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豐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边@要求教師及時更新教育觀念,與幼兒智慧互動,在游戲中為幼兒提供支持與幫助,通過教師與幼兒的智慧互動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提高,以幫助幼兒全面發(fā)展。
當個別幼兒在游戲中無目的或者是一直重復以前的游戲行為,此時教師可以與幼兒溝通,或者用自己的“小行為”幫助幼兒投入到游戲中。
下午的游戲時間到了,輪胎的滾動聲與小班幼兒的笑聲交織在一起,整個操場上的游戲氛圍變得熱烈起來。此時,我在反思:我們班幼兒已經(jīng)玩過很多次輪胎了,可他們的游戲方式只有推動輪胎或是幾個人坐在輪胎里聊天,此時我就應該積極與幼兒互動,創(chuàng)設并生發(fā)出新的游戲方式。
于是,我跟幼兒們提議借我?guī)讉€輪胎,將幾個輪胎排成一條輪胎列車,有的幼兒也主動將自己的輪胎排進來。我問道:“有誰也愿意來試一試???”聽了我的話,幼兒們爭先恐后地要上來。于是我提醒道:“輪胎列車的起點在第一個輪胎那兒,請耐心等待!列車中途是不可以上車的。”聰明的幼兒都紛紛從起點排好隊,耐心等候。
通過教師簡單的一個小行為——排輪胎,幼兒們知道并愿意去主動想象,創(chuàng)新玩法,而不是每次都是簡單地重復之前的游戲方式。
游戲開始之后,教師要仔細觀察并發(fā)現(xiàn)幼兒在游戲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適時介入并與幼兒有效互動。
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對閱讀往往不感興趣,所以我班在閱讀區(qū)中新設置了“圖書管理員”。今天選擇閱讀區(qū)的是彤彤和小穎。游戲開始了,閱讀區(qū)里除了彤彤和小穎一個人都沒有。
看到這一情況,我問他們:“你們好,請問你們這兒有《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嗎?”聽了我的話,兩個人手忙腳亂地在書架上找到了書,我問她們:“謝謝你們幫我找到了書,但怎么你們這兒都沒有小朋友來看書?。俊毙》f一臉委屈地說:“我也不知道,小朋友們都不過來?!蔽艺f:“可能是不知道你們這兒有這么多好看的書吧,你們可以去向他們介紹介紹?!庇谑?,彤彤和小穎從書架上各選了一本書,拿著書去找其他孩子了。
在幼兒游戲時,教師要做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并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
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難題時,教師又應該如何與幼兒智慧互動呢?教師應在一旁以“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與幼兒交流、互動。
游戲開始了,幼兒們都拿了一個一次性杯子放到泡泡液里,蘸了泡泡液之后,有些幼兒很用力地對著杯子吹氣,杯口上蘸到的泡泡液“呼”的一下就破掉了,試了好幾次都吹不出泡泡。
面對幼兒的疑惑,我決定和他們一起去尋找答案。我說:“會不會是泡泡液有問題呢?我們重新調制一次泡泡液吧。”調制好泡泡液之后,幼兒們又開始嘗試了起來,突然朗清興奮地大喊:“哇!我吹出了泡泡?!蔽液推渌變阂黄鹩^察朗清是怎么吹的,原來朗清把一次性杯子的杯口壓得扁扁的,這樣泡泡就很容易吹出來了。
在本次游戲過程中,教師是以一個“共同游戲者”的身份與幼兒互動的,并與幼兒合作尋找到了答案。除了在游戲中直接指導幼兒,師幼之間的互動也可以留到游戲結束之后。
幼兒由于年齡比較小,其堅持性、自我保護的能力都比較弱,在游戲的過程中會存在著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
這次的輪胎游戲中我們將輪胎搭成了大山,當爬到最高處時,蘇蘇有點膽怯了,她不知道該如何下來。教師觀察一會兒之后,試著用語言鼓勵蘇蘇,可是蘇蘇還是不敢。這時,教師及時介入,牽著蘇蘇,引導她倒著往下爬,這樣既讓她不會摔跤,也使游戲得以順利進行。無論在什么游戲中,幼兒的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教師應提高責任心,在游戲中適時互動,積極處理游戲中的不安全因素。當然,教師在平時活動中也需要多多引導幼兒,以促進其養(yǎng)成良好的游戲習慣。
教師需要明確在不同的情況下要采取不一樣的互動方式,互動角色應該是多變的。在不同的游戲情景中,教師要思考運用哪一種或是哪幾種策略更為合適,通過教師積極、有效、智慧、適時的互動可以促使有內涵的游戲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