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華 王小波 董慶芝 秦臻
2018年中考試題緊扣《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同時立足國情區(qū)情,貼近區(qū)內(nèi)考生及內(nèi)地初中班(校)學生的學習實際,體現(xiàn)了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的課程性質(zhì),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方面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試卷整體結構沒有變化,仍由第Ⅰ卷選擇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大部分構成,其中第Ⅰ卷選擇題部分包括16個單項選擇題和6個多項選擇題,第Ⅱ卷非選擇題部分包括5個簡答題和2個主題探究題。
試卷命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試題對教學的導向價值,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生活熱點融入試題中,將政治認同和社會責任感體現(xiàn)在試題中,潛移默化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凸顯思想品德學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要求。
如第3題考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第13題考查“精準扶貧”;第20題考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第29題考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體現(xiàn)了我國堅持走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如第4題考查隆子縣玉麥鄉(xiāng)的人大代表卓瑪接受媒體采訪;第6題考查西藏民主改革;第7題考查民族團結是西藏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線;第17題考查在社會主義新西藏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兩路”精神;第18題考查舊西藏農(nóng)奴主的三重剝削;第19題考查同達賴集團斗爭的方針等地方教材知識,讓學生了解舊西藏的苦,感受新西藏的甜,進而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如第15題“天眼”“墨子號”等一系列科技成就;第21題“校園貸”“騙貸”“連環(huán)貸”等現(xiàn)象。
例:(第15題)我國超級“天眼”落成、“天宮二號”“墨子號”發(fā)射成功、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首飛圓滿成功、“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號”成為全球最快超算。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說明( A )
①我國的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②我國堅持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zhàn)略
③我國在空間領域和計算機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我國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評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九年級知識點“我國的科技國情”。即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chuàng)新方面,已經(jīng)建立起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所以②③④是正確的選項;①選項太絕對。
如第8題考查揚長避短是自強的捷徑;第16題考查正確做出人生選擇;第22題考查對精神文明建設的認識;第25題考查怎樣培養(yǎng)自立能力;第26題(3)小題考查怎樣做有責任的公民;第28題(3)(4)小題考查正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xiàn)象。
如第9題考查法律的特征;第11題考查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體現(xiàn)在人格和法律的平等;第27題考查了我國的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第28題(1)(2)小題考查公民維護人格尊嚴權、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第29題第(3)小題考查了憲法與普通法律之間的關系。
例:(第27題)2018年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開會有四項議程: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審查預算報告、聽取關于憲法修正案草的說明,2980名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出席盛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請結合教材內(nèi)容回答:
(1)完成下列表格(3分)
?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主要有哪些?(至少寫出四點以上)
