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教育學部 李春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美日經濟的競爭、傳統(tǒng)管理理論的缺陷等原因,美國管理學界興起了一股研究“組織文化”的熱潮。在眾多專家學者持續(xù)深入的研究之下,組織文化理論逐漸形成。2017年2月,共青團中央等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少先隊改革方案》,提出“加強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規(guī)范發(fā)展少先隊基本組織文化?!雹佟?018年1月,傅振邦同志在全國少工委七屆四次全會上指出,加強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注重隊史教育、儀式教育??梢?,建設少先隊組織文化是當下少先隊工作的重點,而開展少先隊組織文化的研究更是符合實際的需要。組織文化理論最初是企業(yè)管理理論的重要內容,現已在各大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該理論也為探究少先隊組織文化提供了依據。
“少先隊組織文化”這個新興概念在目前的少先隊理論和實踐中都非常少見,而“少先隊文化”這一概念更為普遍和常用。這兩個概念的同質性和相似性表明,“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存在的缺陷可以且只能借由“少先隊文化”建設的問題來闡釋和說明?,F有的文獻資料表明,少先隊文化及其建設的理論研究較為匱乏且研究水平偏低。在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的實際工作中,各地各校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差異性使得各自的建設重點不同、建設水平參差不齊且風格各異。綜合來看,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眾多問題。
大部分學者在提出少先隊文化建設的途徑和策略之前,未追問和深入思考少先隊文化的本義。少先隊中的部分領導者對組織文化的認識停留于標識、陣地和儀式,沒有上升到更深的層面。有觀點認為,少先隊文化是指少先隊工作人員和全體隊員在少先隊教育、管理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②另有學者根據少先隊的特性提出,少先隊文化是由少先隊性質所決定,在少先隊長期實踐中形成,并以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為載體的獨特文化。③已有觀點觸及了少先隊文化的形成,但未闡明少先隊文化的具體內涵和本質,也未對“少先隊組織文化”形成一個清晰且科學的認知。
有代表性的少先隊文化結構或層次尚未形成,現有的少先隊文化分類雜亂且內容不全。如少先隊文化包含組織管理文化、活動文化、禮儀文化、輔導文化、理論文化。④另有將少先隊文化分為三個層次、六種類型的做法,其中內核層包含少先隊精神文化,中間層包含少先隊組織文化和制度文化,表層包含少先隊物質文化、活動文化和行為文化。⑤由此可見,部分學者在對少先隊文化進行分門別類時,僅從少先隊實踐層面和自身經驗出發(fā),既缺乏理論依據,也無嚴密的邏輯,從而導致了少先隊文化的結構不清、種類繁多、內容混亂且缺乏系統(tǒng)性。
少先隊工作者多基于實地情況,建設隊室、隊報、宣傳欄等文化陣地。如隊刊是少先隊文化的載體,要不斷加強隊刊建設。⑥也有部分中小學以少先隊的標志、隊史、儀式等為載體,建設具有校園特色的少先隊文化。據此可以發(fā)現,以少先隊大隊為單位開展的文化建設多限于文化的表層,即側重少先隊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的建設,很少體現少先隊的價值觀,也很少將少先隊的深層文化以兒童化的形式呈現。少先隊的標識、儀式等蘊含著深刻的象征意義,但少先隊文化建設的實際工作中并未將這些意義揭示出來,也未使其發(fā)揮對少先隊員的精神引領作用。
少先隊相關學者和工作者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少先隊文化建設的途徑和策略。如加強少先隊輔導員的選拔與任用;利用少先隊陣地、制度以及現代教育技術;依托少年宮等豐富的社會資源。另有部分學者倡導少先隊文化要與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本土文化和校園文化結合起來進行建設。需要指出的是,多數少先隊工作者根據自身情況提出的文化建設策略有一定的實踐意義,但理論深度不夠、推廣性不強、普適性欠缺?;谙到y(tǒng)觀構建少先隊文化建設路徑的做法極少,更多的建設策略指向少先隊文化的一隅,而這些策略比較零碎、零散,趨于表面化且難以適用于整個少先隊。
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機制雖尚未形成,但其在理論探討和實踐工作中已初見端倪。借鑒組織文化理論并針對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可從“人”(少先隊組織中的領導者)和“物”(少先隊組織文化本身)兩個維度出發(fā),生成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其中,“物”的實現離不開“人”的作用,“人”和“物”作為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的主體和客體,兩者始終是相互交織的。從這兩個維度出發(fā),旨在探尋更為全面、更有針對性的提升路徑。
在多數情況下,一個正式領導發(fā)起一個群體、建立一個組織。組織文化扎根于組織的早期經驗和組織創(chuàng)始人的價值觀念中。沙因認為,組織文化的產生有三種來源:①組織創(chuàng)立者的信念、價值觀以及假設;②群體成員在組織演變過程中的學習經歷;③新成員和新領導人帶來的新的信念、價值觀和假設。⑦因此,組織的創(chuàng)立者、領導者與組織文化的產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而組織文化的建設也勢必離不開組織當前的領導者和管理者的作用。具體而言,少先隊領導者或管理者在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中的理性作為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理解和管理少先隊組織文化的能力
