàn)了對五四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指導青年樹立起了正確的理想信念,提升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藍蔚青.大力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9,(03):4-10+2.
[2]黎靜.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J].呂梁學院學報,2018,(03):21-24.
[3]于洋.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8,(06):35-36.
(作者簡介:張敏(在職人員),職務: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職稱:講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