評析: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基本政治制度包括:①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②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由于在目前版本教材中只涉及到了這三種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故此題意在考查這點。但是存在部分學習能力強、或是接觸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的學生,答出其它兩個基本政治制度的也大有人在。第3問答相關答案即可。
如第12題在考查八年級下冊“財產(chǎn)所有權的內(nèi)容”所涉及到的①占有權;②使用權;③收益權;④處分權時,處分權和使用權的區(qū)分本來就是教材中的一個難點,可是題目在設問中又加入第三方“強巴的看法”進行答題干擾,使得學生難以準確判斷。而緊接著的第13題“精準扶貧”,將最難作答的漫畫類和組合類兩種題型結合在了一起,已經(jīng)讓考生倍感壓力。然而,在具體選項設置上又再次增加了難度,其中第①選項把“共同富?!笨键c中的“先富帶動后富”和“社會責任感”這兩個考點進行了加工整合,迷惑到不少考生。
例:(第12題)藏歷新年,強巴收到了很多壓歲錢,對于如何支配這筆錢家人各抒己見。爸爸:你可以把錢捐給希望工程。媽媽:你可以把錢存進銀行。強巴:我想買書、買玩具。爸爸媽媽的建議分別體現(xiàn)了強巴對財產(chǎn)享有(C)
A.占有權和使用權 B.使用權和處分權
C.處分權和收益權 D.收益權和占有權
評析:此題考查的是八年級下冊“財產(chǎn)所有權的內(nèi)容”所涉及到的以下知識點:①占有權;②使用權;③收益權;④處分權。難點之一在于學生對處分權的理解,在教材中處分權是指財產(chǎn)所有人對其財產(chǎn)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最終處理的權利,即決定財產(chǎn)在事實上或法律上命運的權利。包括資產(chǎn)的轉讓、消費、出售、封存處理等方面的權利。如果學生對此認識不清就不能直接作答。難點之二在于學生易受到題干中“強巴的看法”的干擾,選到使用權上面去。其實本題只要抓住“存銀行”就能直接選出收益權這個正確選項,即C選項。
部分學生書寫潦草、字跡難辨。部分學生缺乏抓住問題的“題眼”和“考點關鍵詞”的能力,在謄抄資料中的答案時答非所問。部分考生在答題時進行了無限延伸,有些知識點在教材的多個地方有所體現(xiàn),考生在作答時寫出來無可厚非,但在審題不嚴謹?shù)那闆r下無限加以延伸,既背離了所要考查知識點的初衷和本意,也造成時間的浪費和失分。部分學生答題不規(guī)范,超出區(qū)域答題,答案無效。答題卡的答題區(qū)域(矩形邊框)為每一道試題的答題范圍,評卷教師會根據(jù)評卷分工,分別對某一題的答案進行評閱,每個答題區(qū)域(矩形邊框)外的任何文字在發(fā)給該題的評卷教師評閱時將不被顯示。
作為中考必考科目,對《道德與法治》教材進行深入解讀,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設計課堂,展開教學亦是不可回避的話題。明年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首次進入中考,認真研究其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研究透課程標準才能準確把握中考的依據(jù)和方向,才能幫助我們在復習時突破繁瑣的知識,直擊中考命題在各章節(jié)的重難點,也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編寫復習教案,避免復習沖刺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新教材的設計契合青少年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依托相關的知識專題,力圖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形成健全的道德品格與法治素養(yǎng),最終達到超越單純的知識教育,實現(xiàn)價值觀教育。教材以“運用你的經(jīng)驗”“聚焦主題”“探究與分享”為基本的邏輯主線,以“相關鏈接”“閱讀感悟”“拓展空間”為輔線穿插于主線中,一步步引導學生走上“生活經(jīng)驗—分享交流—思考反思—聚焦主題—獲取正面價值—能力方法指導—個體經(jīng)驗擴展”的價值觀形成道路。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緊緊圍繞主輔兩條線,重視教學研究,把每一個知識專題進行模塊化處理,循序善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新教材從原有5冊增加到6冊,內(nèi)容編排圍繞學生與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展開,內(nèi)容以生命成長、自身的學習與生活、法治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傳統(tǒng)、民族團結等為主題,還專設了中國夢、總體國家安全觀等知識專題。在迎接日常教學及復習備考時,這些知識疊加在一起,難免會給學生造成審題、答題困擾,出現(xiàn)審題不準這一普遍性問題。教師在日常教學時,既要逐課、逐節(jié)、逐段講細知識點,也要有意識地梳理、凝練知識的核心。鍛煉學生在第一時間感知問題的能力,提升用知識核心來聯(lián)結問題的“題眼”和“考點關鍵詞”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精準度。
新的教材也帶來考試形式的變化,各種備考誤區(qū)也顯現(xiàn)出來,有的老師為學生們準備了“豐富”的試題盛宴,有的老師馬不停蹄地開啟了“背誦”模式,有的老師準備了厚厚的復習資料。在這番“忙碌”中,卻忽視了對備考的有效指導。備考中老師不應過分延伸,盲目地去尋找“怪題”“新題”“難題”,應以“生活實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正面價值導向”這三個重要線索為基礎展開復習;應注重對學生進行答題指導,包括專業(yè)術語、答題規(guī)范、認真審題等,把良好的答題習慣滲透到教學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