領導的基本功能是塑造和管理本組織的文化,而理解了組織文化才能實現這一功能。組織的領導者應該比一般的組織成員更加清晰地意識到、敏銳地察覺到身處其中的文化。共產黨、共青團、少工委、各省市的總輔導員等少先隊間接領導者和直接領導者都需要深入理解少先隊組織文化,并深諳自己在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少先隊領導干部和主要管理人員需要多方面、多途徑培養(yǎng)和提高自身理解、管理文化的能力,以更好地投身于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此外,領導者的行為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少先隊領導者應該以身作則,率先成為組織文化建設的典范,并有意識地在少先隊中進行角色示范,或講授少先隊組織文化的內容,或進行文化建設的指導,從而引導其他少先隊工作者和少先隊員學習、接納組織文化。
(2)加強對少先隊工作者的招聘、選拔、任用和提拔
組織文化理論中的觀點認為,維系組織文化必須注重對員工的招聘、選拔和解聘,才能保證組織內部的成員認同組織文化。因此,少先隊領導者和管理者需要招聘、選拔那些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做事方式等與少先隊組織文化相符合的工作者。具體而言,少先隊組織在選用大中隊長、大隊輔導員或總輔導員等組織重要成員時,需要考察他們對少先隊組織文化的認識了解程度,以及他們是否接受和認同少先隊的組織文化。若少先隊工作人員與少先隊組織文化之間有著嚴重的矛盾沖突,則可采取批評教育的做法,或者直接解除其與組織的關系。此外,針對在組織中表現突出、對組織有重大貢獻、對組織文化認同度高或業(yè)務能力強的少先隊組織成員,可予以適當的提拔。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持和維護少先隊組織文化,并為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
(3)開展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的培訓和教育
少先隊領導者的理性作為也包括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工作的培訓和教育。首先,針對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或少先隊主要管理人員,要組織開展以少先隊組織文化理論、組織文化建設典型經驗和有效方法為重點內容的培訓。其次,針對少先隊中隊輔導員等一線工作人員,要廣泛開展以少先隊組織文化基本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學習和培訓。最后,針對全國各地的少先隊員,應由中小學組織開展以少先隊隊史、儀式、標識等為載體的組織文化教育活動。通過一系列專門的培訓和教育,讓少先隊工作者知悉少先隊組織文化的基本內容,并深刻理解建設少先隊組織文化的重要性。在培訓和學習的過程中,可傳播、推廣少先隊組織文化,同時也可提升少先隊全體成員對本組織文化的認同感。
(4)建立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的相關機制
制度化是組織文化建設取得實效所必要的。少先隊領導者可制定少先隊組織文化建設考核機制、評價機制或獎勵機制等。合理的獎勵機制可激勵和鼓勵少先隊輔導員及其他少先隊工作者投身組織文化的建設。通過獎勵那些支持、擁護并積極建設組織文化的少先隊工作者,可以讓符合組織文化的行為得到倡導,并對違反組織文化的行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科學的評價機制和考核機制能使組織文化建設具有可操作性,且有利于增強少先隊工作人員執(zhí)行文化建設任務的動機。比如,對少先隊中隊、大隊的組織文化建設情況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納入績效考核中,以利于文化建設工作的落實。
(1)少先隊的物質文化得到規(guī)范發(fā)展
少先隊物質文化的要素有符號、標識、陣地和網絡媒體等,這些要素大都有統(tǒng)一的標準并逐漸被規(guī)范使用。少先隊的符號、標識是少先隊價值觀的承載物。在向組織新成員傳播這些符號、標識時,應闡明其背后隱含的意義,讓組織的物質載體和精神思想得到共同傳承。此外,少先隊輔導員和少先隊員在創(chuàng)設、使用新的符號和標志以及建設新的陣地和傳播網絡時,應在不脫離現實背景下融入本組織的文化元素。由此開發(fā)出符合時代要求和少先隊員需要、體現少先隊價值觀的物質實體,以使少先隊的物質文化得到進一步規(guī)范發(fā)展。
(2)少先隊的制度-行為文化日益豐富、完善
少先隊的規(guī)章制度在組織發(fā)展過程中不斷體現出自身價值并發(fā)展成組織中的一種文化,而少先隊行為文化是由少先隊領導人的行為、少先隊模范人物的行為以及其他少先隊員的群體行為所共同構成的,它代表和反映了整個少先隊組織的精神風貌和價值取向。雖然目前已經建立了少先隊代表大會制度、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制度、少先隊入隊離隊制度等,但這些制度還遠不能滿足組織發(fā)展的需要。雖然目前少先隊的活動比較多樣,但滲透組織價值觀、展現少先隊員和輔導員風采的優(yōu)質活動卻很少見。因此,少先隊工作者需要查漏補缺、不斷修訂和完善相關制度,并強化組織中英雄人物、儀式、活動等的教化作用,使少先隊的制度文化、行為文化日益豐富、完善。
(3)少先隊的價值觀得以提煉和塑造
建設組織文化不僅要建設表面的物質成分,還須注重價值觀念的塑造和確立。少先隊組織的價值觀是組織物質文化、制度-行為文化形成的基礎和原因。一直以來,黨和國家的主流價值觀引領著少先隊,而體現少先隊自身特色的價值觀較為欠缺。來自國家和社會層面的價值觀極具普適性,受眾面也極其廣泛,但對少先隊員而言則較為抽象。因此,少先隊組織的領導者需要基于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提煉、塑造屬于本組織的價值觀,并明確陳述組織的價值觀且進一步將其在少先隊中傳播開來。同時,少先隊的價值觀應該滲透到組織的符號、標識、儀式、常規(guī)活動和管理方式中去。由此,提煉出的價值觀才能在少先隊中確立起來。